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康;李莉;刘芳;胡红兵;黄静宁;董宗祈
目的观察时辰对氯胺酮催眠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4组,每组15只.分别在不同时辰2 Am、8 Am、2 Pm和8 Pm腹腔注射氯胺酮,以小鼠翻正反射为观察指标,用序贯法测定各时间点的ED50.结果氯胺酮在2 Am的ED50为(54.57±0.82) mg/kg,ED50的95%可信限38.06~78.22 mg/kg;8 Am的ED50为(49.27±0.12) mg/kg,ED50的95%可信限40.21~60.37 mg/kg;2 Pm的ED50为(42.28±0.21) mg/kg,95%可信限37.35~47.83 mg/kg;8 Pm的ED50为(57.42±0.14) mg/kg,ED50的95%可信限37.51~73.72 mg/kg.时辰2 Pm组的ED50与时辰8 Pm组的ED50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之间的ED50无显著变化.结论氯胺酮的催眠作用具有时辰依赖性.
作者:刘凤歧;杨锦南;戴体俊;刘巨源;崔泰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310例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249例狼疮抗凝集物(LAC)和抗心磷脂抗体亚型(aCL-IgG、IgM、IgA)的测定,研究其与SLE临床表现的关系及LAC在ITP转归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脑磷脂-白陶土法(KCCT)及校正试验检测患儿血浆LA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儿血清aCL-IgG、IgM、IgA.结果 SLE组中,66.1%显示体内存在高含量LAC,其中45.9%并狼疮肾炎;46.8% aCL抗体升高,其中90.2%为IgG和(或)IgM,分别有46.9%和11.7%是狼疮并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病变.ITP组105例LAC阳性患儿中36.2%经抗核抗体(ANA)检测确诊为SLE,7.6%在2个月~2.4年后发展为SLE.结论 LAC和aCL抗体亚型的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密切相关,LAC在狼疮并肾脏病变中为优势病理性自身抗体;aCL抗体亚型的水平则与狼疮性血栓性血管炎性病变有相关关系.对单纯患有ITP的患儿应进行LAC动态观察,可及早确定疾病的转归.
作者:滕庆;何晓琥;李彩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脐血孤啡肽(OFQ)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及23例胎儿宫内窘迫孕妇(缺氧缺血组)静脉血及脐血OFQ的含量,同时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 1.缺氧缺血组脐血OFQ(23.46±6.72) ng/L,对照组为(13.29±4.14) ng/L,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脐动脉血血气分析,pH为(7.00±0.15),p(O2)为(1.70±0.42) kPa,p(CO2)为(8.80±0.69) kPa;OFQ与脐血pH、p(O2)呈显著负相关(r=-0.418,-0.437 P均<0.05),与p(CO2)呈显著正相关(r=0.442 P<0.05).3.缺氧缺血组及对照组母血浆OFQ含量分别为(9.23±3.01) ng/L及(8.57±2.83) ng/L,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脐血OFQ含量与母血OFQ含量无显著相关(r=0.287 P>0.05).结论 OFQ与缺氧缺血导致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胡电;古航;洪新如;侯庆香;章青;熊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例1,女,14岁,因四肢肌无力,呼吸困难十余日入院.患儿0.5个月前出现四肢渐进性肌无力,近3 d出现呼吸困难,声音低微,吞咽困难,痰多.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1级,呼吸浅表,声音低微,吞咽困难,痰多,双眼球内聚,外展神经麻痹.血WBC 18.8×109/L,N 0.7.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弱,潜伏期延长;血:CK 354 IU/L;脑脊液蛋白++,细胞数正常,糖、氯化物正常.诊断为第4型Miller-Fisher综合征.
