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国娟;李亦斌;姚继仲;黄继列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DNA倍体分类的某些生物学特性的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00例恶性肿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了DNA含量分析,并对癌组织不同倍体类型与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把癌组织DNA倍体类型分为:二倍体(D)、近二倍体(ND)、四倍体(T)、非整倍体(AN)和多异倍体(M).后四种倍体类型统称为DNA异倍体(H).癌组织DNA类型不同,其增殖活性明显不同.从D→ND→T→AN→M,其SPF和PI逐渐升高;在DNA异倍体肿瘤患者中,其癌旁组织DNA异倍体检出率也逐渐升高;另外DNA异倍体患者癌旁组织异倍体检出率显著高于二倍体者(P<0.05).结论癌组织DNA倍体类型从D→ND→T→AN→M,其SPF、PI和癌旁组织DNA异倍体的检出率均逐渐升高.这表明从D→ND→T→AN→M,肿瘤细胞恶性度愈来愈高.这为癌组织DNA倍体分类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作者:周振英;朱月清;吴晓柳;沈宗丽;王亚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1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咳嗽占93.33%(14/15),咳痰占80%(12/15),咯血占53.33%(8/15),胸痛占46.67%(7/15),发热占26.67%(4/15).X线胸片:两肺下叶片絮状浸润33.33%(5/15),右肺中叶左肺下叶20%(3/15),左肺舌叶右肺下叶20%(3/15),右肺下叶13.33%(2/15),左肺下叶6.67%(1/15),右肺上叶6.67%(1/15).斑片状密度不均匀阴影60%(9/15),肺叶肺段实变并有支气管充气征40%(6/15).CT:斑片状阴影33.33%(5/15),斑片状阴影中有小结节密集26.67%(4/15),肺叶肺段实变中充气支气管管壁增厚20%(3/15),支气管管壁有附壁结节13.33%(2/15),近端支气管狭窄6.67%(1/15).病理分型:腺癌53.33%(8/15),支气管肺泡癌40%(6/15),鳞癌6.67%(1/15).结论高分辨率CT对肺炎型肺癌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长期治疗不吸收的肺炎应行肺活检以排除肺癌.
作者:李萍;许玲华;刘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对肿瘤相关基因的检测及方法的改进.方法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MMP-2 mRNA的表达.结果改进的RT-PCR具有相同的检测灵敏性,并可降低工作强度.结论半定量RT-PCR为一种灵敏可靠的检测RNA表达的方法.
作者:温洪涛;张蕾;殷智榕;高冬玲;李继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6例均为非计划性的综合治疗,其中局部切除术后放疗27例,广泛切除术后放疗14例,剖腹探查术后放疗4例,局切后放疗加化疗5例,术后化疗6例.用60Co常规分割照射,化疗用CYVADIC方案.结果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4%(31/56)、55.8%(24/43)、30.8%(8/26).其中局切组5年生存率41.7%(10/24),广切组75.0(9/12);局切组放疗前术后复发率78.1%(25/32),放疗后复发率18.8%(6/3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广切组放疗后复发率14.4%(2/14).结论术后足量放疗可以提高软组织肉瘤保守手术后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尤其是广泛切除术后放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黄国栋;邹浩元;刘建华;肖叶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在胸科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静脉麻醉(Ⅰ组)和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Ⅱ组)两组,每组20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Ⅰ组术中1~1.5 h追加咪唑安定半量,Ⅱ组吸入6%地氟醚,氧流量4 L/min,吸入5 min后氧流量减为0.5 L/min,两组术中间断注入维库溴铵和芬太尼.观察麻醉各期MAP、HR、SpO2、ECG变化、术中药物应用和术毕恢复情况.结果Ⅰ组患者在断肋时需静注芬太尼;Ⅱ组术中MAP、HR基本平稳;两组术毕意识恢复良好,Ⅱ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地氟醚低流量静吸复合麻醉较单纯静脉麻醉用药量少,麻醉维持平稳,安全可行.
作者:单德华;马曙亮;黄风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通过回顾20例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经过,分析手术前、中、后治疗方法,加以总结.结果20例中良性肿瘤合并糖尿病13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7例.肿瘤发生前糖尿病诊断已成立者5例,15例为住院后术前检查所发现.20例术后刀口7天拆线,均甲级愈合.术前、术中、术后均用普通胰岛素控制糖尿病,补糖以5%的等渗液为主.结论积极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确保血糖、尿糖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媛;郝海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手术切除的疗效.方法48例老年肝癌行手术切除,其中肝V、Ⅵ段切除3例,Ⅵ段切除3例,右半肝局切14例,左半肝规则性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12例,左半肝局切7例,左右肝叶局切6例.结果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3.9%、41.7%、27.8%,有2例生存10年以上至今仍健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老年肝癌的佳方案.
作者:陈冲;袁爱军;黄兴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置管持续引流并干扰素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3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以美国产ARROW牌产品,穿刺成功后,心包腔留置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以干扰素针1500万u腔内注入,2~3天后重复引流并再给药1次.结果33例中完全缓解20例,好转10例,有效率90.9%(30/33).结论此法是一种集急救、诊断、病因治疗为一体的心包置管引流方法,安全可靠,效果较好.
