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平;李建东;李建华;刘建斌;耿磊
我院2000年7月~2002年7月共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50例.由于腹腔镜手术是近10年来运用到临床的一项新技术,还没有得到临床上广泛的普及特别是病人的接受.病人在进行手术前、后均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护理病人,本文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段硬膜外腔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下)经C6-7或C7-1棘间隙正中法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注入配制好的复合液13~15ml.处方:①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下称1:0.25%利布混合液)7ml+醋酸泼尼松125mg+维生素B120.5~1mg+维生素B1100mg.②1:0.25%利布混合液7ml+康宁克通A40mg+维生素B1 20.5~1mg+维生素B1100mg.③1:0.25%利布混合液7ml+醋酸曲安奈德40~50mg+维生素B120.5~1Mg+维生素B1100mg.疗程:采用处方①者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采用处方②、③者每10~15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全部病人经3~5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全部消失,有效率达100%.结论:激素能起稳定炎性细胞膜而缓解神经周围充血、水肿,B族维生素对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及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改善神经的营养.局麻药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供,加速炎症代谢产物的排除和水肿的吸收,从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使疼痛缓解.效果明显,疗效确切,疗程短.认为该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鉴于混悬液激素制剂应用中对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往往病人注药后4~6h时有疼痛加剧的不适反应.
作者:李永宏;褚振中;王文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缩合萄萄糖氯化钠能否预防硬膜外阻滞引起的低血压.方法:选108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极分为两组进行双盲对照观察.分别于麻醉前,注入试验量后5~6min内每隔5min记录BP、HP、SpO2及ECG,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寒颤等副反应.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局麻药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2).给药后,对照组出现低血压患者29例,实验组出现低血压6例,实验组病人麻醉期间出现低血压发生率仅是对照组的31 58%(P<0.01),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术中Ⅰ组诉胸闷1例,恶心呕吐3例,寒颤10例;Ⅱ组寒颤8例,无胸闷、恶心呕吐.结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在预防硬膜外阻滞低血压方面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浩;郭哲;曹士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颅脑损伤颅底骨折引起脑脊液鼻漏较常见,其中大多数在15天~2月内能自行停止.在2~3月后出现者则为迟发性脑脊液漏,其大危险在于易导致反复发作的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修补方法有多种,近年来有诸多报道,但未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本文报告了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漏的显微镜下修复13例.
作者:王一公;樊建勋;李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我院创伤骨科进入ICU监护治疗情况.探讨创伤骨科进入ICU的主要疾病及进入途径.方法:收治31例创伤骨科病人进行分析,总结进入ICU的主要疾病是:骨科重大手术后5例,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定9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9例,多发伤合并ARDS6例,高位脊柱骨折并高位脊髓损伤截瘫2例.进入ICU途径是:从急诊室直接到ICU6例,从骨科到ICU9例,从手术室进入ICU15例,外院转入1例.结果:31例中2例在ICU死亡,29例经过ICU康复稳定后转入骨科治疗.结论:我院创伤骨科需要进入ICU治疗的主要疾病是:①骨科常规重大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②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定;③多发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④多发伤合并ARDS;⑤脊髓高位损伤需要呼吸机支持.进入ICU的主要途径是急诊手术后进入、骨科病房进入及急诊室三种途径.
作者:陈明国;任文杰;王明君;王素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运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骨折脱位23例,其中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肩峰关节面排撕脱性骨折6例,肩锁关节脱位17例.结果:随访1~6年,平均随访2年,肩锁关节骨折处已愈合,无脱位复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①肩锁关节脱位伴锁骨肩峰关节面撕脱性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同一损伤机制下的不同临床表现;②运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固定牢稳,创伤小,临床疗效肯定;③治疗中要注重对肩锁关节脱位中伴发的撕脱性骨折的处理.
