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

王京芬;桑桂凤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将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各250例,比较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不比传统开腹手术高,而且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下床活动时间早、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同样可能发生某些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要严密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过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将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各250例,比较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不比传统开腹手术高,而且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下床活动时间早、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同样可能发生某些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要严密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过程.

    作者:王京芬;桑桂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3例报道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穿心莲内酯与琥宁酸酐反应所得的脱水穿心链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解热、消炎、抗毒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灭活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用于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作者于l999年7~10月临床使用本品102例,其中出现过敏反应3例,经正确及时处理后均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玉观;周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剧期50例

    目的:对照观察口服克拉霉素与静注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急性加剧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COPD急性加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25例,治疗组口服克拉霉素0.5g,bid,对照组静注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钠1.5g,bid.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为16%.结论:克拉霉素治疗COPD急性加剧期的临床疗效好,病原菌覆盖面广,使用方便.

    作者:王洪金;魏清;赵斯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66例重型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

    重型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上要细心、周到、全面.近几年来我科收住重型颅脑外伤66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延慧;杨瑞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例黄蜂螫伤致心肾功能衰竭

    黄蜂螫伤致心脑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大多发生在24h或48h以内,于2周后发生心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临床不多见.该类患者常因病情发展缓慢而就诊不及时或临床医师重视不够而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故作为医务人员,尤其是山区医务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现介绍1例黄蜂螫伤致心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

    作者:黄非荣;张红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晚期子宫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已被广泛接受[1].笔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对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节育环腹腔异位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放置内节育器后2月来我院门诊,要求B超复查节育环的位置是否正确.

    作者:席芳;李爱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溶栓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1周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ECG示窦性心律,HR75次/min,Ⅱ、Ⅲ、aVF、V4~V6ST段下移0.05~0.15mV,伴ⅢT波浅倒置,心肌酶谱正常.

    作者:董志远;李震;夏宏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例静点尼莫地平导致血压骤降的用药观察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病的日益增多,硝酸甘油、硝普钠、尼莫地平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尼莫地平做为新的血管扩张剂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应了解它的副作用,以保证此类药物的用药安全.现就1例静点尼莫地平导致血压骤降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欣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静脉尿激酶溶检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价值及佳溶栓剂量.方法:将98例老年AMI患者分成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又分2组,分别使用80万U和150万U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他们的冠脉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相同年龄状况下,溶栓组的死亡率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80万U与150万U两种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时,冠脉再通率及死亡率无差异(P>0.05),而大出血、脑出血的发生率,80万U组比150万U组低(P<0.05).结论: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能改善老年AMI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溶栓药物尿激酶的用量应以小剂量为宜.

    作者:张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40例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在乳腺组织病变中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乳房包块,多为单侧性,亦可为双侧发生,包块为多个结节,或单个小结节,半数患者有局限性乳房疼痛,轻者如针刺,重者可扩散至肩胛部,胸背部,乳房疼痛多与月经有关,一般在行经前明显,行经后消失或减轻.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的开讲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开场白虽时间不长,但却十分重要.好的开场白能够将学生的目光和兴趣吸引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上,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开讲方式有多种多样,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象、场合等情况来设计.

    作者:邢杰;阎玉文;李浴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应用丙泊酚、利多卡因开展无痛人流的体会

    目的:总结丙泊酚、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对早孕妇女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对300例6~10周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丙泊酚、利多卡因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药物用于早孕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肯定,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有显著镇痛效果.

    作者:贾祖卫;孙建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72例分析

    我院2000年3月~2001年8月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492例,其中下腹正中纵切口(传统组)320例,下腹横切口(笔者在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称改良组)172例,后者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薛夫营;翟荣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牙周病致病因素的探讨(附50例报告)

    牙周组织病是口腔内常见的慢性组织性破坏性疾病,相对的静止期和突发性的活跃期交替出现,半数儿童和几乎全部成人都可患此病[1].

    作者:张太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方法比较

    我院1999年底为一些单位职工体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为比较不同方法及试剂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特性.笔者用酶免疫法和反向间接血凝法对一批健康人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颈外动脉插管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提供临床颈外动脉插管的解部学依据,提高插管术的成功率.方法:利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教学用的成人尸体30具.对60侧颈外动脉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颈外动脉的发起部位距甲状软骨上缘的距离为14.8±3.3mm,面动脉、颞浅动脉发起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分别为68.0±1.8mm和65.4±13.4mm.结论:临床面动脉插管是从甲状软骨上缘15mm处将导管插入颈外动脉内.导管头端留在距插入部6.5mm处为佳.

    作者:王歧本;易德保;王海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的临床和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颅脑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和脑电图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26例(11.02%),异常210例(88.98%),有昏迷、头颅 CT、MR、X线异常者,异常率高.结论:脑电图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熊利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控镇痛泵控制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伤口会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病人康复和休息,因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病人痛苦,失眠,局部器官功能受限,肺不张,尿潴留等.术后止痛就是为了控制术后出现的疼痛,减少或控制术后并发症.

    作者:孙燕;肖军霞;陈岩;郭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干扰素配合冷冻治疗宫颈糜烂156例临床分析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有轻、中、重之分.由于宫颈的特定环境,常规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常易反复发作,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恶变.今临床上选用干扰素配合冷冻治疗宫颈糜烂1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虹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