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刘福云;张慧灵;陈琦;王贵宪;杨启政;郭永成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 外科, 手术,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TCS患儿52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圆锥位置与B型超声、MRI一致,椎管内脂肪瘤皮样囊肿等与MRI一致.采用显微手术脊髓栓系松解治疗并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结论B超、MRI是检查诊断TCS的好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及神经能使大部分TCS患儿症状减轻或治愈.改进手术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进的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53例

    自1991年7月~2000年12月,我科采用改进的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53例,切除率达到85.5%.经复习文献和作者经验,认为有以下临床特点:改进的胸、腹联合切口不断腹直肌和背阔肌,少断前锯肌,手术创伤轻、刀口较小;行开腹探明病情,估计分期,然后再开胸,对病程晚无法切除的病例减少了开胸机会;术中暴露好,利于淋巴结清扫及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切除率提高;术后并发症未增加.

    作者:刘志强;刘福善;赵彦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66例踝关节骨折的AO分型和治疗

    目的探讨和总结踝关节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按AO组织原则治疗踝关节骨折.结果随访4月~6年,优良率达97%.结论踝关节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韧带损伤应同时处理.AO组织的分型对确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案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茅治湘;王鸥;钱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于病人来说是一种强烈的紧张刺激,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感到恐惧和紧张,对于文化背景、年龄差异的不同,分别实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具体论述如下.

    作者:张桂菊;郑磊;侯慧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0~1998年共收治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6例,其中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32例,现将有关手术治疗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邱应福;王兴福;张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氯胺硐全麻并喉痉挛的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8年8月至今,共行8岁以内小儿全麻150余例,发生喉痉挛6例,发生率为6.5%,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钰;张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22年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2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腹胆囊切除术损伤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10例,胆总管探查术损伤4例.损害部位:肝总管6例,胆总管1例,本组病例终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具体时间决定,但以规范的胆肠Roux-en-y吻合术疗效满意.结论术者的责任心与技术因素是引起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荣先;崔宏;高琴琴;王瑞金;吴敏强;李永研;王福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胆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分析

    胆道术后消化道症状较常见,但术后以持续性呕吐为表现的胃肠功能紊乱者少见.我科1987年月~2001年6月共手术胆道疾病1157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26例,现将其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涛;樊长坤;杨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钢丝张力带配合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观察张力带配合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7例肩锁关节脱位,新鲜的肩锁关节脱位14例(《2W),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3例(》2W).Allman分类法,Ⅱ度脱位5例,Ⅲ度脱位12例.根据张力带原理应用单根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法固定肩锁关节,修复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及肩锁关节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作定期随访,平均48月.结果17例肩锁关节脱位均复位良好,无一复发,术后肩锁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张力带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疗效确切.但术中必须配合韧带及关节囊的修复,才能保证肩锁关节的长期稳定.

    作者:王红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结石取石术后遗留结石的ESWL治疗

    我院自1990年以来,用KDE-Ⅱ型碎石机,为20例开放性取石术后遗留肾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ESWL),碎石、排石效果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友志;王梅;崔建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创伤性肝破裂1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创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1991~1999年收治手术的173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级肝损伤共56例,死亡1例,余痊愈出院.Ⅲ、Ⅳ、Ⅴ级(严重肝损伤)共117例,发生并发症29例,死亡16例,余痊愈.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伴发伤、正确选择手术方式、迅速纠正休克,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志永;李俊峰;郑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与皮瓣存活及其应用方法

    前列腺素E1(PGE1)是前列腺素12(PGI2)的稳定降解产物之一,其分子式是C20H34O5.自60年代末期被发现以来,逐渐地被人们广泛深入地认识.近十余年人们根据PGE1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而应用于皮瓣存活的研究,并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在这些研究中,PGE1被制成各种剂型,以不同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皮瓣,结果都显示了PGE1增加皮瓣存活面积的效果.但在临床上有不同的意义,本文就此试作初步总结.

    作者:牛东星;路卿;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开胸手术的麻醉探讨

    高危老年病人由于在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心肺及血管调节功能和机体应激能力均明显下降,对药物代谢功能也减退[1].尤其开胸后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扰乱,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我院自1996年6月起,对65岁以上老年开胸病人采用浅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厂;刘曙光;孔祥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低位前切除并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低位前切除(LAR)并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1992年9月-2000年12月,156例直肠癌病人行低位前切除(LAR)并直肠全系膜切除(TME)术,肿瘤距肛缘3~12 cm.临床资料实施前瞻性方法研究,分析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3.6 cm(1~5 cm).吻合口瘘率10.3%.女性(p=0.01)、近段肠造口(p=0.01)与吻合口瘘率显著低有关.而未行近段肠造口在男性病人与显著增加的吻合口瘘有关,女性则否.结论低位前切除并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为预防低位吻合口瘘在男性病人应常规行近段肠造口,而女性造口多不需要,只有在吻合技术不理想时可选择造口术.

    作者:王立义;张少羽;李青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幼儿硬膜下积液3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婴幼儿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38例硬膜下积液患儿均采用持续外引流方法治疗.结果38例患儿中效果显著者35例,占92.1%.结论采用持续外引流法治疗婴幼儿硬膜下积液,安全,速效,创伤小,费用低,易于普及,并且避免了多次穿刺放液造成颅内感染的可能,但必须注意每次放置引流管时间长不能超过7 d.

    作者:迁荣军;孙世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65例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许多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确定出血部位、病变性质及治疗往往有一定困难,我院1988年~2000年共手术治58岁以上急性上消化大出血病人共6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田春军;张恒波;李晓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伪膜性肠炎8例分析

    腹部手术应用广谱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常用手段.虽然引起伪膜性肠炎的病例不多,但是容易误诊.我院外科自1996年12月至1998年12月共有261例腹部手术应用广谱抗生素病例,其中8例发生伪膜性肠炎.经停用抗生素对症治疗后好转.现对其诊断、治疗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长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麻手术气管内插管困难46例分析

    我们在临床气管内插管操作中,经常会遇到气管内插管困难.若插管困难未能料及并且处理不当,则有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和死亡的潜在危险.我们成功处理全麻手术气管内插管困难46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孟军;张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多原发恶性肿瘤

    作者对1985~2000年之间我们收治的36例多原发恶性肿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多原发性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的全部恶性肿瘤的0.42%.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8~66岁,平均47岁.10例为同时发生,26例为异时发生.肺、大肠、乳腺、食管是多原发恶性肿瘤较产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治疗原则与普通原发癌一样.但必须提高对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认识,及时,正确地作出诊断并采取适当,积极的治疗.

    作者:丁凯;潘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有效手段,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由于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胆囊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在施行LC时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据报道,老年人L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9.5%[1].因此做好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提高病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我院1997年1月~2000年元月完成LC889例,其中老年患者502例.

    作者:杨银英;黄邹琴;徐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老年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自发性食管破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病例(年龄》70岁)Ⅰ组(18例)行非正规营养支持,Ⅱ组(30例)征正规肠外营养支持,然后在几个临床指标上比较.结果Ⅱ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Ⅰ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体重、血浆白蛋白、氮平衡有明显差异.结论肠外营养支持老年自发性食管破裂治疗中可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本病治愈率.

    作者:刘建华;王相臣;梁宗敏;马森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