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量小脑出血15例临床分析

胡瑞英;陈润青

关键词:小脑出血, 诊断比较, 漏诊误诊, 临床症状, 自发性, 脑实质, 出血病, 不典型
摘要:自发性小脑出血为脑实质常见的出血病之一,小脑出血临床症状轻,体征不典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而少量小脑出血难度更大,较易漏诊误诊.现将我们近4年来收治15例少量小脑出血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旋前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4段骨折

    儿童尺桡骨下1/4段骨折,临床上颇为多见,且多为完全性移位,手法整复较为困难,一些患者因多次整复后仍不能奏效,不得已接受手术治疗.作者自1998年~2000年来用旋前折顶法及旋前端提法整复,小夹板固定该类型骨折4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置管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

    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11月间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置换脑脊液的方法治疗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娟;姜刚书;崔银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CPAP氧疗的护理体会

    我院儿科自1994年至今,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简称CPAP),辅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重症肺炎、肺水肿、肺出血、呼吸窒迫综合征等各种疾病所致严缺氧,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瑞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利福平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患者,王××,女,40岁.于1999年12月28日来我所就诊,诊断为Ⅲ型肺结核进展期.查体:体温36.5℃,脉博70次/,血压16.2/9.6kPa,心率整齐,未闻及病理杂音,

    作者:马荣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体会

    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很多,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处理.笔者将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集的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明;唐黎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的不良反应屡见报道,有些反应是严重的、致命的.总的发生率约为5%~10%[1],口服为9.6%~15.0%,静脉用药为6.5%~30%[2,3,4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口服为12.2%,静脉为13.8%[5].本文分析近年来文献报道的CPFX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1 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急性性传播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附86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性传播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特点.方法:对86例急性性传播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进行病原体检测,尿流率测定和性生活状况调查.结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3%(32/86),其中以葡萄菌为主占62.5%(20/32),前列腺液霉菌检查5例阳性,前列腺液PCR检测衣原体阳性15例,支原体阳性11例,淋球菌阳性15例,尿流率检测发现11例病人大尿流率偏低(9.0~14.2mL/s).对14例病原体检查阴性患者进行性生活状况检查,发现8例患者放弃性生活或性生活频度减少(≤1次/月).结论:前列腺液检查,对指导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应注意患者尿流动力学改变和性病后的心理治疗.

    作者:郑汝强;路继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对静脉输液的再认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抢救和治疗病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观念的改变,新的护理模式不断出现,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要求尤为严格,故有必要重新认识静脉输液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输液质量.

    作者:蒋玉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肋骨骨折X线漏诊病例分析

    普遍认为肋骨骨折易漏诊,笔者研究了30例漏诊病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明利;丛德宽;张旭东;熊武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人脑梗死范围与早期白细胞数血糖值及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了解老年人脑梗死范围与早期白细胞数、血糖值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16例老人脑梗死进行观察其血糖和白细胞计数.结果:多叶脑梗死者的白细胞数与病死率均高于局限脑梗死患者,局限性脑梗死中高血糖组与非高血糖组病死率相比P=0.078,差异显著,多叶脑梗死中高血糖组与非高血糖组病死率相比,P=0.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观察老年人脑梗死发病早期血白细胞数及血糖值的升高对判断梗死范围及估计病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桂青;高富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在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区,各形成13×2cm,10.5×1.5cm,9.5×2.0cm的缺损区.根据缺损处形状、大小将大块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加工后植入缺损区并用骨钉固定.术后小腿前后石膏夹板固定14月,14月后去夹板行走,随访2年.结果:3患儿术后2周均有局部组织轻微红肿,体温一过性升高,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1~2月宿主骨同移植骨交界处有骨痂生长,3~5月宿主骨同移植骨融合,11个月内移植骨爬行替代完成.2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1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1年).结论: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是一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病灶区的彻底清除,术后排斥反应轻、骨融合快、无复发.

    作者:陈鸣;田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护理难点及护理对策

    流行性出血热(EHF)因各期治疗原则截然不同,且各期也有交叉重叠,因此,各期移行阶段治疗矛盾、棘手,并发症严重等而成为EHF早期护理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早期护理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进行预见性护理,即认真收集病人资料,特别是病人既往史的情况,可使患者入院早期即可突出监护重点,密切观察EHF各期变化特征及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张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吡喃阿霉素为主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THP为主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①THA组(治疗组)33例,THP20mg/d+HHT4mg/d+Ara-c200mg/d,静脉滴注,7d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4~21d.②HA组(对照组)31例,HHT和Ara-c剂量、用法及疗程时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23/31),P<0.05.结论:THP为主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满意.

    作者:陈荣伴;李小胡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性别差异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死亡的性别差异.方法:对328例(其中男190例,女138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并发症、血脂、血清酶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死亡率高(17.3%υs6.8%,P<0.05),女性病例年龄高(69.10±10.00vs 57.94±11.91,P<0.001),高血压史多(47.82%.vs34.21%,P<0.05),血脂水平高(5.73±1.38vs5.27±1.16mmol/L,P<0.001),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高(786.34±138.52 vs648.32±113.8IU/mL,P<0.01)和非Q性心梗多(21.74%υs12.63% P<0.05),单变量死亡因素分析,高龄(年龄≥65岁),非Q性心梗,CPK峰值、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为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女性高死亡率与性别本身无关,而与年龄和梗塞范围有关.

    作者:李振华;丁洪新;王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庚型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临床分析

    本文报告10例庚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资料显示,庚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较高(5.4%).因此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诊断中,应列入HGV感染的可能.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生在急性庚型病毒性肝炎起病后14~21d,早期以急性肝炎症状为主,后逐渐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为突出.庚型肝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差.

    作者:于杰;吴诗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对伤寒病的意义

    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在伤寒辅助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使临床医师能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地判断.如果伤寒病人在治疗恢复过程中,Eos再现,医师对予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意义.我们科对1975年~1999年期间经血培养阳性的伤寒病人约852例的Eos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河常;李济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护士长业务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护理查房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活动,它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多级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护士长业务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田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人QT离散度及其临床观察

    目的:为探讨QT离散度(QTd)在正常人及高血压病患者的意义.方法:观察120例正常人和81例高血压病人的QTd及相关指标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正常人的QTd(39.94±12.13毫秒)小于高血压病组(44.05±16.66毫秒),结论:QTd是一项准确、无创评价心室复极状态的指标.高血压病病人的Q刊的增大与心室负荷过重有关.

    作者:郝哲;籍振国;闫国鹏;刘红彬;刘志红;贺彩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腹部横切口用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术102例分析

    1998年3月~1999年10月对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采用腹部横切口患者用美国强生公司快薇乔5/0可吸收性合成缝线做连续皮内缝合102例,随机抽出同期剖宫产采用腹部纵切口患者并用同一种缝线及缝合方法者98例做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刘梅芳;董立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医疗纠纷引发因素与防范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渐增加,严重消耗了医院领导的大量精力,扰乱了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并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也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已成了卫生部门一个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收集到多家医院近年所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并加以综合分析,归纳出引发医疗纠纷的一些常见因素,从而提出防范意见与同行讨论.

    作者:刘秀娟;贺牧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