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军;曹利
偏瘫患者的康复由相关科室人员共同合作,采用综合的治疗手段,协助患者在疾病允许的范围内大限度的恢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功能.而在患者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接触频繁、密切的是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为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社会担任着重要角色,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留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来年,亚低温(33~35℃)的脑保护作用得到国内外多验的广泛支持,在治疗重型脑外伤、缺血性脑损伤及脑复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我院1996年8月~2000年8月对收治的87例高血压病脑出血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对照组进行研究43例行亚低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金红;林雪玉;张银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为1:56~1:93次妊娠[1].为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我院近4年来应用早孕试纸条检测腹腔血和尿的β-HCG,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用量的逐渐增大,在合理使用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刘君;郭绍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门诊急诊工作量反映了医院的门诊部、急诊科的工作量,同时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医院的诊治水平.应用医院信息系统,能适时、迅速、准确地统计门诊急诊量.但相应地也出现了一些现象,使门诊急诊量信息不准确,多为比实际就诊量少.为使医务统计子系统中的门诊急诊量能真正反映门诊部、急诊科的实际工作量,现将我院出现的一些影响门诊急诊量准确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胡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微波是一种高热效应,利用其使蛋白凝固的原理治疗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尖锐湿疣等宫颈赘生物,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时间短、术中无出血,视野清楚,患者无痛苦,易接受,一次性治愈率高.
作者:朱爱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操作技术之一.静脉采血又是门诊各项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手段.静脉采血时,常因操作者穿刺不当或其他原因使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笔者对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英芝;李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亢手术患者在手术床上待手术合适时限,寻找临床依据,促请医生按时手术和抓紧时机实施心理护理,防止病理心理出现.方法:将80例手术患者按人室后时间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人室后30min内开始手术的41例;对照组为人室后30min以上开始手术的39例.分析待手术的两个时间段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P、BP、波动范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0.001).而R、sPO2和出血量由于药械的干预均无可比性.结论:待手术时间>30min者,应协调手术尽快开始;须床边陪伴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梁妙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供应室相当于整个医院的心脏,它的工作涉及到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当今社会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加强供应室护士的素质培养,有利于全院医疗,科研及急救任务的顺利进行.
作者:袁秋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症,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近年来学者认为,血管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1].本人在农村基层工作中,用尼莫地平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艳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氟烷用于学龄前儿童麻醉效果及谵妄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进行较小的泌尿科手术的儿童116例、ASA均为Ⅰ级、年龄3~5岁63例、6~10岁53例.随机分为氟烷组和七氟醚组,共分4组:学龄前儿童氟烷组(n=32)、学龄前儿童七氟醚组(n=31)、学龄儿童氟烷组(n=27)、学龄儿童七氟醚组(n=26).麻醉诱导用氟烷或七氟醚混合氧气吸入,并在整个手术期间维持麻醉吸入IMAC浓度.术中、术后止痛用0.25~1.0mL/kg实施骶麻,1%利多卡因3~5mL实施局麻.比较4组之间恢复的特点和谵妄躁动的发生率.结果:学龄前儿童氟烷组的两位患者,学龄前儿童七氟醚一位患儿,学龄儿童氟烷组一位患儿,由于止痛不充分和诱导前哭闹,从此比较中排除,在两个年龄组,七氟醚麻醉苏醒比氟烷苏醒快(约30min),学龄前儿童七氟醚苏醒恢复期谵妄躁动发生率(40%),比其他几组均高(学龄前儿童氟烷组是10%,学龄儿童氟烷组是15.4%,学龄儿童七氟醚组是11.5%).结论:七氟醚苏醒快,恢复快,但学龄前儿童七氟醚麻醉后恢复期谵妄躁动发生率高.
作者:苑江;李学仁;张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阻断剂氯沙坦(Losartan)对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肾功能(Bun、Scr)、血钾、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5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前和每日口服氯沙坦50mg4周及8周后的血尿酸、尿ACR、Bun、Scr、血钾、血压水平的变化.结果:服用氯沙坦4周和8周时,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Bun、Scr、血压和尿ACR有所下降,血钾浓度没有明显改变.4周和8周时比较,血尿酸、Bun、Scr、血压和尿ACR有所下降.结论: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口服氯沙坦后能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血压,改善肾脏功能,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率,而且对血钾无明显影响.
作者:江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对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总的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种方法,保守疗法有理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等.手术疗法有关节镜术和关节置换术等.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关节腔注射施沛特(玻璃酸钠)与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确切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KOA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用施沛特(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和运动疗法,对照组用超短波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功能活动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两组疗效综合评估,治疗后治疗组显著进步6例,进步13例,总有效率87%;对照组分别为3例,8例,5例,4例,总有效率83%.两组膝关节的活动痛和关节痛都有显著改善(P<0.001),但在关节功能改善方面,试验组远远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关节腔注射施沛特和运动疗法不仅能缓解KOA患者的疼痛,而且能显著改善其功能活动,因而是一种防治KOA的有效疗法,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沙彤;肖礼祖;蒋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为制定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普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312份病例作回顾性调查.结果:普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抗生素使用率100%,其中预防性用药占62.5%,治疗性用药占30.77%,混合性用药占6.73%.312例中使用单一抗生素占15.38%,使用2~3种抗生素占47.76%,使用4~5种抗生素占36.86%.抗生素使用前5位是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甲硝唑、阿奇霉素、阿米卡星.结论: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重视病原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选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群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脐带异常是引起胎儿窘迫以至产儿死亡的原因之一,为探讨脐带绕颈对产程的影响及临床检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40例脐带绕颈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行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9年4月以来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足月10例,早产28例.体重≥2000g17例,≥1500g20例,<1500g1例.结果治愈37例,死亡1例.治愈出院者体重均达到或超过2500g,呼吸心跳规则,吸吮有力,其他生理功能正常.
作者:田茹;刘广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了解儿童Hp感染情况及很好控制Hp感染,我院1998年7月~2002年6月开展了C13Hp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素霞;赵瑞芹;宋红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腹部伤口的脂肪液化有增多趋势,已成为延长病入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康复的因素之一.我科2000年1月~2002年10月共发生21例,现将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孙英信;隆永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情况报告2002年6月2日晚8时许,曲周县个体户李某家中发生一起食物中毒.该户用从街上购买的黄瓜用蒜调制作为副食,主食为自家蒸的馒头.李某家中有4口人:李某夫妇,一子,一女.其子因未吃黄瓜而未发病,其余三人食后均发病.
作者:鲁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S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应用胸腔镜治疗SP[2]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但技术要求和费用较高,尚难在基层医院开展.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术创伤大,痛苦重,操作复杂,病人难以接受.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们应用胸腔硬膜外导管加负压或间断负压吸引术治疗SP62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士礼;任庆珠;侯培玺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