作者:田春桃;陈娇红;望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除手术、放疗、化疗外,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10月采用微波、局部注射化疗药、球囊扩张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6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燕;周军丽;王耀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应用改良Ivor-Lewis术式治疗食管癌.方法1995年2月至1999年9月我院对86例食管癌病人应用右胸前外侧、上腹部正中切口切除胸段食管癌.同时采用机械方法经胸内进行食管、胃颈部吻合(颈段食管胃吻合).结果86例中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狭窄,无乳糜胸发生.2例发生脓胸,经引流、抗感染治愈,1例病理检查切缘阳性,术后补充放疗.胃排空障碍4例,经保守治愈.结论改良Ivor-Lewis对食管中下段癌是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王强;高俊;凡天友;许广照;施民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非浸润性癌前病变.早期发现CIN是减少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我院于1999年12月以来对462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华彬;黄淑黎;黄琼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1990年10月~1999年1月我科共收治脑转移瘤36例,26例采用60Co外照射,先予常规分割全颅放疗中平面剂量35~40Gy,后缩野针对病灶,常规分割放疗15~20Gy,多发病灶不缩野.放疗时给予脱水治疗.结果26例完成放疗者24例,其中半年生存率54%,1年生存率为13%.结论对恶性肿瘤出现脑转移病人,积极治疗仍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王辉;任光平;吴志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42岁.因腹部坠胀,食欲差,右上肢麻木4个月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可触及一巨大包块,与肝脏分界不清,与周围分界不清,移动度尚可,质地中等.CT:腹膜后巨大肿瘤.术中见肿块位于腹膜后,与右肾脂肪囊相粘连,分叶状,包膜完整,遂行肿块单纯摘除术.
作者:刘雪梅;高翠华;张言敏;李开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诊断,以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椎管内肿瘤21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其中硬膜外肿瘤12例,髓外硬膜下肿瘤5例,髓内肿瘤4例.位于腰段15例,胸10到胸12者6例.本组病人均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用腰背部正中切口.经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5例,室管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胶质瘤1例.结果本组病人肿瘤全切除15例,部分切除3例,行肿瘤活检椎板减压3例.术后痊愈14例(占67%),有效5例,无效2例.本组就诊时有13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率达62%.结论椎管内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常表现为慢性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治疗,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东玉;陈辉;郭亮;王民;杨志清;李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超前护理对食管癌放疗反应的效果.方法对173例食管癌住院放疗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88例在放疗反应出现前3~5天进行护理,85例放疗反应出现时实施护理.结果超前护理可降低放疗反应(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进行超前护理可缩短因放疗反应中断治疗而延长的住院时间7.68天.
作者:王绍霞;李冬琴;许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晚期胃肠癌肿梗阻性黄疸有效治疗途径.方法1988年1月至2000年1月住院患者32例,使用单纯体外放疗19例晚期胃肠癌梗阻性黄疸,并以内科综合性药物治疗13例对照.结果放疗组19例,CR+PR 16例(84.2%);生存期>6个月16例(84.2%);药物组13例,CR+PR 2例(15.4%,P<0.01).结论晚期胃肠癌梗阻性黄疸采用单纯体外放疗,疗效确切,无严重副作用,是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戴禄寿;吴晓安;章志勇;雷衍凡;雷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常用Child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胆、胰瘘.作者将T型管长臂剪有侧孔,置于胆总管中,持续负压引流胆、胰液,预防胆、胰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增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cl-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浸润癌中过度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57例宫颈癌中bcl-2蛋白的表达,并以11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bcl-2蛋白在CIN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bcl-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不仅表达阳性率(94.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54.5%)(P<0.01),而且表达强度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bcl-2蛋白在宫颈癌临床Ⅲ期中的过表达(64.3%)明显高于临床Ⅱ期(22.2%)(P<0.05).结论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不仅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而且与宫颈癌的发展有关.
作者:王晓丽;尚菊战;李明众;宋天宝;王梅;任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64岁.因右侧鼻腔通气不畅2个月于2001年2月9日收住院.患者无明显腰腹疼痛及血尿病史.查体:右鼻腔内有脓涕,粘膜水肿,触之不出血,右下鼻甲明显肿胀肥大,下鼻道拥挤无缝隙,右侧上颌窦区有压痛,耳咽部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右肾区有叩痛.CT:右下鼻甲明显肥大,右侧阻塞性上颌窦炎;右输尿管下段约2.8cm范围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3.5HU,密度欠均,增强扫描CT值约60.6~72.0HU,右肾盂肾盏积水.
作者:马圣君;张爱珍;邢荣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肿瘤细胞之间以及肿瘤细胞与细胞间质之间复杂、多步骤作用的结果.其中粘附分子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粘附分子,为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间质之间的特异性粘接,其转录分子根据所含外显子可分为两种类型:标准型CD44(Standard form 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Variance form CD44,CD44v).CD44基因变异体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其中CD44v6与乳腺癌转移有较强关联性.本文对CD44v6基因定位、结构、蛋白质功能及与乳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彭永红;袁宏银;杨国梁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