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儒家之“仁”对道德健康内涵的影响

王蕾;李德杏;周波;刘晓芳;秦玉龙

关键词:儒家, 仁学, 道德健康
摘要:数千年来,儒家之“五常”不断塑造传统中国人特有的道德标准,也规定了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国人“道德健康”的范式。“仁”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对于当今社会倡导道德健康提出了理论和践行标准,为我们建立和谐、互助的社会人际关系提供依据。本文试从仁学之本探究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健康的标准及内涵,期望能够对正确理解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健康做出阐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肿瘤晚期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对肿瘤晚期的患者实行中医护理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进行观察。这些患者的护理方式选择为中医护理,收集并整理分析这些研究对象在临床上的治疗以及相关的护理信息等。其中中医护理的操作主要包括耳穴、艾灸、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灌肠等等。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使肿瘤晚期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也能够了解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通过对60例肿瘤晚期患者实行中医护理的模式了解到,这种护理的方式可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女性常吃深海鱼有助抗抑郁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常吃深海鱼,可将患忧郁症的风险降低25%。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四)--五运六气的天文学和文化背景

    1天文学背景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尚书·尧典卷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代先秦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并研制了早的天文学测量仪--“圭表”。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这些古代天文学成就应用于医学之中的典范。

    作者:邹勇;刘济跃;田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延寿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延寿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何首乌和豨莶草的鉴别方法。通过方法学系统考察,建立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二苯乙烯苷的线性范围为1.024~5.120μg,回归方程Y=2087652X-55963(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 RSD为2.17%(n=6)。结论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郭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本刊郑重声明

    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活动,扰乱了正常的投稿秩序,影响了我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的声誉。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1例

    目的:探讨自拟愈疡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自拟愈疡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为92.7%和17.2%,对照组总为73.2%和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自拟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42例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84例行微创手术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临床未给予中药排石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临床给予中药排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排石治疗肾结石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可大程度降低对机体的损伤,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自升;李云;李继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从时态入手探讨结构式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教学

    医学论文英文的写作是国内医务工作者以及在校医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一大难点。目前,有关医学论文英文的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时态用法角度探讨结构式医学论文英文写作教学,为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提供新视角和尝试。

    作者:张晓枚;陈宁;王曦;沈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介绍任琢珊教授以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任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肾脾阳虚、气血两亏,补肾填精、温中健脾、益气补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药并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惠;王会芳;任琢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留学生经典课程的教学既是教学中的难点,亦是课堂教学探索、改革的创新突破点。笔者在多年的留学生《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温病学》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努力开拓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坤泰胶囊治疗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损伤40例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未绝经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术后第七天开始口服坤泰胶囊,每次4粒,3次/日;对照组术后避免服用任何对卵巢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比较两组术后3月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术后1年再次复查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并进行Kupperman 评分。结果治疗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驥0.05), FSH、 L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驥0.05)。结论坤泰胶囊可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降低术后卵巢功能损伤,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作者:董金菊;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丹参注射液对胃溃疡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胃溃疡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年6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胃溃疡治疗组)36例和观察组(常规胃溃疡治疗加丹参注射液组)36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d与7d时的氧化应激状态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5d与7d时的氧化应激状态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P均驥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胃溃疡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患者疾病状态的有效改善。

    作者:陈军;鲁磊;高圣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均为中医的经典课程,且《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一脉相承,为加强经典课程间的横向联系,文章将举例说明交叉融合式教学法在经典课程中的运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兴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者:刘茜;陈桂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基于中医基石学科建设方剂学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加强对策

    方剂学课程的大班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方法以知识点的传授为主,不利于学生进一步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这种现状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现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策。

    作者:龙旭阳;程传浩;曹珊;张延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TBL-CBL-PBL”的生理学实践教学法

    生理学属医学基础课程,也是实践学科,与临床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医院校,许多学生认为是西医课程,不予重视。构建“TBL-CBL-PBL”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TBL-CBL-PBL”教学法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实施中,以实验项目分析为中心环节,采用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展开,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开讨论。同时,可以发散思维、拓宽视野,了解与实验项目相关的更多知识。实践表明,“TBL-CBL-PBL”教学法应用于生理学实验课,可以充分发挥三种教学法的优点,优势叠加,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作者:李海燕;朱庆文;高蔚;赵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药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为促进中医院校教学、科研乃至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教学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验室管理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分析了加强培养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提升综合素质的建议和措施。

    作者:蒋宁;才丽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

    目的:观察核消散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动态变化。方法选取30例4~6岁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核消散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检查变化。结果30例患儿中25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其免疫学检查指标均无较大程度的下降。结论核消散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行之有效的方剂。

    作者:蒋锴;田美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 A组3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 B组36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驥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龙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古代各医家对眩晕的认识与研究,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本文从导致眩晕的“痰”与“虚”两方面切入,分别根据其症状、舌脉特点探讨“无痰不作眩”的代表证型-痰浊内阻与“无虚不作眩”的代表证型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的区别与联系。以使源自古代医家的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世的临床实践。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吴双;刘晨;徐江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

    门诊输液室流动性大,不安全的因素多。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安全,尽量避免发生差错事故是重要的,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考验。我院门诊输液室从环境到规章制度等方面均做了合理改造,在护理质控上进行了规范。这样做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而为减少医患矛盾,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晓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