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化氢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荣媛;金红芳;唐朝枢;杜军保

关键词:硫化氢, 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 平滑肌细胞, 主动脉
摘要: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三磷酸腺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内向整流性钾通道亚基(Kir6.1)和磺脲类受体亚基(SUR2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贴块法原代培养ASMC,实验用4、5代细胞,分为H2S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同步化24 h 后,在H2S实验组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5、10-4及10-3 mol/L的H2S供体硫氢化钠,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9 g/L盐水,H2S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继续处理24 h.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ASMC及纯度,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KATP的SUR2B亚基和Kir6.1亚基在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KATP 24 h后Kir6.1亚基和SUR2B亚基mRNA表达水平.结果镜下可见ASMC 呈典型峰谷状生长,经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对培养的第4代ASMC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97%以上的细胞为阳性.应用SUR2B和Kir6.1纯化多克隆抗体对ASMC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SUR2B亚基和Kir6.1亚基分别在ASMC胞膜和胞质有阳性表达,而胞核无阳性表达;H2S实验组KATP SUR2B mRNA和Kir6.1 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KATP SUR2B mRNA和Kir6.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2S能对KATP通道基因水平进行调节,H2S供体能使大鼠ASMC KATP通道SUR2B亚基和Kir6.1亚基mRNA表达上调,并在10-5~10-3mol/L呈质量浓度依赖性.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脐带干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材料

    目前临床上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仍缺乏理想的血管替代物.血管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来制备血管替代物的科学.干细胞技术的成熟加速了心血管组织工程的发展.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有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脐血中富含EPCs,提示脐血EPCs是潜在的非常理想的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来源.

    作者:贾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不明原因胸闷和(或)胸痛与直立倾斜试验的关系

    目的 探讨儿童不明原因胸闷和(或)胸痛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7月在本院儿科晕厥专科门诊就诊的以不明原因胸闷和(或)胸痛为主要症状的儿童25例为研究组.男19例,女6例;年龄6~13(9.98±2.18)岁.同期在晕厥专科就诊的以不明原因头晕为主要症状的64例儿童为对照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6~13(10.28±2.28)岁.二组儿童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脑电图、头颅CT或MRI、血液生化等一系列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肺及胸壁、脑等疾病.二组均行HUTT检查,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阴性者,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中11例HUTT阳性,其中3例为混合型,8例为血管抑制型;对照组中35例HUTT阳性,其中3例为混合型,32例为血管抑制型.HUTT阳性率研究组为44%,对照组为55%,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HUTT反应类型构成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不明原因胸闷和(或)胸痛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对不明原因胸闷和(或)胸痛而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儿童,及时行HUT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作者:Praveen Kumar;胡春艳;王成;刘晓燕;吴礼嘉;李茗香;曹闽京;林萍;崔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新生儿肠套叠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 6例新生儿肠套叠患儿中男2例,女4例;年龄1~6 d,平均3.5 d;体质量1 300~3 800 g,平均2 480 g.其中体质量<2 500 g 2例(男、女各1例),早产儿2例,孕期分别为30周和28周.临床表现:便血4例,腹胀、胆汁性呕吐各3例,呼吸窘迫、腹部包块各2例.X线表现:游离气体3例,扩张的小肠袢2例,肠壁囊样积气1例.术前4例误诊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B超诊断为肠套叠,1例空气灌肠诊断为肠套叠,但引起了肠穿孔.合并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各2例,肺发育不良1例.6例患儿均行剖腹探查术,4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行肠造瘘术.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予肠造瘘术,死于败血症;1例重度营养不良,死于多脏器衰竭.4例随访2 a恢复良好.结论新儿肠套叠较难诊断,常被误诊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死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鸿坚;姜先敏;张晋绥;王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移植治疗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PA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骨髓,经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MMSCs,移植前采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料标记.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n=30):MMSCs移植组(M组),单纯PAH组 (H组)和正常对照组 (N组).M组采用野百合碱(50 mg/kg) 注射复制PAH模型成功后21 d经舌下静脉移植5×109 L-1的MMSCs细胞悬液1 mL;H组复制PAH模型后21 d移植1 mL低糖伊格尔培养基(L DMEM)细胞培养液;N组注射9 g/L盐水(6 mL/kg).饲养28 d,观察各组动物动脉血气指标、右室收缩压(RVSP)、右心指数及肺小动脉血管的变化.结果 H组大鼠注射野百合碱21 d后RVSP、右心指数、管壁中膜厚度(MT)显著增高,但管腔面积(VA)与血管总面积(TAA)比值(VA%)及动脉血pH值、pa(O2)、 HCO3-均显著下降;M组移植MMSCs 28 d后与H组比较,RVSP显著降低[(32.20±2.32) mmHg vs (48.30±1.56) mmHg P<0.05],右心指数下降[(38.80±3.24)% vs (45.10±3.43)% P<0.05],M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H值、pa(O2)、 HCO3-值接近N组.荧光显微镜观察到M组荧光标记的MMSCs在肺内定植,且分化成大量的侧支循环,肺动脉重构得到有效逆转.结论 MMSCs移植可有效减轻甚至逆转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PAH进程,明显改善其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何志旭;汪浩文;尚峰;严虎;杨燕;崔冬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的修改补充意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现有的Beth Israel标准、Duke标准及我国的试行标准各有利弊.有必要确定我国小儿IE的诊断标准,提高其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临床诊断IE应在诊断标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以提高阳性诊断率.

