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鹏飞;张庆宪
目的 观察局郎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2例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对照组21例仪给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较少.结论 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陈清华;平小英;杨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单发还是多发脑转移,如未行针对性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仅为1个月左右,预后极差[1].如何合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3例晚期胃癌均接受化疗:替吉奥胶囊80 mg/(m2·d),早、晚餐后口服,d1~4;奥沙利铂130 mg/m2(2 h静脉滴注),d1;每21 d重复1次,至少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CR 1例,PR 18例,SD 7例,PD 7例,总有效率为57.6%,临床获益率为78.8%,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且相对安全.
作者:曹桂侠;程朝辉;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全组32例晚期胰腺癌均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37.5%,临床获益率为84.4%;有较好的临床受益反应,主要表现在疼痛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较好,有较好的临床受益反应,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春香;张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wTP方案)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均给予WTP方案化疗,21~28 d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给药后监测毒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 全组2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 WTP方案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毒副反应可耐受,患者长期生存率高.
作者:仇建玲;黄新恩;唐金海;许红霞;徐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盆腔区孤立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性病变(发生于盆腔腹膜后、孤立存在、至少一个径线大于10 cm的病变)临床上非常少见,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虽然行CT、MRI检查很容易发现病变,但因其组织来源及病理生理特点不同所致的影像表现的不同,易造成误诊.现结合我院2010年收治的2例此类病变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其影像学现象的认识.
作者:蔡春仙;田正茂;林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LDF方案(5-氟尿嘧啶持续微量泵泵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入组55例食管癌均接受化疗,采用LDF方案: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d1~4;,亚叶酸钙60~200mg/m2,静脉滴注,d1~5;5-氟尿嘧啶1 500~2 500 mg/m2,持续微量泵泵入120 h,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CR 8例,PR 36例,SD 4例,PD 7例,总有效率为80.0%,疾病控制率为87.3%.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 LDF方案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常云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奈达铂单药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PF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76例行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药奈达铂方案组(N组)39例:奈达铂30~40 mg/m2,放疗开始每周1次,静脉滴注,共5次.PF方案组(PF组)37例:顺铂20mg/m2,d<,1~5>,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00 mg/m2,d1~5,静脉滴注;放疗开始第1周和第4周化疗.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76例患者全部完成同步放化疗.N组CR率为93.33%,PF组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PF组有效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无复发生存率和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N组分别为93.33%和86.67%,PF组分别为86.67%和8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和皮肤反应.其中N组和PF组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13%和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51%和4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药条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与PF方案同步放化疗疗效相似,且前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易耐受.
作者:潘素明;陈志仁;余晓文;丘全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行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放射反应.方法 43例确诊的Ⅰa~Ⅱa期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或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切除术后,进行3D-CRT,并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放射反应.结果 随访1年后,所有患者均存活,复发4例,肺或(和)肝或(和)骨转移5例,其中肺转移伴复发1例.全组未发生2级以上的急性放射反应.结论 使用3D-CRT进行宫颈癌术后放疗能改善患者生存情况,且急性放射反应较轻.
作者:张淑莲;马武;范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改良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改良VAD方案和标准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并分别观察两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改良VAD方案有效率与标准VAD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VAD方案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VAD方案(P<0.05).结论 改良的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有可能替代标准VAD方案.
作者:万鼎铭;王岩;程远东;孙慧;孙玲;谢新生;刘少君;张素平;邵运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nRNP 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TCCB组织和21例慢性膀胱炎患者活检组织中hnRNP K的表达.结果 TCCB组织中hnRNP K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膀胱炎组织(P<0.05).hnRNPK的表达与TCCB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TCCB组织中hnRNPK的表达增高与TC-CB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肖艳景;娄欣;赵红梅;和莹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的38例晚期NSCLC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少于2个周期的化疗.化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38例晚期NSCLC均顺利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74%,中位生存期10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脱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肌肉关节痛,经过对症治疗均可缓解.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姜松龄;李心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MO蛋白及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MO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MO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依次增高,分别为0%,28.6%和69.1%,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O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亦依次增高,分别为0%、14.3%和63.9%,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O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SMO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李俊平;陈奎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5-氟尿嘧啶持续滴注治疗肿瘤患者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方法 91例肿瘤患者均接受化疗.采用LDF方案: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d1~4;亚叶酸钙60~200 mg/m2,静脉滴注,d,1~5;5-氟尿嘧啶1 500~2 500 mg/m2,持续Baxter微量泵泵人120 h.结果 口腔溃疡发生率34.1%,其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与白细胞减少程度有关.结论 5-氟尿嘧啶持续微量泵泵入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发生率较高,多为Ⅰ~Ⅱ度,患者可耐受.
作者:郭彦伟;常云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液C-反应蛋白(CRP)对诊断感染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感染性胸膜炎、30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0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者胸液中CRP的含量.结果 感染性胸膜炎胸液中CRP含量为(156.83±91.04)mg/L,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腔积液胸液中的(58.01±34.87)、(15.62±9.1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膜炎胸液中CRP含量显著高于癌性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液CRP测定对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CRP值愈大,恶性胸腔积液可能性愈小.
作者:焦鹏飞;张庆宪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全球每年约有41万的女性死于该病.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近20年来以3%~4%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远高于0.5%的世界平均水平[1].
作者:王江涛;孙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47例结直肠癌及608例其他消化道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及既往胆囊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及胆囊切除可能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悦冬;张开鄂;周臻涛;李旭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乳腺肿块超声特征,分析超声诊断对乳腺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术前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总符合率97.8%,良性肿块符合率97.0%,恶性肿块符合率为100.0%.结论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FOLFOX方案;对照组采用mFOLFOX方案.4个周期后分别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8%和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乏力、嗜睡等,毒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能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mFOL-FOX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周莉;侯安继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女性,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肿瘤呈囊实性,细胞形态一致,核分裂相罕见,瘤细胞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CD56(+)、CD10(+)、CK(-)、CgA(-).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多种组织学结构、细胞形态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该肿瘤发展缓慢,生存时间长,但少数可复发、转移,为低度恶性肿瘤.
作者:娄欣;张全武;肖艳景;赵红梅;和莹莹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