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石慧文;吴敏媛;段渊;张永红;耿兰增;赵新民;胡亚美
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初是从B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的蛋白因子,后证明其广泛存在于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中.在细胞受到炎症介质、病毒感染、氧化应激等多种刺激后,NF-κB可被激活,从而启动相关基因的转录,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NF-κB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玲;杨于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胆汁返流患儿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探索Hp感染在胆汁返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小儿胃镜诊断慢性胃炎伴胆汁返流,检测血清Hp抗体,应用13C-Hp尿素呼气法及Hp-PCR-DNA检测,诊断Hp感染.并进行x2检验.结果96例胃炎患儿中39例Hp阳性,阳性率为40.63%.伴胆汁返流19例,阳性率为39.5%,不伴胆汁返流20例,其阳性率为41.69%,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无显著.结论小儿胆汁返流与Hp感染有关.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考虑Hp感染这一因素.
作者:周少明;罗宏英;魏菊荣;白大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儿童常见慢性咳嗽原因之一.我科于2002年6~9月用帮备加酮替芬治疗CVA 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霞;赵德育;季纯珍;秦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母婴血前清蛋白水平.方法采用免疫单向扩散法检测母婴血清前清蛋白(PA).结果148对足月及40对早产母亲血清PA显著高于足月儿及早产儿(P<0.001),早产儿脐血血清PA显著低于足月儿(P<0.001),早产儿血清PA水平与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41 P<0.01).结论围生期各孕周母婴间各种营养物质有密切关系,孕周越小,体重越低,体内PA水平越低.
作者:王西阁;刘保民;栾斌;邹丽萍;杨静丽;王秀芳;贾莉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MV)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92份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且对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率与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率为61.76%,MV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要致病菌,药敏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甚至第3代头孢菌素多不敏感.结论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和MV持续时间有关,与胎龄无关;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应积极防治.
作者:苏卫东;黄育丹;叶雯;包曼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对我科1995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的1478例小儿烧伤情况进行回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肖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淋菌性结膜炎常见于新生儿,该病进展快,常并角膜溃疡、穿孔,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因角膜并发症而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我院于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惠;胡宏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研究表明,硫酸镁能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程度,我院儿科2001年1月~2003年2月应用硫酸镁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李华亭;高铁铮;刘云鹤;王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新生儿脐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取孕妇分娩过程中曾应用缩宫素的健康新生儿80例脐血2 ml,断脐后再取股静脉血2ml,进行血钾、钠、氯、钙、镁、糖及尿素氮测定,并与产程中未用缩宫素的健康新生儿组比较.结果缩宫素组脐血钠、氯、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或<0.001),而血钾、钙、镁、尿素氮变化不明显(P均>0.05).股静脉血与脐血比较,血钾、钠、氯、钙、镁、糖及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分娩过程中应用缩宫素易致新生儿低钠、低氯、低糖血症,故在临床应合理应用,并对新生儿血生化进行常规监测;脐血生化检测能替代股静脉血检查,有利于早期判断病情,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黄爱萍;黄斌学;班亚秀;李荣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例烟雾病的影像学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淮昌;张宝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9年10月~2002年11月我院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肺炎并急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艳霞;张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0水平(HIE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标本均取自本院,分为HIE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和对照组).结果HIE治疗前组IL-10水平中位数为31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53pg/ml和治疗后组123.5pg/ml;对照组和治疗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0在新生儿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有成;施长春;倪宏;水泉祥;刘幸华;汤小园;黄艾美;陈淑芳;王爱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新生儿22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均为调查期间住院患儿,均按照<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1]诊断分类,其中男151例,女69例,男女比例为2.2:1,孕周<37周34例,~42周169例,>42周17例;入院日龄1~28 d,平均7.6±8.2 d.同期出生新生儿为2181例,患病人数为220例,患病率为10.09%,病例均以第一诊断统计.1~7 d 163例,新生儿窒息110例,占新生儿5.04%.
作者:史前进;王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窒息/产伤一直被认为是引起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视听及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因素,但针对窒息/产伤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如产时监护、新生儿监护)并未明显降低神经系统残疾的发生率,资料显示不到10%脑瘫和15%精神发育迟滞与窒息/产伤相关[1].
作者:徐发林;朱长连;程秀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胎盘早剥发生率高达0.46%~2.1%,是产科出血多发的原因,为产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子安全[1~3];但其对新生儿的影响,目前尚未引起临床工作者应有的重视.本文目的在于强调该类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危险性.
作者:封志纯;常平;钟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5例神经系统疾病血清,脑脊液NSE活性.结果病毒性脑炎(病脑)、癫癎、高热惊厥(FC)患儿血清NSE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而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脑、癫癎患儿脑脊液NSE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01),而FC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且相互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脑、癫癎均存在脑损伤,血清、脑脊液NSE含量均明显升高,脑脊液NSE变化更具特异性,可作为病脑、癫癎和FC的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王玲莉;李光乾;曾义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7例儿童T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用三色荧光标记法置于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T-ALL,并随机抽取B-ALL 1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ALL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其髓系抗原表达占23.5%,B系抗原表达占41.0%;CD2表达率显著低于CD5、CD7、cyCD3(P<0.001);在CD45散点图中,T-ALL幼稚细胞群在CD45(y轴)均值明显高于B-ALL(P<0.05).结论T-ALL时CD5、CD7、cyCD3特异性高;在CD45vsSSC散点图中T-ALL分布特性亦不同于B-ALL.
作者:刘怡;巩文玉;李志刚;吴敏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菌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铜蓝蛋白(CP)的变化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意义.方法用散射比浊法检测17例新生儿细菌感染和1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IgM和CP及10例新生儿细菌感染治疗前后IgM和CP.结果正常足月新生儿IgM和CP分别为0.22±0.0 6 g/L和0.09±0.04 g/L,新生儿细菌感染组(n=17)IgM和CP分别为0.58±0.30 g/L和0.16±0.06 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n=10)IgM分别为0.52±0.23 g/L和0.70±0.30 g/L,有显著性差异(P=0.014);而感染组治疗前后C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gM和CP的升高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指标,但对预后判断无明显意义.
作者:李玉峰;朱晓东;朱建幸;肖黎明;黄萍;陈同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0年7月~2002年12月我院用日本产Olympus GIF-XQ20纤维胃镜、Olympus GIF-140电子胃镜进行儿童上消化道疾病检查,诊断儿童消化性溃疡102例,其中76例取胃窦部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Hp阳性41例.现将本组消化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李振兴;和俊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巨细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抗CMV-iRNA)对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3~5年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将CM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抗CMV-iRNA 3 mg/次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连用3 d,对照组不用.结果治疗组RRI患病率3~5年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抗CMV-iRNA可降低CM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3~5年内RRI患病率.
作者:王晓茵;罗丽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