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节性脂膜炎13例

郑宝燕;沈平;唐书生;王红利

关键词:发热性, 脂膜炎, 结节性,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与转归. 结果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皮下结节.系统型患儿可并消化、呼吸、循环、肾脏等系统损害.结论结节性脂膜炎早期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系统型易并脏器损害,多脏器损害患儿预后较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8例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48例均经口气管内插管,起初采用间歇正压+呼气末正压(IPPV+PEEP)方式通气,根据原发病情况、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方式.过渡到间歇指令通气(IMV),当吸氧浓度(FiO2)<0.4 ,呼吸频率(RR)<10次/min,血气结果正常,一般情况较好,自主呼吸有力时,则可撤机拔管.结果治愈20例(41.67%),死亡18例(37.5%),自动放弃10例(20.8%).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平;唐迎春;孙世志;温以良;张勇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住院新生儿1783例进行血糖监测.所有患儿监测至2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发生糖代谢紊乱295例,其中低血糖症176例,高血糖症52例,二者兼有67例.血糖异常与胎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出生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小于胎龄儿(SGA)易发生糖代谢紊乱;轻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低血糖症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高血糖症居多(P<0.01);血糖恢复时间与窒息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糖异常与感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9);糖尿病母亲婴儿易患低血糖症.结论对高危儿应尽早进行血糖监测,对血糖异常者及时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

    作者:刘艳;常立文;罗小平;刘皖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母乳性黄疸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其早期干预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BMJ)患儿肾功能变化及早期干预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50例BMJ患儿入院后12 h 内血清胆红素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MG、清蛋白(Alb)、IgG及出院前尿β2-MG、α1-MG、Alb、IgG,与20例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对照组)对比.结果 BMJ患儿随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尿微量蛋白有升高趋势,血清胆红素205.2~256.5 μmol/L时尿β2-M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胆红素>256.6~342.0 μmol/L,β2-MG、α1-MG显著升高(P均<0.01),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前尿β2-MG、α1-MG、Alb恢复正常.结论 BMJ可引起暂时肾功能损害,予早期干预治疗后肾功能很快恢复正常.

    作者:杨军霞;王守芳;刘成军;郝长宏;陈维珍;庄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体格发育的关系

    目的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对筛选出来的单纯性肥胖及体质量正常儿童各41例血清瘦素、空腹胰岛素、甲状腺素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骨龄评定和体格测量.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胰岛素、FT3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身高无显著差异;肥胖组坐高、足长、骨龄、血压等指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儿童.结论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FT3水平较高,瘦素可能对胰岛素、甲状腺素的分泌有正向调节作用;肥胖儿童体格发育较对照组早、快;可能与其血胰岛素及FT3水平较高有直接关系,而与瘦素水平较高可能是间接关系.

    作者:张德甫;胡巧云;陈姜;郗园林;耿敏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脑干脑炎

    小儿脑干脑炎较少见,现认为与Miller-Fisher综合征同属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病理机制系脑干部位不同病原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临床以颅神经与锥体束、感觉传导束的交叉综合征为基本特点.本文结合部分文献对该病作一综述,以期对诊断及治疗有所认识.

    作者:王永清;孟平;胡国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用国产r-hGH对GHD 15例患儿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INS)释放试验(IRT).分别于0、30 min,1、2 h采静脉血行血浆葡萄糖(PG)及胰岛素(INS)测定.结果治疗前患儿糖耐量均正常,治疗3个月后OGTT空腹PG无明显增加,但PG 30 min(P<0.01)、1 h(P<0.05)、2 h(P<0.05)、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lu)(P<0.01)均明显增加;虽葡萄糖耐量曲线上移,但均未出现糖耐量损伤(IGT)或糖尿病(DM).IRT空腹INS(P<0.05)、30 min(P<0.05)、1 h(P<0.01)、2 h(P<0.01)、INS曲线下面积(AUCins)(P<0.01)均显著增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明显上升(P<0.05).结论 GHD患儿r-hGH替代治疗3个月后INS敏感性下降,糖耐量降低,提示应用r-hGH替代治疗患儿应监测PG、INS水平.