作者:周萍;任志民;高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女童于8周岁前、男童于9周岁前出现性征,或女童月经初潮发生在10周岁前,即可诊断为性早熟.也可较当地人群开始青春发育的平均年龄低2个标准差以上作为判断标准.对性征过早出现的患儿,首先应确定是同性还是异性,其次确定性征发育程度及各性征是否相称,再区分真性还是假性,后则区分其病因系特发性还是器质性.应详细询问体格及性征发育史、家庭成员性发育史及摄取激素类药物、食物(尤其是误服避孕药)史.体格检查要记录身高、体质量及女童外生殖器官发育状况,男童睾丸大小(容积),并作乳房、外生殖器官、阴毛的青春发育分期.并选择下列实验室检查作出鉴别诊断.
作者:郑意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住院新生儿1783例进行血糖监测.所有患儿监测至2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发生糖代谢紊乱295例,其中低血糖症176例,高血糖症52例,二者兼有67例.血糖异常与胎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出生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小于胎龄儿(SGA)易发生糖代谢紊乱;轻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低血糖症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高血糖症居多(P<0.01);血糖恢复时间与窒息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糖异常与感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9);糖尿病母亲婴儿易患低血糖症.结论对高危儿应尽早进行血糖监测,对血糖异常者及时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
作者:刘艳;常立文;罗小平;刘皖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参数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肺出血早产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给予较低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常频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结果治疗组存活率86.5%,对照组存活率6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06 P<0.05);治疗组并过度通气、气胸、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较低机械通气参数能提高早产儿肺出血治愈率,并可降低机械通气部分并发症.
作者:徐淑玲;崔豫琳;徐淑岩;张茜;孙健伟;于凤琴;赵向;张家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已成为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联合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约为100/万.
作者:蔡德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儿,女,3岁4个月.因双下肢瘫痪0.5个月入院.病中无发热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曾于当地治疗,病情加重.查体:神清,精神反应尚可,呼吸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腹软,肝脾不大,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Ⅰ级,痛觉存在,双侧巴氏征阴性,右侧膝腱反射减弱,左侧未引出.入院后血WBC 6.2×109/L,N 0.518,L 0.371,CRP 26.49 mg/L;ESR 55 mm/1 h;胸片+肺门断层示:右上肺肺炎,右上后纵隔占位性病变,类圆形致密影,边缘清.胸腰段脊髓MRI示右上纵隔旁(后纵隔)肿瘤,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所致(3.8 cm×4.0 cm×4.7 cm),与胸1~5椎管内有神经根相连接.诊断:右上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住院3 d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作者:熊学琴;刘智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假性性早熟(PPP)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兴奋试验检测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B超检查、骨龄评估等方法对38例PPP儿童进行诊断,并给予治疗及随访.结果 LH峰值(0.49±0.48)IU/L,FSH峰值(0.54±0.78)IU/L,26例E2升高(36.11±15.07)ng/L,1例17羟孕酮>266 nmol/L,B超均示子宫增大(3.98±1.18)mL.误服避孕药29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5例,卵巢囊肿2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增生症各1例.结论 PPP病因多样,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陈瑞敏;林祥泉;陈文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镁(Mg2+)水平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窒息并HIE足月儿为观察组,按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HIE组;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用生化法测定生后48 h内血清镁.结果 HIE组血清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度HIE组显著低于轻度HIE组(P<0.01),重度HIE组显著低于中度HIE组(P<0.01).结论 HIE患儿常并低镁血症,而血清镁与HIE程度呈正相关,HIE越重血清镁越低.
