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链霉素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分析

王占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硫酸链霉素, 注射治疗
摘要: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乳突后径路开颅术,需要较复杂的器械和条件[1,2].本文收集了30例我院1999~2003年采用硫酸链霉素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进行6个月~3年的疗效随访,现报道如下.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科医生札记

    [编者按]布朗医生日记自刊登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和国情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那么,我们国内自己的全科医生(或社区医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经历又是什么样的呢?本栏目将同时陆续摘登一些国内全科医生的工作日记,希望能为大家在理解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上提供一些帮助.请读者朋友们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素材,并希望能以此作为我们交流和互动的一种有益方式.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社区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张曼华副教授:良好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健工作在社区全方位工作十分重要,而对于从事社区心理工作的工作者应接受什么程度的训练,目前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我们国家的心理工作规范化近几年刚刚起步,卫生部和劳动部对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培训也正在试行中.我们从心理工作者的整体发展角度谈一下心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条件.

    作者:张曼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现况研究

    目的描述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泰州市、淮安市、徐州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机构建设.结果11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91.2%(104/114)的是社区卫生服务站,50.0%的为全民所有制,54.4%被确定为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单位,68.0%的采取租用房屋的形式开展工作.结论江苏省初步建立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服务网络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

    作者:张开金;李少冬;许婷;段沁江;金安娜;周珉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泰州市、淮安市、徐州市5市的8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 494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结果在1 494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中,医生占36.7%,护士占27.8%,医护比为1:0.76,平均每位医生服务人口为4 207人.不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工作人员技术职称构成比、学历构成比、年龄构成比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江苏省初步建立了一支社区卫生服务人力队伍,但其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作者:张开金;李少冬;胡晓玲;许婷;金安娜;周珉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疾病漏诊分析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诊疗过程中常见相关疾病的漏诊原因.方法对1999年6月~2002年6月间2次以上门诊治疗,疗效欠佳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16例进行系统的病因探讨及其漏诊原因分析.结果51例患者存在相关疾病的漏诊,导致治疗方案欠妥.结论重视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的病因检查与分析,对防止漏诊,及时治疗,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群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新视角--肾性骨营养不良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出现的骨矿化及代谢的异常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合并症之一,本文将近年来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鲁英;王耀献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涌吐泻下汤在口服药物中毒救治中的作用

    口服药物中毒是急诊科的一种常见病症,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运用涌吐泻下汤洗胃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明霞;刘爱华;刘朝霞;苏兰芳;王淑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状况.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社区中698户家庭进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经济状况好的家庭门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占56.7%,选择市级医院的占28.2%,住院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占17.7%,选择市级医院的占62.7%;经济状况差的家庭门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占65.5%,选择市级医院的占13.4%,住院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占26.3%,选择市级医院的占47.9%.不同家庭因健康状况及保健意识等不同,对社区卫生服务也有不同的需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转制过程中,可建立不同形式的服务模式,以找出一套适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易于接受的就近、方便、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作者:徐锋;吴菊芬;凌鼎锷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硫酸链霉素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分析

    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乳突后径路开颅术,需要较复杂的器械和条件[1,2].本文收集了30例我院1999~2003年采用硫酸链霉素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进行6个月~3年的疗效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占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社区护理管理程序的应用研究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管理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与程序,来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护理质量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护理管理人员根据确定的评价标准对社区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反馈及定期评估,使社区护理工作处于标准可规定的佳运行状态,通过评价使社区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通过评价找出社区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而保证病人及社区群众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我院按照设定的护理管理程序,加强社区护理的管理,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报道如下.

    作者:曹卫平;蒋宇音;丰金焕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

    杨凤池主任:1心理治疗起作用的机制心理治疗的效果常通过以下机制起作用,即宣泄疏导患者的感情而缓解情绪压力;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患者领悟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协助患者改进认知结构,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有效的适应方式;帮助患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等.

    作者:杨凤池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家庭医生如何加强学校健康服务

    青春期是我们的生命周期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由青春期健康地踏进成年人的阶段.然而,相对于幼儿(5岁以下)和成年人[1,2],青少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初中性)的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医疗界所忽略.由于青少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所以一般观点都认为他们是一个较健康的组别,不需要对其做出太多的干预.但事实上,因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青少年的高风险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较迟才出现,令我们低估了这些行为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长期效应[3].

