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昔洛韦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许晓燕;唐久来;吴德;杨世炳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 脑损伤, 病理学, DNA拷贝数, 更昔洛韦,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性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SV急性脑损伤模型,比较GCV治疗前后小鼠生存状况、死亡率和电镜下脑组织结构变化;接种病毒后d7处死小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HSV-Ⅰ DNA的拷贝数.结果电镜下感染模型组小鼠脑细胞胞浆水肿明显,核仁固缩,核内结构破坏,多数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核仁内可见病毒颗粒内脊破坏、髓鞘严重松解、破坏.GCV治疗后小鼠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量增加理想,死亡率明显降低,脑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小鼠脑组织中HSV-Ⅰ DNA拷贝数也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GCV能有效抑制HSV-Ⅰ复制,减轻临床症状、脑组织损伤,降低小鼠HSV急性脑损伤的死亡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性早熟治疗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讨论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方法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德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毒鼠强中毒患儿45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HP组(26例)和非HP组(19例),HP组用HP装置,进行床边治疗,非HP组进行对症处理.测血清酶,比较治疗前后心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HP组心肝肾功能较非HP组患儿恢复好,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HP对毒鼠强中毒患儿心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叶璟;潘国权;何时军;严纯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性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SV急性脑损伤模型,比较GCV治疗前后小鼠生存状况、死亡率和电镜下脑组织结构变化;接种病毒后d7处死小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HSV-Ⅰ DNA的拷贝数.结果电镜下感染模型组小鼠脑细胞胞浆水肿明显,核仁固缩,核内结构破坏,多数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核仁内可见病毒颗粒内脊破坏、髓鞘严重松解、破坏.GCV治疗后小鼠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量增加理想,死亡率明显降低,脑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小鼠脑组织中HSV-Ⅰ DNA拷贝数也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GCV能有效抑制HSV-Ⅰ复制,减轻临床症状、脑组织损伤,降低小鼠HSV急性脑损伤的死亡率.

    作者:许晓燕;唐久来;吴德;杨世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舒利迭治疗中度哮喘发作患儿52例(治疗组),与辅舒酮(FP)+万托林吸入治疗30例对照(对照组),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中A1组(37例)按常规降级治疗,A2组(15例)尝试缩短巩固治疗时间,提前进入缓解期,比较A1、A2两组控制发作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控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A1、A2组清晨呼气峰流速(PEF)1~2周内恢复正常(≥80%预计值)的比例无差异(P>0.05),1.5~2.5个月到达缓解期的比例无差异(P>0.05).结论吸入舒利迭治疗哮喘中度发作疗效优于吸入FP+万托林;吸入舒利迭可使中度发作患儿提前降级,较快到达缓解期,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作者:覃敏;吴曙粤;陈惠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生长激素、胰岛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脂联素(APN)水平与生长激素、胰岛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我院正常足月新生儿78例脐血APN、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其中小于胎龄儿(SGA)13例,适于胎龄儿(AGA)53例,大于胎龄儿(LGA)12例,并按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长2(m2)评估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新生儿脐血APN水平与BMI呈明显正相关(r=0.367 P<0.05);SGA(19.95±4.71) mg/L,AGA(24.81±4.15) mg/L,LGA(26.57±4.29) mg/L,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F=16.65 P<0.05);与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53 P<0.05);与生长激素无明显相关性(r=0.072 P>0.05).结论新生儿体内APN可能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生儿的营养状态,它可能和胰岛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田朝霞;李彦敏;范雪爱;陈宝昌;董红红;王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末梢血有核红细胞的变化

    目的观察末梢血有核红细胞(NRBC)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生后起进行末梢血涂片,计数HIE患儿末梢血NRBC情况及其消失时间,并与28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 HIE患儿末梢血NRBC数、NRBC绝对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中、重度HIE患儿更为显著,NRBC消失时间延长.结论缺氧可导致新生儿末梢血NRBC增加,增加数量及消失时间均与缺氧程度有关.

