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咏红
本文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为参考,对毕业生就业流向、层次、形式、就业变动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反馈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促进高职毕业生更充分、更广泛就业的工作思路层面进行思考,对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探索。
作者:白冰;宋岩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参考古代各医家对眩晕的认识与研究,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本文从导致眩晕的“痰”与“虚”两方面切入,分别根据其症状、舌脉特点探讨“无痰不作眩”的代表证型-痰浊内阻与“无虚不作眩”的代表证型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的区别与联系。以使源自古代医家的无痰不作眩与无虚不作眩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世的临床实践。
作者:徐昉;康利高阁;吴双;刘晨;徐江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主动学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生药学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对在生药学教学中如何促进“主动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总结出重视首讲、生药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和网络课堂建设、加强互动及时沟通、完善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生药学教学效率。
作者:贾献慧;唐文照;慈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我校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学习神经康复治疗学的8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传统常规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另一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将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评定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案例教学组的学生学习兴趣更高(90%),考试成绩也更好(87.5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对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成绩,值得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陵川;王愉乐;虞乐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乳癖散结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驦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使用乳癖散结胶囊对于乳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与其他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臧冬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有效率为81.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驥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兆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9例。针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变化情况、心电图监测情况和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经对比分析得出,试验组患者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试验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9%,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57.8%,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试验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8.9%,观察组停减率为57.9%;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取得确切疗效,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作者:陈斌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藻酸盐敷料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伴有严重感染伤口的效果及护理情况。方法择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伤口均严重感染,应用藻酸盐敷料进行治疗,并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该例糖尿病足溃疡伴有严重性感染伤口的患者,经藻酸盐敷料治疗及中医护理干预后,溃疡创面基本得到修复,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变浅,没有渗液溢出,感染伤口基本愈合。结论藻酸盐酸敷料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伴有严重感染伤口的治疗具有显著性效果,结合中医护理有效促进疗效的提高,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吕芷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数千年来,儒家之“五常”不断塑造传统中国人特有的道德标准,也规定了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国人“道德健康”的范式。“仁”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对于当今社会倡导道德健康提出了理论和践行标准,为我们建立和谐、互助的社会人际关系提供依据。本文试从仁学之本探究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健康的标准及内涵,期望能够对正确理解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健康做出阐释。
作者:王蕾;李德杏;周波;刘晓芳;秦玉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医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配入药物或用食物作为药物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相应疾病的一门学科,为祖国医学中传统而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思想。目前食疗在国外属自然疗法,已受到高度重视。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合理的膳食可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因此,在护理中给予病人饮食指导非常重要。
作者:黄晶;王荣;吴效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黄芪味甘,性微温,色黄入脾,心白入肺,入手、足太阴经,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临床上,将黄芪与其他药物配对使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3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开放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和银离子制剂治疗,观察其治愈、好转及显效的比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875%,对照组有效率为84.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驥0.05)。结论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景;郭伟光;滕林;张海丽;回雪颖;于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介绍任琢珊教授以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任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肾脾阳虚、气血两亏,补肾填精、温中健脾、益气补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药并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惠;王会芳;任琢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方剂半夏泻心汤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减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驥0.05。结论中药治疗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玲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各级继教项目(学术会议)负责人:我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服务于中医药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共同联办。本刊以“服务中医药远程教育,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宗旨,全面服务中医药学术进步。为了促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及学术活动。本刊决定,免费刊发全国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术活动)的宣传信息,优惠刊发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含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门诊输液室流动性大,不安全的因素多。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安全,尽量避免发生差错事故是重要的,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考验。我院门诊输液室从环境到规章制度等方面均做了合理改造,在护理质控上进行了规范。这样做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而为减少医患矛盾,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晓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更加复杂,这种疾病出现了更多的新特点,为了能够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诸多医者针对本病的中医脏腑病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现对近十年此方面研究概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矫俊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李莹教授,吉林省著名肾脏病专家,国家级名中医,从医近60年,在泌尿生殖系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仅对其在阳痿这一男科疾病的临床治疗经验、用药特点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与同道共享。
作者:林桢;刘新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医学学科,由于其主要针对的病人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因此对于临床医学生的急救技能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在实际抢救时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我们发现,对于急危重病人抢救时,中医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对病人进行立即抢救,而是到处找老师求救,或者站在那里无从下手,而在课堂上提问关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措施,大部分学生都能滔滔不绝地背出来,但到临床实践,却相差甚远。故中医院校的学生掌握临床急救能力情况不容乐观。
作者:董洪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介绍苗药六月雪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科研工作、临床用药指导及新药研发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苗药六月雪相关研究报道的文献,综述苗药六月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六月雪含有挥发油、糖类以及一些其它类成分,而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菌,解热,抗肝炎病毒,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结论六月雪具有多种药效作用,具有可研究价值,在医疗保健以及食品防腐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鲁利民;陆锦锐;韩忠耀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