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卫一;牛威林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已成为产科非常关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剖宫产史作为剖宫产的原因已占到剖宫产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如美国一家医院报道,在1991~1992年的剖宫产原因中,难产占30.4%,臀位占11.7%,胎儿窘迫占9.2%,有剖宫产史占到35%.据报道,在1986年加利福尼亚州45425例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中,有89%行剖宫产终止再次妊娠.但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再交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994年美国统计VBAC率,70年代为12%,80年代末接近20%,1992年达25%.欧洲国家的VBAC率为美国的2倍,已达到50%.
作者:杨笔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溢血20例,我们因病而异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年龄为18~35岁,均系初孕妇.其中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昏迷,半身不遂者4例;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半身不遂,抽搐者2例;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昏迷,半身不遂,抽搐者14例.3例出现脑疝.合并脑疝患者中1例治愈,2例死亡,1例死于产前,1例死于剖宫取胎术后72h.其余18例痊愈出院,均随访半年以上无后遗症.
作者:曲晓红;吴淑波;姜海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溶解氨苄西林,哌啦西林、红霉素、链霉素等粉针时,常今出现粉末结块、成团、附于瓶底等难溶现象.溶解难溶粉针时,若先将粉针摇晃或震动几下,使其松散,瓶底朝上,针尖穿过粉末注液,注液1/3或1/2,将瓶横握或瓶口朝上,针尖退至瓶口注入余液,然后按常法接晃或震动粉针,即可克服难溶现象.
作者:谷杰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结节性脂膜炎亦称为Weber-Christian病或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属结缔组织的边缘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热,皮下结节性肿块、组织学呈非化脓性脂肪组织炎为特征.本病儿科较为少见,我院1985~2000年共收治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业;王梅;卢愿;李玉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破伤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破伤风发病率高的职业是农民(占64%);发病原因仍以外伤和感染占首位,而自行注射毒品引发破伤风者近来不断出现.绝大多数破伤风病人受伤后未及时做正确处理.结论:在广大农村加强破伤风防治和切断其感染途径是降低破伤风发病率的关键,一些新的感染途径如注射吸毒和医源性因素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何远学;贾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脊液鼻漏涉及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及颌面外科,常常引起严重并发症而须积极治疗.本文就脑脊液鼻漏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抗生素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梅桢峰;叶非常;王明善;刘认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人数将分别超过1500万,据上海统计平均每年增加1‰糖尿病患者,其中所增加的新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糖尿病患者还将呈上升趋势.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无法根治,只能靠平时控制血糖.所以,在社区我们把糖尿病列为防治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区开展这方面的社区服务已有2年.现将笔者在社区对糖尿病的防治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心脏骤停患者7例,其中5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抢救成功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8~45岁,均一次抢救成功,治愈出院.
作者:朱巍;郭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转入经常化20多年来,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员地位和待遇显著提高,从而激发了人们钻研业务、奋发进取的热情,调动了献身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甚至有些改行从事行政工作的医务人员又陆续回到了技术岗位.但在职务评聘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地方.现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房宁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于2000年9月15日就诊,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查BP80/50mmHg,余无异常体征.初诊为原发性低血压,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点,(黄芪注射液为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厂生产,批号991018),静滴15min(量约50mL)后患者自感全身瘙痒,耳后出现风团样皮疹,因再未用其它药物,经询问未食用特殊食物,既往也无任何药物过敏史,故考虑为黄芪注射液过敏所致.即停滴,给予肌注非那根25mg,同时DXM5mg+5%GS100mL静滴,用药10min后症状缓解,30min后皮疹消退,症状消失.遂再未用此药.
作者:史玉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年约有600万人患恶性肿瘤,死亡约85万余人.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早期发现都为数不多,特别是在各基层乡镇医院,更多的情况是发现比较迟,已失去根治的机会.目前,化疗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可在各乡镇基层医院广泛使用,而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笔者就多年实践,对化疗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提出以下对策,供医务同行参考.
作者:丁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1989~1999年烧伤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对1989年6月~1994年5月及1994年6月~1999年6月两个时期的烧伤病人,分别进行血培养和创面培养细菌检出的情况及药敏调.结果:血培养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上升至第1位;占24.2%;金黄色葡萄球菌退居第3位,其中,G+球菌占56.5%,G杆菌占30.1%.创面培养,绿脓杆菌居首,占19.4%;阴沟杆菌居第2位,占14.1%,其中G-杆菌占58.4%,G+球菌占35.3%.阴沟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粪肠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有明显上升.结论: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与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有一定关系.
作者:阳纯兵;罗新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87年Sigwart和Puel[1]首先报道了将Wallstent自扩张冠状动脉内支架用于临床的结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冠脉内支架成功地用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严重内膜撕裂及夹层所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冠脉闭塞,为PTCA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弹性回缩和降低再狭窄率,比常规PTCA省时.因此,冠脉内支架术迅即发展为一项目前在介入心脏病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现就冠脉内支架的种类、各类的特点及比较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孟猛;梅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2年8月~2000年8月,我院烧伤科共收治小儿烧伤538例.我们对该组病例的年龄、烧伤原因、面积、部位、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东;陈才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作为第三产业,医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营补偿.在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医院要增加收入,就要把好收费关;门诊收费处、住院结帐处是医院经济收入的两大窗口,它能及时反映医院的经济收入和医院文明服务程度,能体现医院实施优质服务的环境、面貌、质量、信誉,加强对这两个窗口的经济管理,有利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房梅玉;李晓英;任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了在分子水平了解c·Ha-ras基因在葡萄胎疾病中的变化,寻找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途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定恶变与非恶变组葡萄胎组织中c-Ha-ras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c-Ha-ras第12位密码子的突变率恶变组为60.0%,未恶变组为26.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绒毛组织中无1例恶变.结论:c-Ha-ras第12位密码子的突变可能与葡萄的恶变率增高有关.
作者:王芳;李英勇;杨宾烈;谭运年;陈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是小儿临床常见传染病,我国发病率较高.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痢疾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中毒性痢疾已较少见,但普通性痢疾在临床上仍然较为常见,且多为耐药菌株感染.近年来,痢疾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强,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头孢三嗪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效果满意.
作者:李爱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要做好财务工作,首先应着重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配好财务部门负责人,把那些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尽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业务和工作素质,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懂得财务工作中的各项法律和法规,在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认识自己在卫生机构内部改革和加强财务监督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努力掌握新知识,进行财会信息分析、预测,能熟练运用有关政策法规,锤炼自己机敏、快速、准确的办事能力,保证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三是优化财会人员结构.四是要树立财会人员的主人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当好领导的参谋.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王××,男性,82岁,既往心房纤颤病史2年,主因纳差、腹泻20d,神志不清1d,于2000年11月8日3:30收住院.患者缘于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3~4次/d,为不成形稀便,无呕吐,未诉头痛等,应用消炎药物后便止,但出现纳差,每日进食水较少,伴有神志模糊.1d前出现神志不清.入院时查体,T36.5℃,P104次/min,R24次/min,BP40/0mmH-g(左上肢);神志不清,双眼向左下凝视,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112次/min,房颤律.
作者:李芝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在对历年中小学生查体时发现,龋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对口腔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则呈下降趋势.为了了解我镇学龄前儿童龋齿病及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我院在2000年11月L4日~22日对全镇幼儿进行查体.组织专业人员对入托幼儿进行龋齿病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乐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