    作者:王东红;姜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低参数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

    目的探讨低参数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肺出血早产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给予较低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常频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结果治疗组存活率86.5%,对照组存活率6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06 P<0.05);治疗组并过度通气、气胸、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较低机械通气参数能提高早产儿肺出血治愈率,并可降低机械通气部分并发症.

    作者:徐淑玲;崔豫琳;徐淑岩;张茜;孙健伟;于凤琴;赵向;张家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指标在评价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临床评估的指标.方法对单纯性肥胖和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试验前及试验后30、60、120、180 min分别测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敏感指数(HOMA-IAI)、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IS)、血糖曲线下面积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及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的比值(FBG/FINS)等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结果肥胖组FINS明显高于对照组,FBG、HOMA-I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OMA-IR和HOMA-IAI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为-1,与FINS的r分别为0.913和-0.913,与FBG/FINS的r分别为-0.889和0.889,与曲线下面积比的r分别为-0.523和-0.523,P均<0.01.结论 FINS、HOMA-IR、HOMA-IAI、血糖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FBG/FINS均适用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的评估,尤以FINS、HOMA-IR、HOMA-IAI更可取.

    作者:许小花;王秀敏;傅君芬;周笑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8例,采用枸橼酸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在空跳情况下手术.结果 58例均无手术死亡,无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6.29±12.74) min,术后9~14 d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氧缺血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杜德禄;李俊杰;张长江;刘罡;李树斌;朱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健康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儿童中输血传播病毒感染状况

    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新疆体检健康和HBV携带儿童中的感染情况,评价TTV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230例体检儿童(HBsAg阴性儿童160例,HBV携带儿童70例)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体检儿童230例中共检出40例TTV-DNA阳性,检出率为17.4%,其中HBV阴性健康儿童TTV-DNA阳性22例(13.7%),HBV携带儿童TTV-DNA阳性18例(2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疆儿童中存在TTV感染,HBV携带儿童中TTV感染率较高.

    作者:雷新莉;丁剑冰;王俨;阿曼古丽·牙生;王晓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体格发育的关系

    目的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甲状腺素水平及其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对筛选出来的单纯性肥胖及体质量正常儿童各41例血清瘦素、空腹胰岛素、甲状腺素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骨龄评定和体格测量.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胰岛素、FT3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身高无显著差异;肥胖组坐高、足长、骨龄、血压等指标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儿童.结论肥胖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FT3水平较高,瘦素可能对胰岛素、甲状腺素的分泌有正向调节作用;肥胖儿童体格发育较对照组早、快;可能与其血胰岛素及FT3水平较高有直接关系,而与瘦素水平较高可能是间接关系.

    作者:张德甫;胡巧云;陈姜;郗园林;耿敏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改良Soave术与传统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比较

    目的比较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和传统Duhamel巨结肠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5月采用改良Soave术治疗巨结肠患儿21例和1998~2001年采用传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患儿32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用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改良Soave术式用血量为(20.2±3.5) mL、手术时间(90.1±6.7) 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18.2±1.3) h,无术后并发症.传统巨结肠根治用血量为(120.5±12.4) mL、手术时间(156.4±16.8) 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46.6±2.5) h,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传统巨结肠根治4例术后出现肛门狭窄,3例术后有污粪.结论改良Soave术式用时少,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手术效果好.

    作者:王计辰;刘岩;王玉红;张伟;冯向春;刘爱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瘦体合剂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

    目的探讨瘦体合剂对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的疗效和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患儿43例随机分成瘦体合剂治疗组、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观测治疗前后体脂、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含量、血脂、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降低;近期疗效治疗组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7%、59.1%、81.8%,对照组分别为9.5%、52.4%、61.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瘦体合剂短期服用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瘦体合剂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降低TNF-α、瘦素水平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实现.

