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衡;李全喜;刘金彩;刘继学;曹宗申;郭武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段硬膜外腔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下)经C6-7或C7-1棘间隙正中法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注入配制好的复合液13~15ml.处方:①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下称1:0.25%利布混合液)7ml+醋酸泼尼松125mg+维生素B120.5~1mg+维生素B1100mg.②1:0.25%利布混合液7ml+康宁克通A40mg+维生素B1 20.5~1mg+维生素B1100mg.③1:0.25%利布混合液7ml+醋酸曲安奈德40~50mg+维生素B120.5~1Mg+维生素B1100mg.疗程:采用处方①者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采用处方②、③者每10~15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全部病人经3~5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全部消失,有效率达100%.结论:激素能起稳定炎性细胞膜而缓解神经周围充血、水肿,B族维生素对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及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改善神经的营养.局麻药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供,加速炎症代谢产物的排除和水肿的吸收,从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使疼痛缓解.效果明显,疗效确切,疗程短.认为该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鉴于混悬液激素制剂应用中对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往往病人注药后4~6h时有疼痛加剧的不适反应.
作者:李永宏;褚振中;王文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对65岁以上病人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收到满意效果,其护理要点:①术前训练:指导病人掌握踝关节、足趾关节活动,大腿及臀部肌肉收缩训练;掌握扩胸运动和深呼吸、咳嗽动作;训练床上大小便等,以利术后康复.②心理护理:手术室、病房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宣教工作,消除患者恐惧心理.③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处理.④引流管护理:保持其通畅,每2h观察1次,不可折压、阻塞、脱落,维持24~48h,引流量低于60ml时可拔管.⑤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在床上做股四头肌舒缩活动、踝关节和足趾屈伸运动、髋关节及膝关节活动,避免过度屈曲、内收、内旋,维持各关节良好功能.⑥教会病人正确的使用拐杖.
作者:马淑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方法:对1995年5月~2002年5月收入院的852例新生儿呕吐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52例,外科疾病528例,占62%,内科疾病324例,占38%.结论:根据呕吐出现的时间、急缓、呕吐物性质及相关检查,可以早期做出诊断.
作者:杜太平;李建东;李建华;刘建斌;耿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手术室工作中,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从2001年10月~2002年4月对50例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了整体护理,为病人解决手术前、中、后的生理及心理要求.使病人安全、满意的度过手术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邵会贞;曹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多见于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感染中毒和各种大手术的患者.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7月收治17例挤压伤面积在15~40%致ARF患者的诊治体会,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郭明奇;孙秋喜;张宇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危险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75例病案.结果:治愈69例,治愈率92.0%,好转2例(2.7%),死亡4例(5.3%),发生并发症19例(25.3%).分别为腹水、胆囊床出血、毛细胆管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结论:肝硬变患者施行胆道手术的危险应充分认识,术前正确评估肝功能,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危险,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嵩洛;李诗杰;黄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较为常见,我们采用布拉诺、曲马多分别复合氟哌利多预防术中牵拉反应,取得了较好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初产妇180例,ASAⅠ级.随机分成三组,A组于术前肌注布拉诺8mg,氟哌利多3mg;B组于术前肌注曲马多0.1,氟哌利多3mg;C组不用辅助药物,术中监测EKG、SpO2、Bp、R、HR及镇痛效果,胎儿Apqar评分.结果:A、B两组术中抗牵拉反应效果好,优于C组(P<0.01),且对胎儿无影响.结论:用布拉诺、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预防硬外麻醉下牵拉反应是两种较好的选择,且布拉诺与氟哌利多副作用少,更适用于产科手术.
