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彤;肖礼祖;蒋劲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特别在发病3~6h之内.因为及时的治疗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作者:吴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前列地尔(PGE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物质,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二高r-亚油脂酸(DGLA)的氧化产物.PGE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的作用,能改善PGI2/TXA2的比值.PGE1又能激活血小板膜内腺苷酸环化酶(AC),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从而直接对抗因TXA2释放所诱导的血管收缩与血栓形成.PGE1经多年的临床验证,可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并显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曹丽英;姜宗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硫酸庆大霉素在临床上应用极其广泛.其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痢疾杆菌、腹腔和皮肤软组织的感染以及尿路的感染.硫酸庆大霉素的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及肌注或静脉滴注.但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逐年增加.一部分患者采取口服片剂时由于受崩解、溶出、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而达不到治疗效果(现已基本淘汰).肌注或静脉滴注可增加患者的痛苦及费用且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听神经的损害、肾脏的损害).所以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恰当的给药途径是有效治疗菌痢的关键.
作者:李祖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加强临床课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医专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十分重要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高等医学专科教育改革十分重要的方面.临床课实践性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临床课实践性教学设计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关键,从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实际出发,进行临床课实践性教学设计,不失为加强临床课实践性教学的较好方法.现浅述如下.
作者:辛琼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视眼为青少年常见多发病,现在且有上升趋势.本人自1996年至今用耳穴贴压王不留籽治疗近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芳;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供应室相当于整个医院的心脏,它的工作涉及到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当今社会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加强供应室护士的素质培养,有利于全院医疗,科研及急救任务的顺利进行.
作者:袁秋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一种病理改变,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宫颈糜烂.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大小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作者:储祥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一女患者40岁,已婚,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0年,恶心伴疼痛3d,于2000年12月20日入我院外科.体格检查: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下腹部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呜音正常存在,右腹股沟区可及4cm×4cm韧、压痛不可还纳之包块,左侧腹股沟区正常.血常规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0.85.人院诊断:右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疝囊切开探查术.
作者:武春举;陈彩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根据耐药表型及相应的耐药机制进行β-内酰胺类药物实验室预报组合的探讨.方法:4种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用KB检测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Nitrocefin纸片相邻等方法检测各类β-内酰胺酶.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生各类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81.8%;铜绿假单胞菌66.7%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其耐药与膜通透性密切相关;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以膜通透性改变为主,但加青霉烷砜作为酶抑制剂使耐药率明显下降.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宜选各类β-内酰胺酶的佳底物药及其加酶抑制剂的药物作预报药:铜绿假单胞选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哌酮/青霉烷砜、头孢他啶外须加诱导酶试验;鲍曼不动杆菌应包括加青霉烷砜的抗菌药物.
作者:武军;曹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于2001年底引进50%笑气(N2O)与50%氧气(O2)的混合气体,用于分娩镇痛,近1年来使用近3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加速了第一产程的进展,有效地降低了难产率及剖宫产率.但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使用的方法、吸入的时间,对镇痛效果、第一产程进展的时间和副反应的发生率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吕琰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脑室内肿瘤是发生于脑室系统脉络丛组织的肿瘤,其中以侧脑室肿瘤常见,约占颅内肿瘤2%,多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由于肿瘤位于脑室内,故给肿瘤全切除带来极大困难,此类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多且变化快,有一定的护理难度,结合我科对脑室内肿瘤的治疗和护理,笔者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正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上段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经原食管床行左颈部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995年3月~2001年12月采用此术式治疗162例,进行临床分析对比,总结该术式优点并提出手术操作注意问题.结果:全组切除151例,切除率达93.2%,术后并发症14例(8.6%),术后死亡率1.2%.临床效果较其他术式满意.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方便、暴露好,比较符合原有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等优点.宜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凤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故时有将症状性哮喘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现将我院近年来在哮喘门诊及住院病人中6例由其它疾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杜萍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是盆腔内生殖器官及盆腔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等炎症性病变的总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中医带下、月经不调、绞痛、(疒徽)瘕等范畴,慢性盆腔炎多为冲任瘀血症,往往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笔者采用中药微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个临床上很常见的症候群.一般认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并具有下列一个或几个症状: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进正常食量未完即感饱胀而弃食)、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且慢性的期限在3个月以上(也有将病程定为1个月以上),经胃镜、上胃肠钡餐造影、腹部B超和各种化验检查无异常者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有临床表现,而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却使患者深感痛苦的病症.因为其发病极其广泛,几与一般感冒同样多见,但对人民健康和社会劳动力的影响甚为严重,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下面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机制及西医治疗作一介绍.
作者:韩金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指病人心室率<40次/min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它常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的重要死亡原因.紧急心脏起搏是救治该类患者有效的措施,尤其在很多基层医院心内科及急诊科尚无专用导管室,无特殊的漂浮电极及有创压力监测的监护系统,有些病人因病情严重不宜搬动,所以,床旁紧急心脏起搏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耐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内涵的延伸,社会文明的进步,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学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护理概念与护理模式,已从单纯的护理病人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护理内容从传统的机械地执行医嘱完成护理常规操作和病人的躯体护理,扩大到全面整体地护理.护理工作范围逐渐由医院扩大到社区和家庭,因此,护士的作用已不再是单纯地照顾病人,而是与其它人员一起为人民健康的大目标而共同努力.
作者:李菊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口腔颌面部创伤是指软组织损伤或合并上下颌骨、颧骨、颧弓等骨折的损伤.该损伤的治疗关系到病人愈后面容的美观与否,所以,对于其术前、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87~1999年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病人607例,通过细致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香兰;刘友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婴幼儿病死率较高的病种之一.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3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芝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参加手术的所有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监督和术后处理工作.
作者:王学民;张乐明;张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