学术投稿

浅谈如何挑选颅脑外科手术器械

马荣娟;唐喜芳;魏爱枝

关键词:颅脑手术后, 外科手术器械, 手术室护理工作, 手术配合, 手术护士, 神经外科, 密切配合, 麻醉医生, 进修, 技术
摘要:本人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已20年,又专门进修了神经外科的手术配合,每次配合颅脑手术后有一种感受,手术的成功除了手术大夫的技术高低,麻醉医生及手术护士的密切配合外,手术器械也非常关键,现将颅脑外科手术器械的挑选浅谈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的手术.手术的成功直接取决于手术期间的技术操作,围手术期处理如营养支持,对于确保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成功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1991年~2001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围手术期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任武;李维汉;赵玉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应用食用白糖治疗12例体会

    自1986年起,我科应用消毒后食用白糖换药治疗剖宫产术切口感染,效果极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进风;张希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早期诊断与抢救治疗

    目的:总结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16例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治疗96例,保守治疗20例.结果:手术治疗96例,3例发生并发症,死亡2例.保守治疗20例均痊愈.结论:严重的伤情和诊治的延误是抢救不成功的两大主要因素.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主要措施;保守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吴业才;张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带蒂包皮内板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

    我院自1990年6月~2002年6月采用带蒂包皮内板皮管尿道成形术,一期正位开口修复尿道下裂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新宗;孙仰国;袁新军;张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扩大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采取扩大的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89例,其中单纯重症肌无力4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41例,其中1例伴发甲状腺机能亢进,27例有肌无力危象发作史.Osserman分型:Ⅰ型21例,Ⅱa型17例,Ⅱb型31例,Ⅲ型15例,Ⅳ5例.1987年以前手术采用前胸二或三肋间横切口或右胸前外侧切口入路手术.1988年以后采用胸骨正中入路施术.术前均口服吡啶期的明每天180~600mg分次服用,Ⅱb型以上病加服强的松每天30~60mg或90mg隔日一次顿服.手术当日和术后抗胆碱酯酶药物给药的剂量、方法、时间不变.术日激素采用氢考300~400mg静滴.危重病人采取预防性气管切开或延迟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帮助病人渡过手术创伤期和危象发生期.结果:全组13例术后12~22小时之间发生肌无力危象,死亡3例,死亡率3.4%.其余均治愈出院.对32例病人随访12个月~120个月,缓解6例,明显改善13例,改善4例,无效1例,差2例,失访6例.结论:正中入路施行扩大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效果可靠,围术期合理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激素是手术成功的前提,适时的气管切开和延迟气管插管拔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提供了渡过手术创伤期的安全保证.

    作者:李刚;胡向东;荣金明;林武英;梁宝成;柴文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尼卡地平、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择期胆囊结石手术病人,ASAI~Ⅱ级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4组.A组:15μg·kg-1尼卡地平;B组:1mg·kg-1艾司洛尔;C组:给予15μg·kg-1尼卡地平复合1mg·kg-1艾司洛尔;D组:生理盐水组.结果:4组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及用药前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用药后1~3分钟,MAP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HR用药后及拔管后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MAP及HR与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可以较好地预防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作者:孙志国;孟凡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膀胱粘膜贴附前列腺窝预防膀胱颈瘢痕挛缩

    自1996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9例,其中有16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包括11例纤维增生型前列腺增生症(FBPH).针对FBPH术后易发生膀胱颈瘢痕挛缩的情况,我们采用膀胱粘膜贴附前列腺窝的方法加以预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长青;冯涛;赵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附19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例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中药、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结果:19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5.7天.结论: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并发症少、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刘暄;陈占斌;邓伟均;雷小东;潘志雄;李苏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及术中处理

    报告10例嗜铬细胞瘤,详细完善的术前治疗、术中监护,使手术成功率达100%.讨论了围手术期及手术中监护抢救治疗的体会.①术前控制血压,纠正心律失常.②扩充血容量.③纠正生理生化紊乱.④术中建立动静脉通路.提出了术前及术中各项措施的完备比术后处理更有重要性.

