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椿;肖李莉;赖朝蓬;邵兵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近几年来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逐年上升,是宫颈癌的诱发因素,对妇女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均不易根除、容易复发.本文对1998年2月~2000年7月我院门诊妇科经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患者,择100例分2组,采用局部冷冻加干扰素肌肉注射50例为治疗组,单纯局部冷冻50例为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发现观察组其疗程短、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慧华;周云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8个月,母乳喂养,已添加辅食,加鸡蛋、饼干等.其母因患精神分裂症服氯氮革,每次20mg,每日3次,连服20余d,服药期间一直哺乳.近1周来,患儿精神欠佳,睡眠增多,体重减轻,且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呈进行性加重,未经诊治来诊.查体:体温37℃.脉搏110/min,呼吸24次/min.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以下肢及臂部明显.
作者:赵凤;李敦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胸外伤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世纪90年代收治胸外伤1152例,统计伤因、死因比例.结果:伤因以锐器伤、坠落伤和车祸伤为主.早期死因主要为失血性休克,晚期死因主要为ARDS、MODS及合并严重颅脑伤.结论:胸外伤防治应以胸部锐器伤、车祸和坠落伤为重点,针对胸外伤常见死因和危重问题处理为策略,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明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磁性分离酶标免疫技术是80年代中期Serono(史朗洛)诊断中心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称为磁性抗体免疫技术,它采用标本抗原,酶标单克隆抗体(原),荧光素标单克隆抗体夹心法(竞争法)形成免疫复合物.磁珠联接的抗荧光素抗体与免疫复合物中的荧光素结合,经磁场分离,洗涤,加底物后测定酶促反应成色结果可计算出标本抗原含量.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危害,多波长同时检测,
作者:杨大梅;叶妙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8年3月~1999年10月对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采用腹部横切口患者用美国强生公司快薇乔5/0可吸收性合成缝线做连续皮内缝合102例,随机抽出同期剖宫产采用腹部纵切口患者并用同一种缝线及缝合方法者98例做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刘梅芳;董立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落枕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软组织损伤疾患,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疼痛、僵硬、板滞和颈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刺落枕穴结合手法推拿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文对产妇产后因不同原因引起的大出血进行了早期的临床观察及处理,64例大出血产妇治愈率达100%,其中,有产后因子宫收缩疲乏引起大出血的产妇46例,占总人数71.8%;因软产道裂伤未及时缝合或缝合不彻底引起大出血的有18例,占28.2%.阐述了大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及观察,认为产妇产后应严密观察,注意血压、脉搏、面色及阴道流血情况.
作者:钟巧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Ps)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根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1/3死亡病例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种类的增多,ADRs的报告率也逐年增加.所以正确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梁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概述脑静脉血栓形成为少见的缺血性卒中[1].脑静脉血栓形成可累及皮质静脉、硬脑膜窦或二者均受累,单独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病人患硬脑膜窦血栓形成有或无皮质静脉受累.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一侧或双侧大脑内静脉合并Galen静脉血栓形成.此病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作者:刘克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措施.方法:对重度妊高征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者62例围手术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资料显示重度妊高征患者易合并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和急性左心衰.术中容易出现产后出血、低血压.术后可出现产后子痫、急性左心衰及继发性感染.结论:只要正确系统地做好术前治疗,术中加强监护,提高手术技巧,术后重视生命体征监护,继予解痉、降压、促进子宫收缩等必要的对症治疗,重度妊高征患者是可以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
作者:林向容;梁劲荃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普遍认为肋骨骨折易漏诊,笔者研究了30例漏诊病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明利;丛德宽;张旭东;熊武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发病率较高.笔者运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较少见,约占一般肿瘤总数的0.1%~0.2%.我院1984~2000年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枝;刘静;史丽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内容广泛而复杂,刚接触到这门课的学生都会觉得它难学.面对微生物世界里各种各样用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的微生物以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系等理论感到朦胧抽象,枯燥乏味,学过的知识难以记忆,
作者:章真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THP为主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①THA组(治疗组)33例,THP20mg/d+HHT4mg/d+Ara-c200mg/d,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4~21d.②HA组(对照组)31例,HHT和Ara-c剂量、用法及疗程时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23/31),P<0.05.结论:THP为主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满意.
作者:陈荣伴;李小胡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芬太尼加氟哌利多超前镇痛的可行性.方法:40例剖宫产随机分成2组,各20例.Ⅰ组: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1.25mg切皮前注入硬膜外腔;Ⅱ组: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1.25mg胎儿取出时注入硬膜外腔.术后应用PCEA泵,记录首次按压时间,第6、12和24h的按压次数,肛门排气时间,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按压时间,24h内各时段的按压次数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硬膜外注射芬太尼0.05mg加氟哌利多1.25mg无超前镇痛作用.
作者:孟凡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在伤寒辅助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使临床医师能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地判断.如果伤寒病人在治疗恢复过程中,Eos再现,医师对予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意义.我们科对1975年~1999年期间经血培养阳性的伤寒病人约852例的Eos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河常;李济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因各期治疗原则截然不同,且各期也有交叉重叠,因此,各期移行阶段治疗矛盾、棘手,并发症严重等而成为EHF早期护理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早期护理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进行预见性护理,即认真收集病人资料,特别是病人既往史的情况,可使患者入院早期即可突出监护重点,密切观察EHF各期变化特征及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张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临床使用中常需把环丙沙星(乳酸盐简称Ⅰ,盐酸盐简称Ⅱ)与其它药物混合静滴给药.但在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新药的信息往往不够新,不够全.为便于临床用药参考,本文收集近年来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张振伟;李智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儿童尺桡骨下1/4段骨折,临床上颇为多见,且多为完全性移位,手法整复较为困难,一些患者因多次整复后仍不能奏效,不得已接受手术治疗.作者自1998年~2000年来用旋前折顶法及旋前端提法整复,小夹板固定该类型骨折4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宾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