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花;王秀敏;傅君芬;周笑君
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新疆体检健康和HBV携带儿童中的感染情况,评价TTV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230例体检儿童(HBsAg阴性儿童160例,HBV携带儿童70例)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体检儿童230例中共检出40例TTV-DNA阳性,检出率为17.4%,其中HBV阴性健康儿童TTV-DNA阳性22例(13.7%),HBV携带儿童TTV-DNA阳性18例(2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疆儿童中存在TTV感染,HBV携带儿童中TTV感染率较高.
作者:雷新莉;丁剑冰;王俨;阿曼古丽·牙生;王晓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和传统Duhamel巨结肠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5月采用改良Soave术治疗巨结肠患儿21例和1998~2001年采用传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患儿32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用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改良Soave术式用血量为(20.2±3.5) mL、手术时间(90.1±6.7) 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18.2±1.3) h,无术后并发症.传统巨结肠根治用血量为(120.5±12.4) mL、手术时间(156.4±16.8) 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46.6±2.5) h,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传统巨结肠根治4例术后出现肛门狭窄,3例术后有污粪.结论改良Soave术式用时少,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手术效果好.
作者:王计辰;刘岩;王玉红;张伟;冯向春;刘爱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性早熟分为真性、假性和部分性性早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性早熟的常见病因见表1.
作者:李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轻度组15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4例)HIE患儿和3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于生后24 h及生后d4,分别测其血清Tbil及CK-MB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患儿生后24 h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P<0.01),与CK-MB呈显著正相关(r=0.48 P<0.01).生后d4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P<0.01),与CK-MB呈显著负相关(r=-0.72 P<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胆红素作为抗氧化剂被大量消耗,与CK-MB、病情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作者:高超;王军;缪士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轻度窒息27例、重度窒息18例及正常新生儿14例行二维超声及STI测定,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新生儿比较;轻、重度窒息组心脏的腔室大小和室壁厚度无变化(P>0.05).轻、重度窒息组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急性期右室射血时间(RVET)显著缩短(P<0.05);重度窒息组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PEP)延长.重度窒息组RPEP/RVET急性期和恢复期均较正常和轻度窒息组明显增大(P<0.05).急性期重度窒息组较正常新生儿的左室射血前期时间(LPEP)显著延长(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重度窒息组RPEP/RVET增大患儿较轻度窒息组增多,急性期RPEP/RVET增大患儿心衰发生及远期致残率较RPEP/RVET正常增加.结论窒息对新生儿心功能的影响右心重于左心,RPEP/RVET增大者临床表现较重,致残可能性较大.
作者:石军;薄辉;郎东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阻塞性和限制性慢性肺疾病可导致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氧疗和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有助于改善症状.本文阐述慢性肺病的常见原因,及其与睡眠的关系和影响.
作者:李朝霞;张睢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综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的分子结构和分子生物学作用,重点介绍MB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及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关系.指出MBL缺陷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对处于抗感染的生理脆弱期(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为重要.应深入研究中国人群(各民族)的血清MBL水平、基因突变类型.
作者:康闽;王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措施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沙赛普太,并行阶段治疗,全部患儿随访至1.5岁,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意识、原始反射及肌张力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3 P<0.05).结论沙赛普太治疗中、重度HIE近期疗效显著.阶段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娄丹;杨慧敏;吴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瘦体合剂对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的疗效和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患儿43例随机分成瘦体合剂治疗组、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观测治疗前后体脂、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含量、血脂、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血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降低;近期疗效治疗组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7%、59.1%、81.8%,对照组分别为9.5%、52.4%、61.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瘦体合剂短期服用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瘦体合剂治疗单纯性肥胖并高胰岛素血症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降低TNF-α、瘦素水平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实现.
作者:陈寿康;李莉;刘芳;胡红兵;黄静宁;董宗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 9例均有服复方地芬诺酯病史,昏睡6例,腹胀、轻度脱水4例,瞳孔缩小3例,惊厥、瞳孔放大各1例.采用纳洛酮0.01~0.02 mg/kg,静推治疗,1~2 h后可重复使用,疗状好转后改为静滴0.01~0.05 mg/(kg·d),连用3 d.结果 9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复方地芬诺酯治疗婴幼儿腹泻不良反应大,安全范围小,建议临床对2岁以下小儿禁用或慎用.