    作者:胡新生;郭国营;冀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分阶段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治愈35例,治愈率83.3%.死亡7例,死亡率16.7%.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原则上,病变早期应采用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待急性全身性反应期过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基本明确时,再考虑手术治疗为宜.但如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严重的腹膜炎,应在早期积极进行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腹腔及腹膜后引流减压.

    作者:霍彦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瘢痕的临床治疗体会(附64例报告)

    目的:探讨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4例瘢痕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切除+放疗46例;分期手术切除+放疗10例;皮瓣减张缝合6例;全厚皮瓣移植2例;无一复发.结论;通过手术切除+术后近期深部X线机辅助放疗是治疗瘢痕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超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44例化脓性髋关节炎早期诊断与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1990~2002年诊治的144例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予总结分析.结果:入院确诊时间≤7天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达96.7%,8~15天者为66.7%,≥15天者则只有6.7%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化脓性髋关节炎的早期治疗对控制病情和减少遗留关节功能障碍为重要.

    作者:李健宁;布林;陈坤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伴有溃疡和不伴溃疡胃癌的对比研究

    报道403例胃癌,并将伴有溃疡者186例(46.2%)和不伴溃疡者217例(53.8%)作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伴有溃疡者比不伴溃疡者年轻;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和有典型溃疡病症状者,前者明显比后者多见;淋巴结转移率则后者较前者多见.在好发部位上伴有溃疡者多发胃窦、胃角,不伴溃疡者多发贲门小弯;而在组织学类型和癌旁三项伴随病变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建立;廉玉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感染性胆道大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感染性胆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了1997年5月~2002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胆道大出血病例26例.对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感染性胆道大出血(胆总管门静脉瘘,胆肠瘘,肝内胆道出血)的诊断、手术方法、治疗体会作进一步阐述.结果:26例感染性胆道大出血,4例未经手术治愈,22例经手术治疗的病例中,1例死亡,其余均经术后抗炎止血及胆道冲洗获愈.结论:胆道感染得到控制,胆道出血就会逐渐减少至消失.

    作者:贾怡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阑尾切除路径探讨

    阑尾炎系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麦式点切口进行手术,由于该处腹壁厚、阑尾位置深,前方有肠管遮挡,暴露困难,术野深小,操作极为不便.笔者通过改变手术的路径,从麦式点的外下方进入,可克服传统术式的不足,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和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多为久治不愈,情绪低落,没有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在该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极大,本文结合我院实际重点谈谈这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程瑞珍;任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分为常规组和神经节苷脂组.分析比较昏迷时间、死亡率、GOS等神经功能指标.结果:神经节苷脂组昏迷时间和GOS明显优于常规组,死亡率低.结论:神经节苷脂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时间,有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神经保护剂.

    作者:王利军;史耀亭;张新中;周文科;王仲伟;周国胜;梁宗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早期诊断双层缝合持续冲洗治疗十二指肠破裂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双层缝合持续冲洗治疗经验.方法:对36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采用双层缝合持续冲洗等综合治疗.结果:全组36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2.7%.结论:采用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双层缝合、持续冲洗引流治疗是防治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肠瘘、感染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学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6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是外科常用的术式,由于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不易管理,住院时间长.我院于1992年2月~2002年3月开展了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云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癌的外科根治术(附178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178例肾癌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Ⅰ期99例,Ⅱ期63例,Ⅲ期10例,Ⅳ期6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3例.结果:单纯肾癌根治切除32例,肾癌根治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46例,随访146例,5年存活率:Ⅰ~Ⅱ期74.7%,Ⅲ期21.3%,Ⅳ期13.8%,区域淋巴结清扫和扩大淋巴结清扫两组间比较5年生存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肾癌根治术仍是肾癌主要治疗方法,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黄志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