    作者:梁进涛;李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存活儿生命质量的随访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救治存活的危重新生儿2~3岁时的生命质量.方法对积极抢救存活的6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各30例,并与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干预组予干预训练,并由专人对小儿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测定,2~3岁时对小儿进行心理卫生、行为、气质及家庭情况调查.结果干预组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5,<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干预组心理卫生及行为问题较干预组均明显增多(P均<0.05).结论经积极抢救存活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建丽;王鸿娟;文秋生;王多德;徐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狼疮抗凝集物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310例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249例狼疮抗凝集物(LAC)和抗心磷脂抗体亚型(aCL-IgG、IgM、IgA)的测定,研究其与SLE临床表现的关系及LAC在ITP转归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脑磷脂-白陶土法(KCCT)及校正试验检测患儿血浆LA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儿血清aCL-IgG、IgM、IgA.结果 SLE组中,66.1%显示体内存在高含量LAC,其中45.9%并狼疮肾炎;46.8% aCL抗体升高,其中90.2%为IgG和(或)IgM,分别有46.9%和11.7%是狼疮并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病变.ITP组105例LAC阳性患儿中36.2%经抗核抗体(ANA)检测确诊为SLE,7.6%在2个月~2.4年后发展为SLE.结论 LAC和aCL抗体亚型的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密切相关,LAC在狼疮并肾脏病变中为优势病理性自身抗体;aCL抗体亚型的水平则与狼疮性血栓性血管炎性病变有相关关系.对单纯患有ITP的患儿应进行LAC动态观察,可及早确定疾病的转归.

    作者:滕庆;何晓琥;李彩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性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SV急性脑损伤模型,比较GCV治疗前后小鼠生存状况、死亡率和电镜下脑组织结构变化;接种病毒后d7处死小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HSV-Ⅰ DNA的拷贝数.结果电镜下感染模型组小鼠脑细胞胞浆水肿明显,核仁固缩,核内结构破坏,多数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核仁内可见病毒颗粒内脊破坏、髓鞘严重松解、破坏.GCV治疗后小鼠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量增加理想,死亡率明显降低,脑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小鼠脑组织中HSV-Ⅰ DNA拷贝数也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GCV能有效抑制HSV-Ⅰ复制,减轻临床症状、脑组织损伤,降低小鼠HSV急性脑损伤的死亡率.

    作者:许晓燕;唐久来;吴德;杨世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气道吸出物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8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素-1 (ET-1) 和白细胞介素-8 (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RDS 13例及对照组11例气道吸出物(TA)中ET-1、IL-8 浓度,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肺损伤评分(LIS).结果 ARDS组TA中ET-1、IL-8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死亡组TA中ET-1、IL-8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1), LIS评分与ET-1、IL-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ET-1、IL-8参与ARDS发病过程,早期测定肺内ET-1、IL-8水平可作为判断其肺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蔡小芳;孙继民;徐俊;麦根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性早熟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性早熟分为真性、假性和部分性性早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性早熟的常见病因见表1.