    作者:李大拔;黄志威;黄仰山;曾广加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53例乙型肝炎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5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应用SCL-90进行自评.结果乙型肝炎患者配偶SCL-90的得分与国内常模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和敌对5项因子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的妻子在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因子分上与患者的丈夫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丈夫在人际关系因子分与妻子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对其配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谢贞;吴英铎;张雷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高血压并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两者都可引起心血管事件,并存在对心血管的危害性有乘积效应.我国目前高血压防治处于低水平状态,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低.为了提高对该病的治疗率、控制率,本文就近年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尤其是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目的是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水平,强调控制血压水平的重要性.

    作者:宋明华;张林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中山市古镇社区人群慢性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中山市古镇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效果,探讨农村社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工作模式.方法1997年12月~1998年5月分别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古镇社区6 920名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了慢性病的基线调查和KAP问卷调查,随后对全镇6.3万人口采取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内容包括高血压管理、控烟、全民健身运动、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合理膳食及糖尿病管理)、监测和评价活动.结果(1)1997~2002年人群高血压防治及控烟、全民健身运动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有上升趋势(P<0.01);(2)全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由1998年的16.99%下降到2000年的15.16%和2002年的13.48%;(3)高血压的管理率和控制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由1997年的25.66%、4.43%上升到2002年的80.50%、45.8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4)社区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别由1997年的136.90/10万和93.63/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15.83/10万和69.90/10万,6年来分别减少了21.07/10万和23.73/10万(P<0.05);(5)1997~2002年居民死因谱及潜在寿命损失(PYLL)分析表明:居民的主要死因仍然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COPD、损伤和中毒,而造成早死的主要死因是损伤中毒.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是有效的.研究总结并提出了以社区力量为主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中心内容、基层医生对人群进行高血压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为起点,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既充分体现全人群策略,又能体现高危人群、患者策略的防治工作模式和操作规范.

    作者:蔡成活;陈文力;黄庭标;闫振山;李细苟;朱碧琳;邝明汉;苏明照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中山市古镇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目的探索适合中山市古镇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1997年12月~1998年5月分别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古镇社区6 920名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基线调查和KAP问卷调查.对全镇6.3万人采取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1)社区诊断:①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1.66%,平均期望寿命73.98岁;②1997年社区居民首位死因是脑血管病,其次是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③1998年20~74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6.99%和4.16%,体重指数>26者占14.45%;④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男性高于女性(P<0.01);⑤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低于1991年的全国平均水平(P<0.01);⑥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P<0.01).(2)监测评价:①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的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有上升趋势(P<0.01);②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由1998年的16.99%下降到2002年的13.48%;③高血压的管理率和控制率分别由1997年的25.66%、4.43%上升到2002年的80.50%、45.8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社区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由1997年的136.90/10万和93.63/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15.83/10万和69.90/10万,6年来分别减少了21.07/10万和23.73/10万(P<0.01);⑤社区人文环境监测: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健全了组织及网络体系,国家、省及市卫生镇的验收达标.结论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效果显著;研究总结并提出了政府统一规划、配置、引导和管理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网络完善、层次适宜、服务周到的医疗保健体系,基本形成了以社区为基础、居民需求为导向、社区力量为主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中心内容、基层医生对人群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为起点、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充分体现患者-高危人群-全人群策略和个人-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临床预防服务与社区预防服务相结合的慢性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医学实践模型和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模式.

    作者:陈文力;黄庭标;蔡成活;闫振山;李细苟;朱碧琳;苏明照;邝明汉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我国社区心理工作的发展状况

    李秀艳教授:社区心理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社区心理工作,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绞窄性肠梗阻一例误诊分析

    1病例简介患儿,男,4岁.主因腹痛4 h急诊入院.此前4 h暴饮暴食后突然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以脐周为著,伴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4次,在外院做腹透及尿常规检查均为正常.肌注止痛剂后病情无好转遂转来.

    作者:刘俊英;申鲁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社区心理工作的范畴

    孙红教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对当代疾病谱变化的调查结果指出:世界上80%以上的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疾患已经成为当代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心理求助需求的增长和心理咨询业相对滞后的现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急症,在社会快速发展,改革继续进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个矛盾越发显得突出.今天我们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孙红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您认为病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诊断线索是什么?乔先生的主要问题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寻求线索应重点询问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职业环境、起病缓急、呼吸困难与体位及劳力活动的关系,发作时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呼吸时限等特点,伴随症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乔先生历时7年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杵状指(趾)均提示机体的慢性缺氧,病史中无相应的心血管疾病、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故应首先考虑肺源性呼吸困难.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