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镁变化的意义

江金彪;陈弘;吴福根

关键词:婴儿, 新生, 脑缺血, 脑缺氧, 窒息, 镁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镁(Mg2+)水平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窒息并HIE足月儿为观察组,按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HIE组;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用生化法测定生后48 h内血清镁.结果 HIE组血清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度HIE组显著低于轻度HIE组(P<0.01),重度HIE组显著低于中度HIE组(P<0.01).结论 HIE患儿常并低镁血症,而血清镁与HIE程度呈正相关,HIE越重血清镁越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用国产r-hGH对GHD 15例患儿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INS)释放试验(IRT).分别于0、30 min,1、2 h采静脉血行血浆葡萄糖(PG)及胰岛素(INS)测定.结果治疗前患儿糖耐量均正常,治疗3个月后OGTT空腹PG无明显增加,但PG 30 min(P<0.01)、1 h(P<0.05)、2 h(P<0.05)、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lu)(P<0.01)均明显增加;虽葡萄糖耐量曲线上移,但均未出现糖耐量损伤(IGT)或糖尿病(DM).IRT空腹INS(P<0.05)、30 min(P<0.05)、1 h(P<0.01)、2 h(P<0.01)、INS曲线下面积(AUCins)(P<0.01)均显著增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明显上升(P<0.05).结论 GHD患儿r-hGH替代治疗3个月后INS敏感性下降,糖耐量降低,提示应用r-hGH替代治疗患儿应监测PG、INS水平.

    作者:梁进涛;李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儿童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常规免疫学指标研究

    目的比较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过敏性紫癜(HSP)及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KD)的常规免疫学指标变化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应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T细胞亚群,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常规加IVIG 治疗.结果 ITP患儿CD3+CD4+ T细胞降低并IgG升高;HSP患儿IgA升高伴CD3+T细胞增高.KD患儿CD3+CD8+ T细胞降低.IVIG可明显改善3种疾病临床症状,尤其有助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减少.结论 T 细胞亚群、Ig应作为ITP、HSP及KD的常规检查项目.早期应用IVIG对改善预后及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瑞春;田青;乐新;苏卓娃;杜冀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尿微量系列蛋白测定对肥胖相关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对早期发现单纯性肥胖患儿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对4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尿微量系列蛋白进行检测,并对50例健康儿童测尿微量系列蛋白作为对照.同时测血脂及作肾功能检查.结果单纯性肥胖患儿40例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发现8例异常,5例清蛋白(Alb)增高,其中1例转铁蛋白(TRF)、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同时增高,3例TRF增高.对其中1例行肾组织活检,结果提示异常.正常儿童50例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均正常.结论尿微量系列蛋白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儿童相关肾病的敏感指标.

    作者:方林钧;何威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阶段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措施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沙赛普太,并行阶段治疗,全部患儿随访至1.5岁,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意识、原始反射及肌张力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3 P<0.05).结论沙赛普太治疗中、重度HIE近期疗效显著.阶段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娄丹;杨慧敏;吴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窒息新生儿心脏收缩时间间期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轻度窒息27例、重度窒息18例及正常新生儿14例行二维超声及STI测定,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新生儿比较;轻、重度窒息组心脏的腔室大小和室壁厚度无变化(P>0.05).轻、重度窒息组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急性期右室射血时间(RVET)显著缩短(P<0.05);重度窒息组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PEP)延长.重度窒息组RPEP/RVET急性期和恢复期均较正常和轻度窒息组明显增大(P<0.05).急性期重度窒息组较正常新生儿的左室射血前期时间(LPEP)显著延长(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重度窒息组RPEP/RVET增大患儿较轻度窒息组增多,急性期RPEP/RVET增大患儿心衰发生及远期致残率较RPEP/RVET正常增加.结论窒息对新生儿心功能的影响右心重于左心,RPEP/RVET增大者临床表现较重,致残可能性较大.

    作者:石军;薄辉;郎东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低参数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

    目的探讨低参数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肺出血早产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给予较低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常频参数机械通气(IPPV+PEEP)治疗.结果治疗组存活率86.5%,对照组存活率6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06 P<0.05);治疗组并过度通气、气胸、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较低机械通气参数能提高早产儿肺出血治愈率,并可降低机械通气部分并发症.

    作者:徐淑玲;崔豫琳;徐淑岩;张茜;孙健伟;于凤琴;赵向;张家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母乳性黄疸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其早期干预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BMJ)患儿肾功能变化及早期干预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50例BMJ患儿入院后12 h 内血清胆红素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MG、清蛋白(Alb)、IgG及出院前尿β2-MG、α1-MG、Alb、IgG,与20例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对照组)对比.结果 BMJ患儿随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尿微量蛋白有升高趋势,血清胆红素205.2~256.5 μmol/L时尿β2-M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胆红素>256.6~342.0 μmol/L,β2-MG、α1-MG显著升高(P均<0.01),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前尿β2-MG、α1-MG、Alb恢复正常.结论 BMJ可引起暂时肾功能损害,予早期干预治疗后肾功能很快恢复正常.

    作者:杨军霞;王守芳;刘成军;郝长宏;陈维珍;庄永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与感染免疫性疾病

    本文综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的分子结构和分子生物学作用,重点介绍MB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及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关系.指出MBL缺陷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对处于抗感染的生理脆弱期(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为重要.应深入研究中国人群(各民族)的血清MBL水平、基因突变类型.

    作者:康闽;王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8例,采用枸橼酸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麻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在空跳情况下手术.结果 58例均无手术死亡,无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体外循环时间(36.29±12.74) min,术后9~14 d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氧缺血损伤,避免再灌注损伤,而获得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杜德禄;李俊杰;张长江;刘罡;李树斌;朱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性早熟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性早熟分为真性、假性和部分性性早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性早熟的常见病因见表1.