    作者:陈寿康;李莉;刘芳;胡红兵;黄静宁;董宗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婴儿幽门螺杆菌感染3例

    例1,男,10个月,因腹泻、阵发性哭闹3 d,血便5 h,以可疑肠套叠收入院.入院查体:发育营养可,心肺腹无殊.肛诊指套涂有红色稀便.气灌肠检查未见肠套叠征象.胃镜示十二指肠球溃疡.血HP-IgG阳性,CagA(+),病检HP(-).其母HP-IgG抗体未测.予头孢噻肟静滴80 mg/(kg·d),西咪替丁静滴(0.2 g/次),双八面体蒙脱石口服.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作者:史学;李歆;王静;张克青;苏文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孕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孕妇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方法外周血HBsAg阳性孕妇291例,HBsAg、HBeAg双阳性83例,分为HBIG(A组,59例)及非HBIG(B组,24例)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并检验乙肝两对半.结果 1.HBeAg阳性孕妇的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76.56%,显著高于HBeAg阴性孕妇(8.22%),P<0.01;2.孕晚期应用1,2次或3次HBIG的新生儿各月龄HBsAg阳性率及HBsAb阳转率无显著差异;3.A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转率仅37.5%,显著低于A组(81.4%),P<0.001.结论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率,提高6个月龄婴儿HBsAb阳转率.

    作者:肖小敏;何明娇;肖昕;陈新;叶志海;孟钊;徐玉苑;李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气道吸出物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8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素-1 (ET-1) 和白细胞介素-8 (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RDS 13例及对照组11例气道吸出物(TA)中ET-1、IL-8 浓度,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肺损伤评分(LIS).结果 ARDS组TA中ET-1、IL-8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死亡组TA中ET-1、IL-8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1), LIS评分与ET-1、IL-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ET-1、IL-8参与ARDS发病过程,早期测定肺内ET-1、IL-8水平可作为判断其肺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蔡小芳;孙继民;徐俊;麦根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脑干脑炎

    小儿脑干脑炎较少见,现认为与Miller-Fisher综合征同属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病理机制系脑干部位不同病原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临床以颅神经与锥体束、感觉传导束的交叉综合征为基本特点.本文结合部分文献对该病作一综述,以期对诊断及治疗有所认识.

    作者:王永清;孟平;胡国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胆红素变化及其与肌酸激酶同功酶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轻度组15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4例)HIE患儿和3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于生后24 h及生后d4,分别测其血清Tbil及CK-MB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患儿生后24 h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P<0.01),与CK-MB呈显著正相关(r=0.48 P<0.01).生后d4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P<0.01),与CK-MB呈显著负相关(r=-0.72 P<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胆红素作为抗氧化剂被大量消耗,与CK-MB、病情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作者:高超;王军;缪士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0例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小儿IAHS主要表现为高热,肝、脾、淋巴结大,多脏器损伤及快速进展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的组织细胞.结论 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类似于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组织细胞形态学特点及细胞遗传学检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作者:贺立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减肥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耐量减低(IGT)的干预方法.方法测定1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经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诊断为IGT,男10例,女4例;年龄8~15岁;体质量(57.7~114.0) kg,体质量指数(BMI)(30.18±1.71).给予中医循经推拿和行为矫正及饮食、运动调整综合减重治疗2个月.结果 14例IGT肥胖儿童减肥治疗2个月后9例OGTT恢复正常,体质量下降至(49~95)kg;BMI下降至(25.30±1.35) kg;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餐后2 h血糖[(14.23±2.35) mIU/L、(47.20±10.26) mIU/L、(5.63±0.91) mmol/L]较治疗前[(32.54±7.13) mIU/L、(164.53±33.60) mIU/L、(8.75±1.09) mmol/L]明显下降(P<0.05,<0.01,<0.05);空腹血糖(4.80±0.52) mmol/L和治疗前( 5.36±1.59) mmol/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减肥是干预单纯性肥胖儿童IGT、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预防2型糖尿病的好方法.

    作者:李洪玲;罗小平;王慕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