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闭合型重型颅脑伤395例治疗效果

冯书珍;黄细富;侯树勇;伍志德;白奕斌

关键词:闭合型, 颅脑伤, 颅脑损伤, 临床总结, 状态, 评分, 判定, 疗效, 标准
摘要:1997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395例急性闭合型重型颅脑损伤,本文以GCS评分≤8分为重型标准,并以出院时状态判定疗效.临床总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泰能致顽固性呃逆1例报告

    患者男,77岁,因肝门部胆管癌(Ⅳ型)EMBE术后2年,出现寒战、发热伴皮肤巩膜进行性黄染2周入院,入院次日行ERC+EST+ERBD+取石术.给予泰能等治疗6d,治疗当天患者出现呃逆,持续6d,经利他林等治疗效果欠佳,停用泰能后呃逆自止,10d后患者再次畏寒发热,体温39.2℃,皮肤巩膜黄染加重,总胆红素134.46mmol/L,直接胆红素111.69mmol/L,WBC9.2×109/L、N86.3%、L6.7%,B超示:胆

    作者:魏存才;吴凌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血管迷走性晕厥早期低血钾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S)患者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VS患者分别于发病后1h内和4、24h检测血清钾浓度(mmol/L,x±s).结果:30例VS患者的血钾浓度分别是:1h内为2.83±0.49,4h为3.42±0.36,24h为3.71±0.15.VS患者血钾浓度在发病后1h内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VS患者发病后1h内血钾浓度显著降低.临床上应关注VS患者1h内的血钾情况并及时调整电解质等以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蒋巧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对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护理

    内窥镜对治疗慢性鼻窦炎,处理鼻腔解剖变异,保留和恢复鼻腔、鼻窦功能起了很大作用,其目的是大限度的保留有活性的粘膜,经自然开口在鼻腔与鼻窦之间形成可靠的引流通道.原则上消除狭窄、清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利于恢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防止复发.但术后正确合理的鼻腔护理是提高慢性鼻窦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茹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在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区,各形成13×2cm,10.5×1.5cm,9.5×2.0cm的缺损区.根据缺损处形状、大小将大块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加工后植入缺损区并用骨钉固定.术后小腿前后石膏夹板固定14月,14月后去夹板行走,随访2年.结果:3患儿术后2周均有局部组织轻微红肿,体温一过性升高,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1~2月宿主骨同移植骨交界处有骨痂生长,3~5月宿主骨同移植骨融合,11个月内移植骨爬行替代完成.2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1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1年).结论: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是一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病灶区的彻底清除,术后排斥反应轻、骨融合快、无复发.

    作者:陈鸣;田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的不良反应屡见报道,有些反应是严重的、致命的.总的发生率约为5%~10%[1],口服为9.6%~15.0%,静脉用药为6.5%~30%[2,3,4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口服为12.2%,静脉为13.8%[5].本文分析近年来文献报道的CPFX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1 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黄韧带肥厚致腰椎椎管狭窄的CT诊断(附58例分析)

    椎管狭窄症可由骨性通道缩窄或软组织肥厚,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包括椎管中央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及椎间孔狭窄,多见于①腰椎间盘突出和髓核脱出;②骨刺后伸;③后纵韧带钙化;④黄韧带肥厚;⑤椎小关节增生肥大;⑥外伤与术后所致等.本文拟就58例资料较完整黄韧带肥厚为主导致腰椎椎管狭窄的CT表现作一分析.

    作者:陈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立止血治疗458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我科使用立止血治疗458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科1995年1月~1998年6月采用立止血治疗的458例颅脑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458例颅脑伤中,单纯脑挫裂伤出血10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13例、单纯颅内血肿137例.行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365例次.458例脑伤病人中,并发消化道出血46例、呼吸道出血35例、尿道出血23例.立止血常用方法:入院后立即静注立止血1kU,随后每日静注立止血1kU×3d.对于合并全身其他脏器出血者,立即静注立止血1kU,随后每日静注立止血1kU,视病情决定停药时间.结果:与其他临床常规止血药物相比,立止血的止血效果肯定、安全迅速、未发生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立止血是颅脑伤病人颅内出血和并发其他脏器出血的首先止血药物.

    作者:钟天安;张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好发部位,临床病区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1999年2月~2001年2月574例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常见菌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主要病区为呼吸区,消化区,肾病区,ICU及器官移植;侵犯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结论: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分布广泛,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明显增多,耐药菌株增多,部分治疗需联合用药.

