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 HBV感染者外周血 Treg 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詹爱琴;杜美玲;左维泽;程丽;朱庆峰;季榕;买力坎木;程光海;居马百克;谢松松;张砚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HBV-DNA, HBV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reg )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慢性 HBV感染者100例,其中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CHBLM)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2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组30例;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6例为健康对照( H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FQ-PCR)检测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外周血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HBLM、 LC、 CSHB 组的HBV-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64, P<0.05);两两比较显示, CHBLM组与L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HBLM、 LC、 CSHB、HC组的Tre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5.218, 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HBLM、 LC、 CSHB组外周血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8、0.697、0.544, 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Treg水平增加, 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提示Treg在慢性HBV感染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抑制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发展有关。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适合中国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简易筛检工具研究

    目的:设计一个适合中国人群的、能够快速筛检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简易筛检工具,进而为其有效管理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以2013年1月1日—8月31日在西京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15000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每名研究对象均接受肝脏超声检查、人体学测量、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4种评估。采用SAS 9.2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NAFLD筛检指数。结果15000名研究对象中有4573人被排除,终纳入10427人,经超声诊断,其中有2215人被诊断为NAFLD,为病例组;其余8212人为对照组。将10427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训练样本( n=5213),另一组为验证样本( n =5214)。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 BMI )、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NAFL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变量被用于构建NAFLD筛检指数: NAFLD指数=2×BMI+TG+FPG-6×(AST/ALT)。该指数在训练样本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 (0.831,0.855)〕,在验证样本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 (0.837,0.860)〕。结论 NAFLD指数是一个针对中国人群的简单的、有效的NAFLD筛检工具,其可为进一步的评价和/或详尽的生活方式治疗筛选对象提供依据,并有可能增加筛检的成本效益值。

    作者:石福艳;赵倩;雷淑林;潘静;杨丽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改善与质量提升:从提供服务到构筑健康

    美国面向社区建设基层卫生保健服务(COPC)的经验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此文以此为基础,介绍了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一个新模式,即低成本、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ACHs)。与既往从卫生保健服务本身出发关注人群健康的成本改善与质量提升团队模式(ACOs)不同, ACHs 强调从整个社区层面构筑人群健康,通过整合社区层面的各领域力量,如公共卫生服务、社会服务及卫生保健服务,达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在传统ACOs 不能很好运行的现在, ACHs 是一个很好的、接棒式的拓展和延伸。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制还有待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美国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通过本土化改造,也可以为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Renuka Tipirneni;Katherine Diaz Vickery;Edward P.Ehlinger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请您收藏--成人冠心病的筛查建议

    美国医师协会(ACP)高价值医疗保健工作组近日推出了成人冠心病(CHD)筛查建议,具体如下:(1)无证据显示心脏筛查会改善患者预后;(2)心脏筛查的潜在危害包括假阳性结果可能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3)在低危成人中,冠心病的患病率较低,心脏筛查的预测价值较低,故心脏筛查是低产的,阳性结果影响治疗决策的概率较低;(4)临床医生应专注于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及运动)来降低低危成人的心血管发病风险;(5)临床医生不应采用上述检查方法对无症状、低危成人进行心脏筛查;(6)临床医生应通过全球风险评分结合个人危险因素评估,形成一个定量风险估计;(7)推荐不适用于有症状患者和运动员参与特殊项目之前的筛查。