作者:张春海;周勇;周浩;曹士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胸腰段脊髓损伤对人类的生活影响很大,如不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轻者造成双下肢活动不便,重者造成截瘫影响患者生活甚至死于严重并发症.自1992年6月~1998年6月遇到急性胸腰段脊髓损伤病人30例,采用急诊行椎管探查脊髓减压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魏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Pho于1979年对拇指撕脱性断指再植首先报道.国内学者对拇指、食指、环指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均有过报道,但文中报道的再植方法及成活率各有不同.我们自1990年以来对79例79指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实施再植,成活76指,成活率76.2%.23例经2个月~3年随访,再植拇指获得了满意的外形和功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彩;任有成;袁正江;崔永光;卢宏;李中锋;李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放射资料,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2例.血肿位于脑挫伤及颅骨骨折处12例,手术止血不仔细4例,术中出现低血压12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4例,术后血压不稳躁动8例.本组手术16例,死亡7例.结论:手术减压引起颅压下降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以硬膜外及脑内血肿多见.脑挫伤及骨折的存在是再出血的潜在危险,术中急性脑膨出是再出血的表现形式,手术操作不规范,术中低血压及术后躁动构成了再出血的其它因素.全面彻底准确的手术操作,维持术中术后稳定的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
作者:韩占胜;孙向红;孙荣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0.1%布比卡因脊麻做剖宫产(120例)的效果.方法:用0.75%布卡因加注射用水配成0.1%溶液,常温下用仪器测得比重为1.0005.方法:取左侧卧,7号腰穿针L2-3操作,成功后针斜面头端注入所配局麻液.注药速度15秒.麻醉平面维持在T10以上的时间为60~80min.对产妇循环和呼吸干扰少,术后1~3h后下肢活动恢复.除1例出现术后头痛,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外,余均无异常.全部胎儿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果与结论:0.1%布比卡因脊麻虽然药物浓度极低,药量亦小,但麻醉作用仍然可靠,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时间需要.且对循环、呼吸干扰小、术后消退快,不影响宫缩和排尿.操作简单,诱导快捷,明显缩短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是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一种简单易行且具一定优点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干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7年以来的3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行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中、术后病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HR、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中有28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及麻醉后病发症发生,满意率达93.34%,其中有2例因麻醉浅术中出现憋气、喉痉挛又行二次手术.结论: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效果满意,在小儿麻醉中不失为其它药物不能代替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张彩举;付金厚;张振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88年9~1994年3月我院共处理手外伤389例,其中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107例,采用13种皮瓣(片)覆盖创面,成活106例,失败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刁庆勋;井玉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第5颈椎横突阻滞法应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于第5颈椎横突处,用7号针头,沿皮肤垂直方向进针2~3cm,触及骨质感,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无需寻找异感,推注局麻药10~12ml,退针至皮肤与颈阔肌浅筋膜之间再注局麻药8~10ml.本组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及1%利多卡因混合液共20ml,除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高血压等疾病病人局麻药内未加肾上腺素外,均加入1/20万肾上腺素.结果:本组28例手术中,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8例,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27例,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内固定术3例,有5例辅以半量杜非合剂;1例效果较差,使用静脉全麻药氯胺酮,后分析概因第5颈椎横突定位不准,局麻药未能准确注入第5颈术横突所致;其余32例未使用任何辅助药物,麻醉效果满意,全组无麻醉并发症,起效时间12~20min之间.结论:第5颈椎横突阻滞对锁骨手术的麻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安超;郭学锋;李燕;吴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型微创术式.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700余例,疗效满意.现就723例MED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作菊;尚翠萍;娄云霄;刘欲晓;蔡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我院创伤骨科进入ICU监护治疗情况.探讨创伤骨科进入ICU的主要疾病及进入途径.方法:收治31例创伤骨科病人进行分析,总结进入ICU的主要疾病是:骨科重大手术后5例,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定9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9例,多发伤合并ARDS6例,高位脊柱骨折并高位脊髓损伤截瘫2例.进入ICU途径是:从急诊室直接到ICU6例,从骨科到ICU9例,从手术室进入ICU15例,外院转入1例.结果:31例中2例在ICU死亡,29例经过ICU康复稳定后转入骨科治疗.结论:我院创伤骨科需要进入ICU治疗的主要疾病是:①骨科常规重大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②多发骨折血压不稳定;③多发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④多发伤合并ARDS;⑤脊髓高位损伤需要呼吸机支持.进入ICU的主要途径是急诊手术后进入、骨科病房进入及急诊室三种途径.
作者:陈明国;任文杰;王明君;王素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64例的治疗情况.结果:传统手术8例,单纯置管引流56例.
作者:尹姜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提高腹腔神经丛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中的并发症,扩大治疗范围,增加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上腹部癌痛.结果:CT引导下经腹腔神经丛穿刺2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治疗后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有效率95%,优良率85%.未发现1例血管、脏器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可清晰地分辨出腹腔神经丛及邻近血管、脏器的位置,观察肿瘤对周围淋巴的浸润情况,设计好进针途径、穿刺点、深度、角度,避免穿刺时对血管、脏器的损伤,同时可以观察到针尖位置,准确的将药液注射到脚后间隙内,扩散到腹腔神经丛周围.
作者:王达建;王新敏;刘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态,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方法:对住院手术的37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对37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将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到低限度,使病人顺利渡过了围手术期.结论: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燕;张西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1980年~2000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16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6例病人中,男5例,女11例,男女比为1:2.2,平均年龄51岁(35~68岁).11例位于右前上纵隔,4例位于左前上纵隔,1例位于后上纵隔.
作者:李文灿;范建峰;王争鸣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