作者:陈优民;沈晓秋;吴守群;夏春红;黄际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0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0例溃疡病穿孔,5例胃癌穿孔,5例胃破裂.300例病人行穿孔修补术250例,毕Ⅰ式胃大部切除25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20例,保守4例,死亡4例.结论:溃疡病是穿孔主要原因,穿孔修补是溃疡病穿孔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吕印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采用我科张国典主任等[1]发明的血液回收器,将20例外伤性血胸病人的胸膜腔积血回收后直接输入体内,取得了纠正休克,改善贫血,恢复胸膜腔正常状态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福杰;张国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寻找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治疗分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共190例,自1992年3月至1997年2月间收治的甲亢患者,采用颈弧形切口,切断颈部肌群,处理上下极血管时均紧贴腺体,分别结扎切断,切除大部分腺体,残留量约本人拇指末节大小,于胸骨上缘戳孔橡胶引流管.第二阶段共186例,为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甲亢患者,采用颈部横弧形切口,切开颈阔肌并游离肌皮瓣,纵形切开颈白线而不横断其它颈前肌群,处理上极血管时采用集束结扎法,处理下动脉对于主干切断血管,不显露喉返神经,腺体的残留量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为10~30%,于气管两侧分别放置橡胶片自双侧胸锁乳突肌后缘戳孔,从切口两端引出,皮内缝合皮肤切口.结果:第一阶段:术后出血2例,甲亢复发3例,甲减7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切口及引流形成的瘢痕17例.第二阶段:甲减2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无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甲亢复发,也无颈部痕形成.结论:手术方式改进能明显预防和减少手术后的出血,甲减,甲亢复发,喉返神经的损伤,尤其是术后瘢痕的形成.
作者:彭朝阳;陈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胸壁侧方肌肉非损伤开胸方法作为常规切口进行胸部手术7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治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血清钾离子紊乱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发生血清钾离子紊乱共56例.本文总结并分析术后产生血清钾离子紊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56例血清钾离子紊乱患者,经及时和正确的处理,无1例因为血清钾子紊乱性心律失常而死亡.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清钾离子紊乱的防治是关系到瓣膜置换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汤跃卿;赵文宇;刘捷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伴发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本组76例,年龄43~88岁.入院时血糖9.45~19.36mmol/L,尿糖均大于(++).并存的糖尿病均为Ⅱ型糖尿病.术前尽可能全面检查,了解心、脑、肾功能,有效降糖.全麻对血糖的影响较大.本组均采用采腰麻、硬膜外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对于大中手术病人,血糖≥16.70mmol/L,尿糖(+++)以上时,术中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心电图等,手术力求从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结果:入院后12h以内手术40例,其中有4例病人术后死亡.其余36例在充分术前准备,有效降糖后手术,无1例发生死亡.结论:术前应尽可能全面检查,了解心、脑、肾功能有效降糖,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术中必须监测血糖、尿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继续控制血糖,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
作者:饶群;吴成富;龚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实施剖腹产手术占入院分娩产妇的百分数从1980年的5%上升到2001年的31.3%,为了观察利多卡因通过胎盘屏障情况,我们选择300例产妇在2%利多卡因(含或不含肾上腺素)硬膜外阻滞下实施剖腹产,再按计划取母体和脐血,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y,FPIA)[1]分别测定利多卡因浓度,同时进行血气分析,新生儿按Apgar评分和早期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Early neonatal neurobehavior scores,ENNS).
作者:马传根;赵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针吸细胞学检查在肿瘤的细胞学诊断中享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决定病变细胞的性质,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医生的盲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为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针对我院752例乳腺疾病病人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吸细胞诊断乳腺疾病正确率可达97.5%以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9.6%.结论:针吸细胞学价格低廉,简便、迅速、安全、痛苦小、诊断准确,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师建立;王欲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手术室工作中,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从2001年10月~2002年4月对50例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了整体护理,为病人解决手术前、中、后的生理及心理要求.使病人安全、满意的度过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邵会贞;曹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漏形成的原因及其早期诊治.方法:综合临床遇到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例病人,除1例因年龄大,并发休克死亡外,余7例全部治愈.结论:胆漏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反之,则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李济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气管内全射麻醉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需重新气管内插管时,往往给麻醉和手术造成紊乱,甚至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本文结合我院近五年所遇到的24例病人,就其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史文生;徐国亭;刘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危险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75例病案.结果:治愈69例,治愈率92.0%,好转2例(2.7%),死亡4例(5.3%),发生并发症19例(25.3%).分别为腹水、胆囊床出血、毛细胆管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结论: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危险应充分认识,术前正确评估肝功能,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危险,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嵩洛;李诗杰;黄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96年始对重型颅脑损伤需去骨瓣减压患者34例,均将骨瓣置于骨窗外帽状腱膜下保存,待病情恢复后,行颅骨再植复位修补颅骨缺损,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小刘;李安俭;黄玉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施护理科学管理,正确评价急救护理质量,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深入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根据急救医学的发展及特点,初步摸索出急救护理质量的目标及考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急救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