    作者:《医学论坛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重庆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24个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居民1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36份,因问卷填写不合格剔除15份,终获得有效问卷1021份。结果1021名居民的实际糖尿病患病率为11.9%〔122/1021,95%CI (10.0%,13.9%)〕,实际高血压患病率为29.3%〔299/1021,95%CI (26.5%,32.1%)〕。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的知晓率为77.8%(794/1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的社区健康管理接受率63.8%(651/1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对健康管理作用的认知、健康管理满意度、健康管理形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内容中,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在测量/询问血压和血糖、生活指导、用药指导、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随访和健康教育讲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对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社区健康管理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优于未患病居民。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是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彦琦;张玲;易东;石凯;刘岭;周亮;伍亚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香港社区医疗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是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政府官方数据为资料来源,分析了香港的社区医疗管理体制,并将其与内地社区医疗的条件和水平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内地社区医疗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相应改善政策,以期能为我国内地社区医疗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邓泽宏;余扬;龚秋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膀胱软组织真性肿瘤,临床表现及术前影像学检查常提示膀胱恶性肿瘤,易误诊而导致膀胱全切,常需根据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确诊。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且术后不需要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可复发、转移。近年来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报道及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从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特征以及发病机制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水清;徐冉;朱煊;贺海清;赵划晟;张磊;赵晓昆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基于亚洲人群的EPIC调查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减弱的临床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在亚太地区,关于COPD患病率的研究较多,但关于COPD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COPD的现患病率及其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进行综合阐述。方法2012年2月1日—5月16日,在亚太地区的9个区域进行人群调查。共有112300个家庭接受调查,从中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40岁;确诊为COPD、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或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居民69279例,其中确诊为COPD的居民为4289例。采用结构式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采访或电话随访的形式收集居民的相关资料,终纳入患者1841例。结果估算COPD总患病率为6.2%,其中19.1%为重症。调查前的12个月内,近一半患者(46.0%)的病情加重,其中19.0%的患者因病情加重而入院治疗。关于COPD对工作的影响,23.0%的患者表示无法工作,42.0%的患者认为该病限制了工作或活动能力。20.0%服用处方药的患者不知晓自身服用药物的名称;44.0%的患者在调查前12个月内服用过常见口服皮质类固醇处方,而吸入器的使用率(25.0%)较低。仅有37.0%的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查,但89.0%接受检测的患者不知晓检查结果。结论亚太地区的COPD患病率较高,因患病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较大。 COPD管理能力提升空间较大,患者和医生的疾病相关教育有待加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慢性 HBV感染者外周血 Treg 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reg )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慢性 HBV感染者100例,其中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CHBLM)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2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组30例;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6例为健康对照( H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FQ-PCR)检测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外周血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HBLM、 LC、 CSHB 组的HBV-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64, P<0.05);两两比较显示, CHBLM组与L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HBLM、 LC、 CSHB、HC组的Tre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5.218, 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HBLM、 LC、 CSHB组外周血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8、0.697、0.544, 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Treg水平增加, 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提示Treg在慢性HBV感染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抑制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詹爱琴;杜美玲;左维泽;程丽;朱庆峰;季榕;买力坎木;程光海;居马百克;谢松松;张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现况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现况,为促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11名全科医生。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抽取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口数为(0.67~12.00)万,签约率为30.0%~80.0%,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及儿童,医生是服务团队的管理者和工作主要承担者。目前,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识存在误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家庭医生式服务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家庭医生式服务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家庭医生式服务已经初见成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更应注重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可度较高,但居民认识存在误区,社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及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应加强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正确宣传与引导,优化其服务内涵和团队合作,并不断完善其配套制度与政策。

    作者:王彤;赵岩;金光辉;刘英杰;邵爽;杜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2016年《中国全科医学》部分专题方向预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全科医生小词典--全民健康覆盖

    全民健康覆盖指所有人都获得所需要的卫生服务,而在付费时不会陷入经济困境。它应涵盖全面的高质量基本卫生服务,包括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和姑息治疗。全民健康覆盖不只涉及卫生筹资问题,它应涵盖完善的卫生系统的所有要素:卫生服务供应系统,卫生人力,卫生设施或交流网络,卫生技术,信息系统,质量保障机制,管理制度,法规。

    作者: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居民续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居民的续约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该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的721名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式服务调查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续约意愿,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认知、利用、需求情况。结果721名居民中,569名居民(占78.9%)存在续约意愿。知晓签约医生居民的续约意愿与不知晓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知晓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医生团队组成居民的续约意愿与不知晓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情况的各条目中,不同认知情况居民的续约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上门诊疗、健康评估、门诊诊疗、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服务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未接受过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接受过电话随访、免费体格检查、疾病康复、家庭护理、预约转诊、预防保健服务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未接受过的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急/危/重症转诊、传染病防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无需求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有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无需求的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提高就诊便捷性、是否赞同社区首诊、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重要、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否有急/危/重症转诊需求对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签约居民的续约意愿较高,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提高就诊便捷性、是否赞同社区首诊、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重要、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否有急/危/重症转诊需求是签约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建功;张向东;王敏;赵京;韩琤琤;许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江苏省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健康素养中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方式。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10—11月,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14241名江苏省常住居民。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健康素养中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影响,采用路径分析探讨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方式。结果14241名居民的慢性病预防得分中位数为11(6)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地区、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科学健康观得分、传染病预防得分、安全与急救得分、基本医疗得分及信息获取得分对慢性病预防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信息获取、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且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可通过信息获取对其产生间接作用,传染病预防和信息获取可通过基本医疗对其产生间接作用。结论江苏省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较低,地区、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素养中的其他5类健康问题是其影响因素。其他5类健康问题均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慢性病预防,提高居民的多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其慢性病的防治。

    作者:王晓康;闵捷;李晓宁;曲晨;季莉莉;郭海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中国三省市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常模的建立

    目的:建立中国三省市(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 SHMS V1.0)的常模。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区域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抽取城镇居民10000名(广东省4000名、安徽省2000名、天津市4000名)。采用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326份(广东省3758份、安徽省1096份、天津市3472份)。在分析三省市城镇居民SHMS V1.0得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及划界常模。结果不同省市城镇居民的总量表得分( GS)、生理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PS)、心理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MS)及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省市不同性别城镇居民的GS、 PS、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省市不同年龄城镇居民的GS、 PS、 MS、 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30岁~组和40岁~组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可合并为一组;50岁~组与其他3组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故以30岁、50岁为年龄界点。根据性别和年龄分组,建立SHMS V1.0量表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均数常模;以5%的百分位数间隔建立百分位常模;分别以( x ±s)、( x ±0.5s)为界将健康状态划分为疾病、重度亚健康、中度亚健康、轻度亚健康及健康5种状态,建立划界常模。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三省市(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城镇居民SHMS V1.0的常模,可以为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研究及人群亚健康筛查提供依据。

