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与无症状性脑梗死

陈圣光

关键词:老年人, 无症状性脑梗死, 临床症状, 普及, 疾病, 病灶, 病例
摘要:对老年人来说,脑梗死已成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CT及MRI的普及,生前亦可发现脑梗死病灶而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病例,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ACI).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118例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正确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简称双腔尿管),提高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总结分析了使用双腔尿管118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发生尿管滑脱7例,气囊嵌入尿道5例,尿路感染3例.结论:注意双腔尿管的质量检查及有关的操作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导尿成功率.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15例胎儿宫内窘迫原因分析及护理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由于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缺氧对胎儿全身组织,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危害大,可造成胎儿死亡.此症约占围产儿死亡数的30%~50%.因此,认真讨论胎儿窘迫的原因,早期处理胎儿窘迫并作好护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任玲爱;刘国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腔内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当机体对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高度敏感时,则症状迅速发展,引起渗出性胸膜炎,胸腔内积聚大量胸水,以往经验我们都采用抗痨治疗,反复胸腔穿刺及腔内灌注药物,使胸膜炎痊愈,这样易引起感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我科自2001年1月起利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术对50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引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妙瑾;陈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全麻显微镜下支撑喉镜手术并发症浅析

    我科近年来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显微镜下实行支撑喉镜手术169例,其中出现并发症19例,现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李桂玲;王春花;刘亚宏;王玉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发热待查120例临床观察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种共同表现,若伴有特异性症状,诊断并不难,由于其病因复杂,表现各异,有的虽经各种检查及长期密切观察,仍不能确诊,以致延误治疗.为提高早期正确诊断率,现将我院1980年1月~2001年12月发热持续2周以上,通过病史询问,详尽的物理检查及辅助检查(如血、尿、粪三大常规、胸透、B超等)仍不能明确诊断,以发热待查(FOU)收入院的120例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凤;邢雅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白内障病人术后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

    由晶体混浊引起的失明是世界上致盲的首要原因.虽然人们试图防止或延缓白内障的发生,但至今尚无肯定的药物疗效.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其复明的主要手段,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等优点.由于此手术无菌要求高,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术后预防感染致关重要.我院1997年12月~2001年10月手术共967例1243只眼均取得一期愈合.无一例因交叉感染而影响手术效果和视力恢复.现在笔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孟云;刘秀梅;杨晓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其发生率可达25%~30%,加强护理,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至关重要.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月共透析651人次,发生低血压21人次,仅占透析患者的3.2%.现将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预防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尿病病人自我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在家中治疗时,能否正确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直接影响着病人疾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为了减少病人离院后注射胰岛素的困难,并减轻其经济负担,笔者对50名住院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指导.

    作者:张立红;佘云;吕美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利福平粉外敷治疗褥疮

    我科自1994年以来,利用利福平粉外敷治疗Ⅱ度褥疮55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使用方法:打开利福平胶囊,用无菌棉签蘸取利福平粉适量,将其均匀地涂布于褥疮创面上,使创面完全被药物覆盖,并保持创面充分暴露,每日3次.

    作者:李领香;李素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剂量肝素加小剂量硫酸镁联合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加小剂量硫酸镁联合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钠5000U加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共1次;25%硫酸镁液0.2mL@kg-1@d-1)加10%葡萄糖液50mL微泵静脉3h泵入.每日1次,3~5d.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加小剂量硫酸镁联合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马红琴;张春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性瘫痪

    目的:探索针灸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治疗的作用.方法:6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运用针灸及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4例,进行运动疗法治疗,效果应用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0.8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7.47,P<0.01).结论:针灸与运动疗法相结合治疗小儿脑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莹;宋红;易霞;梁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卵巢性腺母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卵巢性腺母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病理诊断为卵巢性腺母细胞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两例均见卵巢性腺母细胞瘤结构.结论:对46XY组型、呈纤维条索状胚条性腺者要特别注意多取材、多切片可以防止漏诊.卵巢性腺母细胞瘤有其特殊的组织形态学特点.纯性腺母细胞瘤为良性,但具有恶性潜能,需与无性细胞瘤、伴环状小管的性索肿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性肿瘤相鉴别.

    作者:施莉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延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脑梗死病人的血红细胞LPO、SOD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延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脑梗死病人红细胞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歧化酶变化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脑梗死病人静点尿激酶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红细胞LPO、SOD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LPO明显降低,SOD明显增高,两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延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脑梗死后体内自由基增高,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曹文斌;郎洪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输液反应致心脏骤停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2d,既往有糖尿病史12年,拟诊:①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染?②糖尿病Ⅱ型,留急诊输液治疗.当时查体:T:39.8℃,P:102次/min,BP:20/10kPa,急热面容,口唇无紫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HR102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成人病理生理教学方法探讨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加入到继续教育的行列.成人教育是实用性教育,要以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学以致用为原则.成人学生大都具有中等或中等专业以上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但年龄大、干扰多、工作辛苦,再加上其它一些主客观原因,决定了它与在校生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

    作者:王圣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患者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毒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血清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内毒素用鲎试验定量检测法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和肝硬化组血清NO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内毒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功能越差,NO和内毒素水平越高.AFP阴性肝癌和AFP阳性肝癌之间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O和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病机理有关,NO可能起双重作用,NO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解渝;张芝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门诊口腔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目标,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危及健康的各种因素,达到预防疾病和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笔者针对我们门诊老年患者就诊特点,利用患者就诊及接受治疗的前后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加强了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患者口腔自我保健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高艳丽;齐莉亚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uri,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1].我们拟从抗HP治疗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来分析抗HP感染在治疗FD中的意义及HP与FD的关系.

    作者:李淑敏;周长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4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我科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0例,经及时抢救,36例痊愈,抢救成功率达94.9%.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景代群;邓广菊;邢玉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负荷量苯巴比妥钠治疗新生儿惊厥264例

    我科1991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苯巴比妥针剂治疗新生儿惊厥264例.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苯巴比妥负荷量按20mg/kg,高达30mg/Kg,短时间内静脉给药,12h后给予维持量5mg/kg,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何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