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真真
1 黄芩、黄连、黄柏药效的相同点黄芩、黄连、黄柏同为苦寒泻火燥湿要药,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主要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之证,如烦热、胸痞、口苦、泻痢、黄疸、湿疹、小便短赤、热淋涩痛、湿热关节肿痛,以及痛肿疮毒等证.三者除清热燥湿外,还具有泻火解毒作用,因此,三者亦为常用的泻火解毒药.临床应用时可相互配用,以加强疗效.如治热毒赤痢可将黄莲、黄柏同用;治挟热下痢,可将黄芩、黄连同用;治表里三焦热盛及火热亢盛之证,均可三黄同用,互为佐使,以加强泻火燥湿的作用.
作者:刘丽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呈上升趋势,内固定治疗已经成为一种主要治疗手段,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经济负担,克服单纯保守治疗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不少缺点,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某些并发症,如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老年性痴呆等.现将近几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作如下介绍.
作者:覃忠象;莫宗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以右下腹痛1个月,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恶心,未吐,无腹泻,无咽痛,发热,测体温38℃.查体:体温38℃,血压16.0/9.7kPa,面色暗黄,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5次/min,胸片是肺结核及右上肺不张,血常规示白细胞12.0×109/L,中性90%,尿常规正常,既往半年前,患者自觉乏力,盗汗,未经诊治.目前诊断: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②肺结核.
作者:孟强;范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998年89例乳腺癌的治疗情况,工期7例,Ⅱ期44例,Ⅲ期32例,Ⅳ期6例,各期5年生存率为75%、60.9%、28.6%、0.按病理组织分类;非浸润型4例,浸润型非特殊型72例,浸润型特殊型13例,各类5年生存率为66.6%、46.8%、20%.根治术43例,改良根治术26例,单纯乳腺切除20例.手术+化疗26例,手术+放疗25例,手术+化疗+放疗38例.手术+化疗+放疗的平均生存率为63.7%,较其他组高(P<0.05)术后放、化疗同时进行者3年生存率较术后先放疗者高63.7%,较其他组高(P<0.05),术后放、化疗同时进行者3年生存率较术后先放疗者高(74.2%,56.8%).因此可以认为:综合治疗是乳腺癌佳治疗方案;化、放疗同时进行或化疗较早应用,能提高生存率,可减少远处转移率,对病期较晚者尤为如此.
作者:贾筠;成奇峰;黄荣和;黄石川;王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术前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应激调查,并针对调查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评估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与60例未实施心理干预的病人对照研究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调查显示择期手术病人术前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及精神病性等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明显升高,而人际关系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明显降低;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疑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经过心理干预的患者入手术室前后的生命体征更趋平稳.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术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水平,可使病人处于佳心理状态来完成手术,表明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认知治疗与支持治疗)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作者:肖国椿;肖李莉;赖朝蓬;邵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外伤是牙冠折的主要原因,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也可发生牙冠折.其中18%~20%发生冠折常伴有牙髓暴露.多数是新近萌出或早期的恒牙.笔者5年来积累了25例活髓切断术伴复杂冠折行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的病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智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发病率较高.笔者运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支气管炎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支气管粘膜病变,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体弱或虚胖儿常反复发作,且病程长,肺部罗音较难吸收.本人曾对急性支气管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采用心痛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香;刘川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胸外伤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世纪90年代收治胸外伤1152例,统计伤因、死因比例.结果:伤因以锐器伤、坠落伤和车祸伤为主.早期死因主要为失血性休克,晚期死因主要为ARDS、MODS及合并严重颅脑伤.结论:胸外伤防治应以胸部锐器伤、车祸和坠落伤为重点,针对胸外伤常见死因和危重问题处理为策略,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明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很多,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处理.笔者将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集的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明;唐黎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THP为主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①THA组(治疗组)33例,THP20mg/d+HHT4mg/d+Ara-c200mg/d,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4~21d.②HA组(对照组)31例,HHT和Ara-c剂量、用法及疗程时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23/31),P<0.05.结论:THP为主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满意.
作者:陈荣伴;李小胡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抢救和治疗病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观念的改变,新的护理模式不断出现,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要求尤为严格,故有必要重新认识静脉输液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输液质量.
作者:蒋玉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磁性分离酶标免疫技术是80年代中期Serono(史朗洛)诊断中心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称为磁性抗体免疫技术,它采用标本抗原,酶标单克隆抗体(原),荧光素标单克隆抗体夹心法(竞争法)形成免疫复合物.磁珠联接的抗荧光素抗体与免疫复合物中的荧光素结合,经磁场分离,洗涤,加底物后测定酶促反应成色结果可计算出标本抗原含量.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危害,多波长同时检测,
作者:杨大梅;叶妙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折裂牙主要与咬创伤、牙齿本身组织结构的缺陷有关,同时也与牙体严重缺损时充填治疗范围的扩大,而且在充填中忽视抗力,充填后不重视调有关.目前临床上对纵折牙的治疗主要靠金属全冠修复.笔者采用一种新方法保存折裂牙.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由于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形成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使心室血流受阻,搏出量下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院采用化学消融术治疗1例严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发性小脑出血为脑实质常见的出血病之一,小脑出血临床症状轻,体征不典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而少量小脑出血难度更大,较易漏诊误诊.现将我们近4年来收治15例少量小脑出血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胡瑞英;陈润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因各期治疗原则截然不同,且各期也有交叉重叠,因此,各期移行阶段治疗矛盾、棘手,并发症严重等而成为EHF早期护理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早期护理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进行预见性护理,即认真收集病人资料,特别是病人既往史的情况,可使患者入院早期即可突出监护重点,密切观察EHF各期变化特征及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张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2~1999年笔者应用骨穿针取出末节指骨内缝纫针异物1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邱建康;刘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当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呈持续上升趋势,必须引起教育界、学生家长、卫生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解我地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笔者于1999年10月对本地初级中学、中心小学的学生进行视力监测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柏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完善,有些病人在医院经过系统治疗后,原发病已稳定,无继续住院治疗的必要,可在社区医生和护士指导下在家庭环境内进行营养支持疗法,使病人能减轻经济负担,延长生命,增加自由活动时间,与家人共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娅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