    作者:李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激状态下危重症患儿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应激状态下糖代谢与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危重症(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IR和空腹细胞功能指数(FBCI)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FB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FC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FBCI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ISI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危重症患儿出现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IR增加,是危重患儿糖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倪世宁;顾英霞;刘倩琦;徐家昌;张佩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毒鼠强中毒患儿45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HP组(26例)和非HP组(19例),HP组用HP装置,进行床边治疗,非HP组进行对症处理.测血清酶,比较治疗前后心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HP组心肝肾功能较非HP组患儿恢复好,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HP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叶璟;潘国权;何时军;严纯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死亡危险评分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与PICU急性危重症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2~10月PICU收治急性危重症45例,回顾性评定PRISM评分,并依据评分分组,记录患儿临床资料和住院时间、预后.结果 PRISM评分<15分24例,>15分21例.两组年龄、体质量和院内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死亡率分别为8.1%(2/24例)和38.1%(8/21例),PRISM评分<15分组死亡率明显低于>15分组(χ2=4.14 P<0.05).PRISM>15分组存活病例住院天数(13.2±6.1) d显著长于PRISM<15分组(9.7±8.5) d(t=1.74 P<0.05).结论 PRISM评分越高,死亡率随之增加.PRISM评分增高,患儿住院时间越长.PRISM评分能够准确评估急性危重症病人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陶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罗格列酮对肥胖大鼠外周瘦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的肥胖大鼠模型瘦素抵抗出现的时间、程度、在肥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脂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治疗组.肥胖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饮食喂养20周,制备肥胖模型.治疗组于20周后予以罗格列酮2 mg/(kg·d)灌胃.于实验过程第10、20、24周分别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清瘦素.结果肥胖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P均<0.05);正常组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第20周显著高于第10周(P<0.01).血清瘦素与血清胰岛素水平(r=0.427 P<0.05)、三酰甘油(r=0.515 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存在瘦素抵抗.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血清瘦素水平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预报器.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也降低瘦素抵抗的水平.

    作者:姚辉;张龙江;林汉华;王宏伟;王玉;夏治;黄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Miller-Fisher综合征2例

    例1,女,14岁,因四肢肌无力,呼吸困难十余日入院.患儿0.5个月前出现四肢渐进性肌无力,近3 d出现呼吸困难,声音低微,吞咽困难,痰多.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1级,呼吸浅表,声音低微,吞咽困难,痰多,双眼球内聚,外展神经麻痹.血WBC 18.8×109/L,N 0.7.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弱,潜伏期延长;血:CK 354 IU/L;脑脊液蛋白++,细胞数正常,糖、氯化物正常.诊断为第4型Miller-Fisher综合征.

    作者:周萍;任志民;高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滴丸佐治桥本甲状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佐治儿童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桥本甲状腺炎患儿62例,经正规治疗,FT3、FT4、TSH恢复正常,但甲状腺仍肿大,TGA、TMA仍未见明显降低,随机选择32例为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佐治,6~8丸/次,3次/d,疗程5个月.余30例为对照组,给予原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GA、TMA、甲状腺长径自身对比:丹参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TGA:t=62.757 P<0.01;TMA:t=65.775 P<0.001;甲状腺长径:t=7.583 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减轻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降低TGA、TMA水平有明显效果.

    作者:黄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8例,采用枸橼酸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在空跳情况下手术.结果 58例均无手术死亡,无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6.29±12.74) min,术后9~14 d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氧缺血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杜德禄;李俊杰;张长江;刘罡;李树斌;朱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生长激素、胰岛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脂联素(APN)水平与生长激素、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我院正常足月新生儿78例脐血APN、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其中小于胎龄儿(SGA)13例,适于胎龄儿(AGA)53例,大于胎龄儿(LGA)12例,并按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长2(m2)评估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新生儿脐血APN水平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367 P<0.05);SGA(19.95±4.71) mg/L,AGA(24.81±4.15) mg/L,LGA(26.57±4.29) mg/L,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F=16.65 P<0.05);与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53 P<0.05);与生长激素无明显相关性(r=0.072 P>0.05).结论新生儿体内APN可能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生儿的营养状态,它可能和胰岛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田朝霞;李彦敏;范雪爱;陈宝昌;董红红;王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指标在评价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临床评估的指标.方法对单纯性肥胖和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试验前及试验后30、60、120、180 min分别测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敏感指数(HOMA-IAI)、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IS)、血糖曲线下面积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及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的比值(FBG/FINS)等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结果肥胖组FINS明显高于对照组,FBG、HOMA-I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OMA-IR和HOMA-IAI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为-1,与FINS的r分别为0.913和-0.913,与FBG/FINS的r分别为-0.889和0.889,与曲线下面积比的r分别为-0.523和-0.523,P均<0.01.结论 FINS、HOMA-IR、HOMA-IAI、血糖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FBG/FINS均适用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的评估,尤以FINS、HOMA-IR、HOMA-IAI更可取.

    作者:许小花;王秀敏;傅君芬;周笑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