    作者:李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国产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患儿的疗效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ISS)患儿促生长的疗效及对ISS患儿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ISS患儿16例均采用r-hGH治疗,0.12 U/(kg·d),每晚睡前0.5 h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在脐周、大腿外侧及上臂外侧等,总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身高、体质量、骨龄、骨龄预测身高、生长速率及免疫球蛋白改变.结果 16例生长速率由(1.5±0.4) cm/6个月提高到(6.5±1.7) cm/6个月,骨龄增长小于生活年龄增长,治疗前后通过骨龄预测身高由(150.0±11.7) cm提高到(156.0±8.9) cm,r-hGH治疗后患儿IgA显著提高(P<0.01).结论国产r-hGH对ISS治疗安全、有效,不仅有促生长作用,同时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杨美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减肥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耐量减低(IGT)的干预方法.方法测定1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经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诊断为IGT,男10例,女4例;年龄8~15岁;体质量(57.7~114.0) kg,体质量指数(BMI)(30.18±1.71).给予中医循经推拿和行为矫正及饮食、运动调整综合减重治疗2个月.结果 14例IGT肥胖儿童减肥治疗2个月后9例OGTT恢复正常,体质量下降至(49~95)kg;BMI下降至(25.30±1.35) kg;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餐后2 h血糖[(14.23±2.35) mIU/L、(47.20±10.26) mIU/L、(5.63±0.91) mmol/L]较治疗前[(32.54±7.13) mIU/L、(164.53±33.60) mIU/L、(8.75±1.09) mmol/L]明显下降(P<0.05,<0.01,<0.05);空腹血糖(4.80±0.52) mmol/L和治疗前( 5.36±1.59) mmol/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减肥是干预单纯性肥胖儿童IGT、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预防2型糖尿病的好方法.

    作者:李洪玲;罗小平;王慕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结节性脂膜炎13例

    目的探讨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与转归. 结果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发热和皮下结节.系统型患儿可并消化、呼吸、循环、肾脏等系统损害.结论结节性脂膜炎早期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系统型易并脏器损害,多脏器损害患儿预后较差.

    作者:郑宝燕;沈平;唐书生;王红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0例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小儿IAHS主要表现为高热,肝、脾、淋巴结大,多脏器损伤及快速进展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的组织细胞.结论 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类似于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组织细胞形态学特点及细胞遗传学检测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作者:贺立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瘦体合剂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

    目的探讨瘦体合剂对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的疗效和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患儿43例随机分成瘦体合剂治疗组、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观测治疗前后体脂、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含量、血脂、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降低;近期疗效治疗组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7%、59.1%、81.8%,对照组分别为9.5%、52.4%、61.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瘦体合剂短期服用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瘦体合剂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降低TNF-α、瘦素水平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实现.

    作者:陈寿康;李莉;刘芳;胡红兵;黄静宁;董宗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性早熟治疗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讨论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方法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德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婴儿幽门螺杆菌感染3例

    例1,男,10个月,因腹泻、阵发性哭闹3 d,血便5 h,以可疑肠套叠收入院.入院查体:发育营养可,心肺腹无殊.肛诊指套涂有红色稀便.气灌肠检查未见肠套叠征象.胃镜示十二指肠球溃疡.血HP-IgG阳性,CagA(+),病检HP(-).其母HP-IgG抗体未测.予头孢噻肟静滴80 mg/(kg·d),西咪替丁静滴(0.2 g/次),双八面体蒙脱石口服.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作者:史学;李歆;王静;张克青;苏文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孕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孕妇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作用.方法外周血HBsAg阳性孕妇291例,HBsAg、HBeAg双阳性83例,分为HBIG(A组,59例)及非HBIG(B组,24例)组;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1、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并检验乙肝两对半.结果 1.HBeAg阳性孕妇的外周血HBV-DNA阳性率为76.56%,显著高于HBeAg阴性孕妇(8.22%),P<0.01;2.孕晚期应用1,2次或3次HBIG的新生儿各月龄HBsAg阳性率及HBsAb阳转率无显著差异;3.A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P<0.05;B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转率仅37.5%,显著低于A组(81.4%),P<0.001.结论孕晚期应用HBIG可有效降低乙肝宫内感染率,提高6个月龄婴儿HBsAb阳转率.

    作者:肖小敏;何明娇;肖昕;陈新;叶志海;孟钊;徐玉苑;李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胎盘绒毛组织及脐血中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胎盘造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检测胎盘绒毛组织多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探讨其对胎盘造血的意义.方法分别取早孕(6~8周)、中孕(16~22周)、足月妊娠(37~42周)胎盘绒毛组织2 g各30份、脐血清30份,测定上清液中各种HGF含量.结果早期妊娠各种HGF均已产生;FL-T3、IL-3在胎盘绒毛组织中含量随着胎龄增加,各胎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7种HGF在胎盘和脐血中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 F-T3配体(FL)、干细胞因子(SCF)、G-CSF等7种HGF均参与胚胎期造血,尤以FL、IL-3、SCF为重要.

    作者:姚慧;徐海燕;沈柏均;白晓玲;蔡金光;时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肉毒毒素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肉毒毒素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主要是为康复训练创造肌肉松弛的有利条件,以便进行功能训练及配合其他疗法,单独予肉毒毒素治疗对患者作用很小甚至没有作用.由于肉毒毒素在机体内的免疫反应可导致多次注射无效,若其中1型出现该反应而致临床效果不佳,可考虑换用其他型.虽然肉毒毒素有较强的毒性,但人类对其仍有一定耐受,在规定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罗蓉;毛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