作者:郝建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儿,男,12岁,因发热5 d伴咽痛,呼吸困难3 d入院.5 d前患儿出现发热,呈不规则热,诉咽部不适,轻咳,时有呕吐,当地医院予阿齐霉素、双黄连治疗2 d,体温正常,但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查体:烦躁,咽充血,三凹征阳性,右肺呼吸音稍低,双肺底可闻及散在喘鸣音,心音低钝,余未见异常.血白细胞12.9×109/L,中性0.60,淋巴0.40;血小板58×109/L.胸片:双肺纹理增强,右下肺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诊断为肺炎.予吸氧、雾化吸入、静脉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但患儿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行气管探查术,术中见声门下有大块黄黑色干痂,气管、支气管内大量黏稠分泌物,去除异物后见气管黏膜充血.术后患儿呼吸困难缓解.
作者:张全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56例疗效.方法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对56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CPAP辅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气变化,调节CPAP的压力、流量及氧浓度.结果所有患儿上机6 h后临床症状缓解,pa(O2)上升,平均使用时间28 h,与上机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CPAP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葛桂芝;朱林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1 (ET-1) 和白细胞介素-8 (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RDS 13例及对照组11例气道吸出物(TA)中ET-1、IL-8 浓度,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肺损伤评分(LIS).结果 ARDS组TA中ET-1、IL-8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死亡组TA中ET-1、IL-8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1), LIS评分与ET-1、IL-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ET-1、IL-8参与ARDS发病过程,早期测定肺内ET-1、IL-8水平可作为判断其肺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蔡小芳;孙继民;徐俊;麦根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诱导脑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MCP-1通过趋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调节细胞因子合成,参与脑损伤;其作用通过特异性受体来介导,CCR2是脑组织中MCP-1受体.探讨MCP-1和CCR2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有助于从免疫学机制方面探索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效的干预途径.
作者:冯雪;张涛;姚裕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女童于8周岁前、男童于9周岁前出现性征,或女童月经初潮发生在10周岁前,即可诊断为性早熟.也可较当地人群开始青春发育的平均年龄低2个标准差以上作为判断标准.对性征过早出现的患儿,首先应确定是同性还是异性,其次确定性征发育程度及各性征是否相称,再区分真性还是假性,后则区分其病因系特发性还是器质性.应详细询问体格及性征发育史、家庭成员性发育史及摄取激素类药物、食物(尤其是误服避孕药)史.体格检查要记录身高、体质量及女童外生殖器官发育状况,男童睾丸大小(容积),并作乳房、外生殖器官、阴毛的青春发育分期.并选择下列实验室检查作出鉴别诊断.
作者:郑意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主要讨论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方法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德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胎盘绒毛组织多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探讨其对胎盘造血的意义.方法分别取早孕(6~8周)、中孕(16~22周)、足月妊娠(37~42周)胎盘绒毛组织2 g各30份、脐血清30份,测定上清液中各种HGF含量.结果早期妊娠各种HGF均已产生;FL-T3、IL-3在胎盘绒毛组织中含量随着胎龄增加,各胎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7种HGF在胎盘和脐血中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 F-T3配体(FL)、干细胞因子(SCF)、G-CSF等7种HGF均参与胚胎期造血,尤以FL、IL-3、SCF为重要.
作者:姚慧;徐海燕;沈柏均;白晓玲;蔡金光;时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舒利迭治疗中度哮喘发作患儿52例(治疗组),与辅舒酮(FP)+万托林吸入治疗30例对照(对照组),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中A1组(37例)按常规降级治疗,A2组(15例)尝试缩短巩固治疗时间,提前进入缓解期,比较A1、A2两组控制发作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控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A1、A2组清晨呼气峰流速(PEF)1~2周内恢复正常(≥80%预计值)的比例无差异(P>0.05),1.5~2.5个月到达缓解期的比例无差异(P>0.05).结论吸入舒利迭治疗哮喘中度发作疗效优于吸入FP+万托林;吸入舒利迭可使中度发作患儿提前降级,较快到达缓解期,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作者:覃敏;吴曙粤;陈惠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0 ATA 的高压氧对新生大鼠HIBD模型进行治疗,1 h/(次·d),治疗7 d后处死.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体质量增长率、左/右脑重量比值、脑组织肉眼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HIBD组比较,高压氧治疗可使治疗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率和左/右脑重量比值增加,大鼠死亡率和脑组织病变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减少.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HIBD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玲;杨于嘉;文秋生;王鸿娟;王多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儿童血铅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相关性.方法对100名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据其血铅水平分为血铅水平正常组(对照组)及血铅水平增高组(实验组)各50例,再对两组儿童分别进行Conners量表测查,研究conners量表分值与血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铅水平正常组Conners量表分值明显低于铅中毒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血铅水平与Conners量表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通过血铅水平的测定,可早发现、早诊断ADHD,有利于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孙国莉;刘燕如;刘春丽;徐红梅;杨艳霞;杜淑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