    作者:韩秀珍;李化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法洛四联症并畸形619例

    目的 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TOF)并畸形的特征,为设计外科手术方案、预测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1999年1月-2004年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TOF 619例.男389例,女230例;年龄1个月~16岁.均行心导管及左、右心室造影检查,616例行逆行升主动肺造影,82例行降主动脉造影.记录其并畸形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9例TOF患儿中385例(62.2%)并有其他畸形,其中主动脉畸形112例(18.1%),肺动脉畸形94例(15.2%),房间隔缺损91例(14.7%),动脉导管未闭87例(14.1%),体肺侧支血管形成75例(12.1%),左上腔残存49例(7.9%),冠状动脉畸形23例(3.7%),迷走左锁骨下动脉14例(2.3%),多发室间隔缺损9例(1.45%),三尖瓣返流7例(1.1%),完全性房室通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各3例(各占0.48%),右室流出道狭窄、左室发育不良各2例(各占0.32%),三尖瓣狭窄、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右位心各1例(各占0.16%).结论 TOF并畸形不少见,肺动脉狭窄、体肺侧支血管形成、冠状动脉畸形、多发性室间隔缺损等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因此对TOF患儿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十分必要.

    作者:白淑霞;李筠;黄美蓉;高伟;余志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脏神经嵴细胞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

    神经嵴细胞作为一种可分化为多种外胚层细胞的干细胞群,在心脏流出道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心脏神经嵴细胞缺陷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许多基因参与其中,并终导致以心脏流出道畸形为特征的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黄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W462X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 r)基因突变,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探讨FH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对1名15岁男性FH患儿进行心电图、血脂、心脏及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而采用降落式PCR方法扩增LDL 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患儿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为 0.23 cm,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中度返流.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降低为1.57.进一步的基因分析显示,患儿第10外显子存在一纯合突变,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第10外显子发生trp462→stop即纯合无义突变,其胞妹及父亲该外显子相同位点分别存在纯合及杂合突变.该突变可导致终止密码子在第462位提前出现(W462X),为致病性突变.体外实验证实,W462突变可显著降低LDL r对LDL的结合和内吞能力.结论 在临床确诊的汉族FH患者中检测到LDL r基因致病性突变第10外显子W462X,该突变使得终止密码子在第462位提前出现,从而不能表达正常的LDL r,并导致患者胆固醇的代谢障碍及严重的临床表型.W462X突变可能是我国汉族FH患者的突变热点.

    作者:刘舒;王绿娅;蔺洁;勇强;杨娅;吴邦骏;潘晓冬;杜兰平;秦彦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内皮细胞、脂质、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炎性反应.作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及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发现该病逐渐低龄化,有越来越多的儿童病例.现从不同层面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期望临床和科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薇;杜军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PAH)是临床较为常见且治疗困难的肺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导致的肺动脉血管重塑.传统治疗措施包括血管扩张剂疗法、抗凝剂及正在研究的一些抗增殖、促凋亡药物等疗效均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肺血管重塑的问题.而目前正在兴起的干细胞治疗技术有可能在PAH治疗中获得独特疗效,通过移植干细胞在肺内分化形成新生血管网替代病变肺动脉血管将可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现就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何志旭;周同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婴儿痉挛症60例临床和视频脑电图特点