    作者:谢世营;袁叙英;罗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蝉衣退热饮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82例

    笔者应用自拟蝉衣退热饮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82例,设西药对照组78例,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93.9%和78.2%,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92.3%,平均退热时间为1.83d和2.74d.统计分析表明:两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而治疗组显效率和退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均P<0.01),显示本方能明显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作者:薛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引流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确定胆囊切除术中放置引流的重要性.方法:观察27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1例24h大引流量超过300mL,4例为胆汁性,引流量1000~2000mL,1例血性液约为500mL;术后并症5.4%,其中3例切口感染均发生在原切口引流,另戳孔引流无1例切口感染;瘘道形成4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术后放置引流有备无患,另戳孔胶管引流,早期拔管,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善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对伤寒病的意义

    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在伤寒辅助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使临床医师能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地判断.如果伤寒病人在治疗恢复过程中,Eos再现,医师对予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意义.我们科对1975年~1999年期间经血培养阳性的伤寒病人约852例的Eos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河常;李济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腹部创伤性休克的紧急处理及护理

    1 临床资料1999年1月~2000年5月,我科救治腹部创伤病人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大年龄78岁,小年龄7岁,平均年龄31岁.肠破裂8例,肝破裂13例,脾破裂12例,肝脾破裂7例.临床表现主要有早期谵妄,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紫绀,脉搏增快,呼吸浅快,血压正常或稍低,脉压小,尿少.后期表情冷漠,反应迟钝,意识不清,全身皮肤紫绀,心跳快而弱,血压明显下降.严重者可测不到脉搏、血

    作者:史松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宫内节育器尾丝不见的简易取出法

    近年宫内放置T形环,母体乐等带尾丝节育器逐渐替代了金属单环、麻花环等高脱落率的宫内节育器.带尾丝节育器有放置方便不易脱落,避孕有效,取出快捷容易,对宫腔损伤小等优点.一般节育器尾丝应露出宫颈外口2cm,以利取出.但临床节育器尾丝不见、取出困难等病例亦时有所见.笔者总结了近3年所遇16例节育器尾丝不见的取出经验.

    作者:范建雄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近10年胸外伤的流行特点及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胸外伤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世纪90年代收治胸外伤1152例,统计伤因、死因比例.结果:伤因以锐器伤、坠落伤和车祸伤为主.早期死因主要为失血性休克,晚期死因主要为ARDS、MODS及合并严重颅脑伤.结论:胸外伤防治应以胸部锐器伤、车祸和坠落伤为重点,针对胸外伤常见死因和危重问题处理为策略,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明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磁性分离酶标免疫技术是80年代中期Serono(史朗洛)诊断中心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称为磁性抗体免疫技术,它采用标本抗原,酶标单克隆抗体(原),荧光素标单克隆抗体夹心法(竞争法)形成免疫复合物.磁珠联接的抗荧光素抗体与免疫复合物中的荧光素结合,经磁场分离,洗涤,加底物后测定酶促反应成色结果可计算出标本抗原含量.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危害,多波长同时检测,

    作者:杨大梅;叶妙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哺乳期母亲服氯氮革致乳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男,8个月,母乳喂养,已添加辅食,加鸡蛋、饼干等.其母因患精神分裂症服氯氮革,每次20mg,每日3次,连服20余d,服药期间一直哺乳.近1周来,患儿精神欠佳,睡眠增多,体重减轻,且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呈进行性加重,未经诊治来诊.查体:体温37℃.脉搏110/min,呼吸24次/min.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以下肢及臂部明显.

    作者:赵凤;李敦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临床实习阶段社区医士体检技能的自我验证方法

    问诊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而基本功的好坏又直接影响诊断疾病的水平,社区医士毕业后主要服务于条件较差的基层,但在校学习其间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们的体检技能存在多处薄弱环节,尤其是一些较难掌握的体检技能,而学生实习时,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大医院,辅助检查设备较好,病种多,因此应充分利用临床实习这一关键环节,来完善、充实和提高学生的体检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让学生们掌握一套自我验证体检技能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邓意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医疗纠纷引发因素与防范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渐增加,严重消耗了医院领导的大量精力,扰乱了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并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也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已成了卫生部门一个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收集到多家医院近年所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并加以综合分析,归纳出引发医疗纠纷的一些常见因素,从而提出防范意见与同行讨论.

    作者:刘秀娟;贺牧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甲减患者长期服用国产甲状腺素致T3、T4异常改变5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在基层医院比较少见,临床治疗一般惯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长期服用国产甲状腺素致患者血清中T3、T4异常改变更极为罕见.我院1995年~2000年,门诊内分泌科共收治5例,长期服用国产甲状腺素致T3、T4异常改变患者,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温彩桂;温采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庚型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临床分析

    本文报告10例庚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资料显示,庚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较高(5.4%).因此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诊断中,应列入HGV感染的可能.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生在急性庚型病毒性肝炎起病后14~21d,早期以急性肝炎症状为主,后逐渐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为突出.庚型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差.

    作者:于杰;吴诗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