    作者:许军;吴伟旋;崔周国;谢娟;张远妮;张翔;陈孝谋;黄小微;苏淑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营效率评价及发展建议

    目的:评价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的运营效率,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对深圳市坪山新区某公立医院下设的21家社康中心2013年的基本运行效率(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指标:投入指标包括总支出、职工人数;产出指标包括总收入、门诊人次、妇儿保健人次、慢性病管理人数、家庭医生签约数。结果21家社康中心平均综合效率为0.839,综合有效比例为38.1%(8/21);平均技术效率为0.929,纯技术有效比例为66.7%(14/21);平均规模效率为0.904,规模有效比例为38.1%(8/21);其中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的社康中心有7家。结论社康中心运行效率较低,且存在医疗资源浪费及各项医疗服务开展不均衡等问题;在进行社康中心建设中,应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发挥各资源的大效用。

    作者:孙静钗;孙国平;陈先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 FFR)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79例。根据是否行FFR,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参照《2006欧洲心脏病协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决定是否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试验组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FFR测定,根据FFR决定是否进行PCI术。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所见血管病变数目、1年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随机血糖、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的血管病变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指导介入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的MACE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黄文军;严激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2016年《中国全科医学》特色栏目征稿

    2016年《中国全科医学》将设立《聚焦中国》《叙述医学比较研究》《方法学研究》《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等特色栏目,现诚邀您积极投稿予以支持,详情如下:1聚焦中国本栏目聚焦于中国家庭/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方面的热点话题与新进展,旨在为中国家庭/全科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即时且实用的信息交流平台,并成为中国与世界家庭/全科医学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若您对中国家庭/全科医学的现状、进展或其他相关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或切实的感悟,欢迎您积极来稿与更多的家庭/全科医学工作者进行分享。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请您收藏--慢性肾脏病的筛查建议

    慢性肾脏病( CKD)是与发病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增长有关的重要健康问题。 CKD被定义为超过3个月的肾功能降低,具体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 min -1·(1.73m2)-1,或无论eGFR如何,有与肾脏损伤有关的血、尿生物标志物出现,但这一定义目前仍存在争议。 CKD患者存在漫长的无症状阶段,发展至3期时并发症发生风险和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 ESRD)的风险较高,患者可接受筛查试验,故CKD是一种适宜筛查的疾病。由于仅有10.0%的CKD患者有患病意识,且临床上存在延缓CKD进展的干预方法,故筛查意义较高。

    作者:“丁香园” 网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身心副反应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主要身心副反应及其产生原因,探索家属需求,促进社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方法于2014年4—6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在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临终关怀服务的16名晚期癌症患者家属进行深度访谈并录音,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并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纳入的16名患者家属均表现出较严重的身心副反应,主要为:恐惧、悲伤、不舍;焦虑、迷茫、无助;亲人离世后后悔、自责。导致身心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为求心安,自家陪床照顾体力不支;请护工照顾效果不满意,更添经济负担;居家照顾能力不及,担心忧虑并存。心理纾解、有经验患者家属的帮助和指导、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是其想要得到的主要帮助和支持。结论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身心副反应较严重,希望获得帮助的意愿较强烈,应受到高度重视与关怀。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宣传,培养家属自护能力,是减少患者家属身心副反应的主要途径。

    作者:刘晓惠;王凌云;赵洁;郗然;陈小冬;金琳;路琦;赵玉娇;刘春燕;胡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社区医生视角下不同县区居民用药习惯综合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县区的居民用药习惯。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样本,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0月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抽取4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3~4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机构内医生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共调查14个县区的232名社区医生。以居民对非基本药物、抗生素以及静脉注射的要求使用率三项指标作为用药习惯的评价指标,采用密切值( Ci )法计算14个县区的居民用药习惯Ci并将结果排序。结果14个县区的居民用药习惯 Ci 由小到大依次为 G (-1.0000)、 C (-0.8451)、B (-0.8118)、 M (-0.8089)、 F (-0.7678)、 I (-0.7539)、 N (-0.7478)、 J (-0.6885)、 A (-0.6806)、L (-0.6717)、 K (-0.6453)、 E (-0.5491)、 H (-0.5338)、 D (0)。结论14个县区中, G地区居民用药习惯好,D地区差,可以通过强化医生用药指导等措施来改善居民用药习惯。

    作者:崔雪丹;郭洪伟;尹文强;管晖;郑骥飞;范海平;陈钟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