    目的 通过视频脑电图(VEEG)观察婴儿痉挛症发作时和发作间期的脑电图特点,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住院婴儿痉挛症患儿60例.男43例,女17例;发病年龄1~12个月.应用1161B型视频脑电监视系统对60例婴儿痉挛症行VEEG长时间监测,VEEG分析包括背景节律,是否对称,快波暴发、高幅慢波和去同步化,发作形式等.结果 60例患儿中,电视录像记录到263次痉挛发作,EEG共记录到318次发作波(105成串发作,98次孤立发作,115次其他形式发作),伴局限性发作者均为继发性婴儿痉挛,清醒时痉挛发作36例,睡眠期发作24例.曲屈型42例(72%),伸展型7例(12%),混合型11例(16%);35例(58%)为对称发作,大多为隐源性,也可见症状性;不对称发作25例(21%).药物治疗不能明显减少局限性发作.结论 VEEG对婴儿痉挛症发作类型和发作形式的确定及其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判断预后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金瑞峰;王纪文;高在芬;田广燕;于振华;孙若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肌缺血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有待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验证,但学者们在干细胞的纯化鉴定、细胞移植路径及移植时机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将逐步为细胞移植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扫清障碍,使细胞移植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杜忠东;段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聚氰胺奶粉喂养患儿泌尿系结石163例的超声表现

    目的 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患儿(三聚氰胺结石组)163例[年龄(19.4±10.9)个月]的泌尿系结石超声影像学特点,并选取无三聚氰胺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20例[年龄(16.7±9.9)个月]为非三聚氰胺结石组,比较2组结石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三聚氰胺结石组中肾结石65 例, 超声表现为非典型的结石声像图,呈集合系统内的团状强回声或细小光点,碎渣样或泥沙样聚积,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后方无声影或有浅淡声影;输尿管结石48 例,超声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声影暗淡,光点以上多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呈长条状无回声带,两侧为平行的强回声光带;膀胱结石8 例,超声表现为膀胱液性暗区内的1个或多个不规则强光团或光斑,形态不一,多无明显旁瓣伪像,后方伴弱而宽的带状声影.三聚氰胺结石组与非三聚氰胺结石组比较,结石形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部位和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聚氰胺结石组块状结石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三聚氰胺结石组,而泥沙样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a<0.05).结论 三聚氰胺结石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超声可作为诊断三聚氰胺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文建国;胡金华;娄安锋;王焱;常建民;秦石成;张瑞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利钠肽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研究发现,脑利钠肽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可反映心功能的状态,脑利钠肽测定有助于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等.

    作者:李定坤;徐家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心肌病是一组以机械和(或)电生理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不同病因的心肌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现就儿童较常见的几种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宪一;王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腺苷外周持续给药拮抗大鼠低氧性右心肥厚及肺动脉高压

    目的 探讨腺苷通过外周途径持续给药能否拮抗大鼠慢性缺氧引起的右心肥厚和肺动脉高压(PAH)及其间的量效关系.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组(n=6)、缺氧腺苷治疗组[n=18,按剂量分为3组,分别为50、100、150 μg/(kg·min),即缺氧腺苷治疗A、B、C组]、对照组(n=6)、腺苷治疗对照组[n=18,按剂量分3组,分别为50、100、150 μg/(kg·min),即正常腺苷治疗A、B、C组].于实验的第21天,测定每只大鼠的右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右心室/(左心室加室间隔)[RV/(LV+S)]、右心室/体质量(RV/BW)的比值.进一步行右心室及右下肺叶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SAS 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缺氧组RVSP、mPAP、RV/(LV+S)及RV/B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1),而缺氧腺苷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缺氧组(Pa<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腺苷剂量为150 μg/(kg·min)时的抗肥厚效果好.腺苷剂量为50 μg/(kg·min)时能降低正常大鼠的RVSP及mPAP (Pa<0.05).结论 腺苷通过外周途径持续给药能拮抗大鼠缺氧引起的右心肥厚和PAH,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方兴;黄秀兰;陶梦婕;谭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硫化氢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三磷酸腺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内向整流性钾通道亚基(Kir6.1)和磺脲类受体亚基(SUR2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贴块法原代培养ASMC,实验用4、5代细胞,分为H2S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同步化24 h 后,在H2S实验组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5、10-4及10-3 mol/L的H2S供体硫氢化钠,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9 g/L盐水,H2S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继续处理24 h.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ASMC及纯度,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鉴定KATP的SUR2B亚基和Kir6.1亚基在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KATP 24 h后Kir6.1亚基和SUR2B亚基mRNA表达水平.结果镜下可见ASMC 呈典型峰谷状生长,经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对培养的第4代ASMC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97%以上的细胞为阳性.应用SUR2B和Kir6.1纯化多克隆抗体对ASMC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SUR2B亚基和Kir6.1亚基分别在ASMC胞膜和胞质有阳性表达,而胞核无阳性表达;H2S实验组KATP SUR2B mRNA和Kir6.1 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KATP SUR2B mRNA和Kir6.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2S能对KATP通道基因水平进行调节,H2S供体能使大鼠ASMC KATP通道SUR2B亚基和Kir6.1亚基mRNA表达上调,并在10-5~10-3mol/L呈质量浓度依赖性.

