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固体制剂乙醇蒸汽灭菌探讨

吕鹏;白明学;陈天朝

关键词:固体制剂, 乙醇蒸汽, 中药制剂, 灭菌
摘要:目的:验证探讨乙醇灭菌方法对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效果。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对总计约30个批次的品种进行乙醇蒸汽灭菌效果评价。结果饮片合格率为90%,粉末合格率为38%,成品合格率为62%。结论乙醇蒸汽灭菌方法可行,灭菌效果明显。但饮片灭菌后的后续粉碎、制剂过程需进一步完善,强化净化管理,才能保证终成品合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常晒太阳缓解严重哮喘

    据《印度时报》5月6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适当晒太阳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水平,进而帮助控制严重哮喘症状。研究中,为调查了维生素D水平对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伦敦国王学院一个科学家小组展开了以类固醇疗效不佳的哮喘患者为对象的“阳光疗法”实验。结果发现,维生素D可以抑制哮喘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体内维生素D不足,有可能使哮喘病情加重。维生素D也称“阳光维生素”,主要通过皮肤接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研究指出,人体免疫系统里存在一种有助于对抗呼吸道发炎的化学物质。如果该物质过份活跃,哮喘反而会更严重。研究小组发现,维生素D对这种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

    目的:研究使用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的头痛、失眠和肌肉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使用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来自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符合研究标准的60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法为磁盘距离头部和躯干部位15cm进行治疗;治疗时磁盘旋转速度为200转/分;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共治疗10天。统计分析使用SAS9.2统计软件。结果①失眠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失眠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②头痛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头痛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③肌肉疼痛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肌肉疼痛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别(P驥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结论高能旋磁治疗系统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的失眠、头痛和肌肉疼痛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李欢;侯江红;吕沛宛;李振中;张文放;王莹;刘坤鹏;苏国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常提谷道防便秘

    古代养生家对大便是否畅通,极为重视。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吕氏春秋·达郁篇》又说:“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这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大便通畅,及时排出浊物才能“尽其天年”,获得健康。便秘不是一种单独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由于老人腹部肌肉松弛,直肠肌萎缩,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加之饮水过少,饮食上又缺少纤维食物,所以易造成便秘。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我校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学习神经康复治疗学的8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传统常规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另一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将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评定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案例教学组的学生学习兴趣更高(90%),考试成绩也更好(87.5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成绩,值得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陵川;王愉乐;虞乐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黄芪对药功效高

    黄芪味甘,性微温,色黄入脾,心白入肺,入手、足太阴经,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临床上,将黄芪与其他药物配对使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分析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结果从作用机制、动物步态和肿胀度影响、尿酸排泄影响三个方面的研究概括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近况。结论对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平台,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作者:余婵娟;霍晓明;王银慧;陈晓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病案分析教学法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中医类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临床医学学科,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使中西医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并且理论结合实践,我学科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思路,运用病案教学法提高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水平。

    作者:李焱;周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苗药六月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苗药六月雪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科研工作、临床用药指导及新药研发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苗药六月雪相关研究报道的文献,综述苗药六月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六月雪含有挥发油、糖类以及一些其它类成分,而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菌,解热,抗肝炎病毒,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结论六月雪具有多种药效作用,具有可研究价值,在医疗保健以及食品防腐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鲁利民;陆锦锐;韩忠耀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呼吸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环节中的核心,是培养医学生掌握医疗技能及临床思维逻辑的关键。结合笔者的临床带教经验,探讨呼吸科的实习带教方式,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作者:蔡俊翔;杨淇婷;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干预失眠46例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失眠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遵照医嘱睡前口服地西泮片,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状态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肿瘤晚期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对肿瘤晚期的患者实行中医护理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进行观察。这些患者的护理方式选择为中医护理,收集并整理分析这些研究对象在临床上的治疗以及相关的护理信息等。其中中医护理的操作主要包括耳穴、艾灸、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灌肠等等。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使肿瘤晚期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也能够了解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通过对60例肿瘤晚期患者实行中医护理的模式了解到,这种护理的方式可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方药分析,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组。 A组为痰浊内阻型,采用渗湿化痰法治疗; B组为湿热内蕴型,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连续用药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驦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等优势,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廖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药固体制剂乙醇蒸汽灭菌探讨

    目的:验证探讨乙醇灭菌方法对中药固体制剂灭菌效果。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对总计约30个批次的品种进行乙醇蒸汽灭菌效果评价。结果饮片合格率为90%,粉末合格率为38%,成品合格率为62%。结论乙醇蒸汽灭菌方法可行,灭菌效果明显。但饮片灭菌后的后续粉碎、制剂过程需进一步完善,强化净化管理,才能保证终成品合格。

    作者:吕鹏;白明学;陈天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养心汤改善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评价养心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养心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6.7%,硝酸甘油停减率88.2%,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翟颖;刘淑荣;周淑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江育仁教授创制小儿中成药举隅

    全国名老中医江育仁教授德高望重,从医60余年中,孜孜以求,志在创新,在中医儿科领域提出过多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临床用药具有独特的风格,创制的加味异功片、和脾片、止泻散、定喘散等小儿常用中成药在治疗腹泻、营养不良、消化不良、咳喘等病证中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作者:王明明;郁晓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西药联合臌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臌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螺内酯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臌胀汤(水蛭、三七、白术、黄芪等)进行治疗。2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TBIL、 ALB、 ALT等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BIL、 ALB、 ALT等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 驥0.05。结论西药联合臌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玮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 A组3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 B组36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驥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龙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50例

    目的:讨论中医护理在提高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优级33例、良级8例,痊愈率为82%,患者对临床护理方式达到非常满意有27例;观察组中优级患者39例、良级患者9例,痊愈率为96%,患者对临床护理方式达到非常满意有38例。即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驥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方法,其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作者:黄咏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提高中医院校学生临床急救能力的探讨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医学学科,由于其主要针对的病人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因此对于临床医学生的急救技能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在实际抢救时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我们发现,对于急危重病人抢救时,中医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对病人进行立即抢救,而是到处找老师求救,或者站在那里无从下手,而在课堂上提问关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措施,大部分学生都能滔滔不绝地背出来,但到临床实践,却相差甚远。故中医院校的学生掌握临床急救能力情况不容乐观。

    作者:董洪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四)--五运六气的天文学和文化背景

    1天文学背景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尚书·尧典卷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代先秦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并研制了早的天文学测量仪--“圭表”。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这些古代天文学成就应用于医学之中的典范。

    作者:邹勇;刘济跃;田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