作者:江金彪;陈弘;吴福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与PICU急性危重症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2~10月PICU收治急性危重症45例,回顾性评定PRISM评分,并依据评分分组,记录患儿临床资料和住院时间、预后.结果 PRISM评分<15分24例,>15分21例.两组年龄、体质量和院内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死亡率分别为8.1%(2/24例)和38.1%(8/21例),PRISM评分<15分组死亡率明显低于>15分组(χ2=4.14 P<0.05).PRISM>15分组存活病例住院天数(13.2±6.1) d显著长于PRISM<15分组(9.7±8.5) d(t=1.74 P<0.05).结论 PRISM评分越高,死亡率随之增加.PRISM评分增高,患儿住院时间越长.PRISM评分能够准确评估急性危重症病人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作者:张剑珲;曾其毅;陶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8例,采用枸橼酸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在空跳情况下手术.结果 58例均无手术死亡,无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6.29±12.74) min,术后9~14 d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氧缺血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杜德禄;李俊杰;张长江;刘罡;李树斌;朱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0 ATA 的高压氧对新生大鼠HIBD模型进行治疗,1 h/(次·d),治疗7 d后处死.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体质量增长率、左/右脑重量比值、脑组织肉眼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HIBD组比较,高压氧治疗可使治疗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和左/右脑重量比值增加,大鼠死亡率和脑组织病变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减少.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HIBD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玲;杨于嘉;文秋生;王鸿娟;王多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性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HSV急性脑损伤模型,比较GCV治疗前后小鼠生存状况、死亡率和电镜下脑组织结构变化;接种病毒后d7处死小鼠,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HSV-Ⅰ DNA的拷贝数.结果电镜下感染模型组小鼠脑细胞胞浆水肿明显,核仁固缩,核内结构破坏,多数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核仁内可见病毒颗粒内脊破坏、髓鞘严重松解、破坏.GCV治疗后小鼠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量增加理想,死亡率明显降低,脑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小鼠脑组织中HSV-Ⅰ DNA拷贝数也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GCV能有效抑制HSV-Ⅰ复制,减轻临床症状、脑组织损伤,降低小鼠HSV急性脑损伤的死亡率.
作者:许晓燕;唐久来;吴德;杨世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0例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小儿IAHS主要表现为高热,肝、脾、淋巴结大,多脏器损伤及快速进展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的组织细胞.结论 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类似于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组织细胞形态学特点及细胞遗传学检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作者:贺立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新疆体检健康和HBV携带儿童中的感染情况,评价TTV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230例体检儿童(HBsAg阴性儿童160例,HBV携带儿童70例)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体检儿童230例中共检出40例TTV-DNA阳性,检出率为17.4%,其中HBV阴性健康儿童TTV-DNA阳性22例(13.7%),HBV携带儿童TTV-DNA阳性18例(2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疆儿童中存在TTV感染,HBV携带儿童中TTV感染率较高.
作者:雷新莉;丁剑冰;王俨;阿曼古丽·牙生;王晓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诱导脑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MCP-1通过趋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调节细胞因子合成,参与脑损伤;其作用通过特异性受体来介导,CCR2是脑组织中MCP-1受体.探讨MCP-1和CCR2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有助于从免疫学机制方面探索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效的干预途径.
作者:冯雪;张涛;姚裕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佐治儿童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桥本甲状腺炎患儿62例,经正规治疗,FT3、FT4、TSH恢复正常,但甲状腺仍肿大,TGA、TMA仍未见明显降低,随机选择32例为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佐治,6~8丸/次,3次/d,疗程5个月.余30例为对照组,给予原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GA、TMA、甲状腺长径自身对比:丹参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TGA:t=62.757 P<0.01;TMA:t=65.775 P<0.001;甲状腺长径:t=7.583 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减轻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降低TGA、TMA水平有明显效果.
作者:黄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临床评估的指标.方法对单纯性肥胖和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试验前及试验后30、60、120、180 min分别测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敏感指数(HOMA-IAI)、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IS)、血糖曲线下面积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及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的比值(FBG/FINS)等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结果肥胖组FINS明显高于对照组,FBG、HOMA-IS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OMA-IR和HOMA-IAI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为-1,与FINS的r分别为0.913和-0.913,与FBG/FINS的r分别为-0.889和0.889,与曲线下面积比的r分别为-0.523和-0.523,P均<0.01.结论 FINS、HOMA-IR、HOMA-IAI、血糖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FBG/FINS均适用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的评估,尤以FINS、HOMA-IR、HOMA-IAI更可取.
作者:许小花;王秀敏;傅君芬;周笑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