    作者:张荣媛;金红芳;唐朝枢;杜军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36例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并乳糜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月于本院行先心病手术后出现的乳糜胸病例36例.年龄6 d~4岁;体质量3.5~17.0 kg.分别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18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5例,右心室双出口术后、单心室类复杂先心病行Fontan手术后各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缩窄术后各2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1例.乳糜胸发生在右侧32例,左侧3例,双侧1例.诊断时间为术后1~10 d,平均6 d.结果经保守治疗后34例(94.44%)痊愈,仅2例保守治疗无效,予手术结扎乳糜管分支后痊愈.饮食控制开始前胸腔引流量22~60 mL/(kg·d),平均40.82 mL/(kg·d),饮食控制如有效,胸腔引流量即开始逐步减少.胸腔闭式引流时间7~42 d,平均15 d.所有病例无院内死亡,2例患儿有脓毒症.随访2周~7 a,1例新生儿出院后因其他病因放弃治疗.余患儿随访无乳糜胸复发,22例继续低脂饮食中.结论 应警惕先心病手术后乳糜胸的发生,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治疗上应首选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无效则需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宓亚平;贾兵;李炘;叶明;陈张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04年5月-2006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介入治疗的CHD患儿962例,均根据其临床表现,并经X线、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符合介入治疗指征,介入治疗后发生股动脉血栓6例,男4例,女2例,均予溶栓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62例患儿中6例术后发生股动脉血栓(发生率为0.63%),均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其中3例早期静脉溶栓成功,2例早期静脉溶栓未成功者随即予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成功.该5例患儿出院1个月复查均无异常.另1例早期静脉溶栓未成功者继续予静脉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1周,复查其超声发现代偿性侧支循环建立,直径为对侧股深动脉内径的20%,出院1、6、12个月复查其超声,右侧代偿的侧支血管直径分别为对侧股深动脉内径的40%、70%和80%,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温恢复正常.6例均未发生肢体坏死.结论 早期静脉溶栓及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小儿CHD介入术后股动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积极做好围术期处理,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其股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王军;解启莲;高磊;吕瑛;孙丽颖;周谨;张密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利钠肽、内皮素-1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内皮素-1(ET-1)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本院诊治的心脏病患儿41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共4个亚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心力衰竭患儿治疗前后血浆BNP、ET-1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各组血浆BNP、ET-1水平与LVEDVI及LVEF的关系.同时,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其血浆BNP、ET-1水平.结果 1.心力衰竭组血浆BNP、ET-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血浆BNP、ET-1水平逐渐增高.2.心力衰竭组血浆BNP、ET-1水平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70,0.61 Pa<0.01),与LVEDVI亦呈正相关(r=0.70,0.58 Pa<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2,-0.60 Pa<0.01).其中以BNP的相关性好.以血浆BNP水平≥65 ng/L,LVEF<45%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为97.06%,特异度为100%.3.心力衰竭患儿心功能好转后血浆BNP、ET-1水平及LVEDVI均显著下降(Pa<0.05),LVEF显著增高(P<0.01).4.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儿血浆BNP、ET-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浆ET-1水平与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而血浆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联合检测血浆BNP水平及LVEF对心功能的评估更敏感、更精确.

    作者:赵建美;徐美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