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辉梅
2000年2月~2002年2月,我院应用氟桂嗪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采用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本组30例中,年龄18~46岁,平均32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病程1~7年,平均4年.
作者:何风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腰麻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8例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43例)、对照组(185例),均取L1~2棘突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对照组常规用药,试验组另取L3~4棘突间隙行腰麻,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术中探查牵拉子宫时病人的反应,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良好率、肌松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骶神经阻滞情况试验组完全阻滞,而对照组出现骶神经阻滞不全,首次剂量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牵拉子宫后各组病人血压、心率均较牵拉前下降,且与牵拉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麻辅助硬膜外麻醉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有一定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祝力群;秦凤鸣;胡凤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咳嗽反射是常见的重要防御性呼吸反射,可以排除呼吸道中的异物,避免其进入肺泡.但临床上有些病变可以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胸腹部术后、全麻病人、膈神经病变等,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出现或加重肺炎.如果能教会病人多练习深呼吸和进行有效咳嗽,则可增加肺通气量和帮助引流.经临床观察,这在手术病人身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应志国;袁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美克尔憩室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扭转、穿孔等并发症时酷似阑尾炎,我院1996~2002年中,共收治5例,均术前误诊为阑尾炎,现就其病历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荣广;张蕾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杀鼠药,对人畜有剧烈的毒性,常引起急性意外中毒,误服后发病急,病死率高.我院1998~2001年共收治氟酰胺中毒36例,使用乙酰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主因:恶心、呕吐、腹痛5d,未排便7d,诊断为肠梗阻于2000年2月1日入院.入院时查:白细胞6.0×109/L,白红蛋白153g/L,血小板247×109/L,中性粒细胞0.73,淋巴细胞0.19,单核细胞0.08,血糖7.25mmol/L,尿素22.12mmol/L,肌酐117μmol/L,尿常规:尿蛋白++,镜检:未见异常.
作者:龙建国;白云;刘艳丽;龙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婴幼儿健康茁壮成长,必须认真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预防接种由原来的分散式接种,即防疫人员身背冷藏包入村到户进行的接种,已发展为集中式定点定时预防接种.根据我院的工作经验,就集中式定点定时接种介绍如下.
作者:孙合成;张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测定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国内有很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是:ELISA法.此法操作时间较长,不适合于大批查体筛选,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克服了这一缺点.本人对ELISA法和快速检测试纸条法,测定血清中HBsAg阳性、阴性、结果做初步评价.
作者:王向玉;宋云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传统医学的模式逐渐被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作者:范方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我院于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应用青六散(纯中药制剂)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200例取得满意疗效.另有抗病毒、一般常规治疗5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玉萍;任玉兰;李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CK-MB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nI值>3.35μg/L、CK-MB>24U/L.结论:AMI组cTn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并且AMI组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阳性率.对诊断AMI有重大临床价值.
作者:安翠;吕宜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常见病,病情复杂严重,我院近3年来,收治车祸导致颅内血肿328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李虎庆;朱贺臣;崔桂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口腔疾病诊治中常会触及唾液和血液,它们可直接污染各种口腔设备、器械、材料、物品、模型、义齿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当牙钻、洁牙机及三用枪停止作用时形成负压所导致的回吸及牙钻、洁牙机在口腔中高速旋转产生的飞沫和气雾可对空气造成污染,这使细菌和病毒进入口、眼、鼻粘膜及破损的皮肤造成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作者总结出预防交叉感染的几条措施:加强控制交叉感染的管理;避免接触血液、唾液和分泌物;限制血液、唾液和分泌物的扩散;口腔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口腔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和灭菌;诊室空气的洁净等.认为预防交叉感染是关系到提高口腔医疗水平,确保病人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的重要措施.
作者:颜惠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自1997年2月~2001年12月对250例会阴侧切者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会阴切口,对预防切口感染,降低产褥病率,促进切口愈合、其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美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跳骤停经积极抢救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也越来越大,这对抢救全过程来讲只是迈出第一步.
作者:张玉英;刘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所导致的腹腔血液供应、心血管、肺、肾、胃肠及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此病多见于严重创伤、腹部大手术后以及各种需要输入大量液体进行复苏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重症胰腺炎等.由于发病的隐匿性,经常被临床其他征象所掩盖,使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常常被忽视未能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从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1].近年来,国外有些单位已经开始对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和临床危重病人常规进行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监测[2],而国内对大手术后、重症胰腺炎及大面积烧伤并发ACS只有散在的个案报道[3,4].因此,本文就腹腔间隙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病因和发病机理、监测方法以及治疗方面做以下总结.
作者:王配合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基础课,是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实验诊断学是从实验室检查的角度来讲授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是诊断和解释疾病规律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的课程之一.随着临床检验诊断技术不断更新,临床检验医学的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和丰富,新理论和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教学与临床相脱节、教学滞后于检验医学的发展的矛盾日趋明显.通过多年讲授实验诊断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教学改革思考,供探讨.
作者:邰文琳;张学宁;秦燕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硫酸镁治疗效果不佳的先兆子痫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2例硫酸镁治疗效果不佳的先兆子痫患者静滴尼莫地平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计算搏动指数(PI),并与同期的32例静滴酚妥拉明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静滴尼莫地平后视网膜中央动脉PI显著降低.由0.91±0.15降低至0.76±0.10.结论:尼莫地平可扩张视网膜中央动脉,对脑部其它小动脉可能也有相似作用,能迅速改善头痛、头晕等先兆子痫的症状.
作者:徐爱民;马福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秋季儿科常见病,临床以手掌、足、口腔内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且国内外曾有反复流行.2001年5月~2002年7月我科门诊收治手足口病3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庆兰;贾浩;张京君;袁兆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临床上Ⅱ型糖尿病病人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在到医院确诊之前常有高血糖多年,并有组织器官损害.本文对50例Ⅱ型糖尿病人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测定结果作分折,旨在探讨Ⅱ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伟;孙雁;贾继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