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6~27周妊娠临床分析

徐华瑞;于合珍;张雪芹

关键词:米非司酮, 伍米索前列醇, 现报道如下, 引产方法, 腔内注入, 临床效果, 利凡诺, 安全性, 羊膜, 妊娠
摘要: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引产是30年来常用的中孕引产方法之一.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下称双米)终止16~27周妊娠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我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初步应用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定量分析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一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方法、评估得分与等级等部分构成,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9个.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试用于我省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显示本评价指标体系较适用于现阶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

    作者:胡晓玲;朱新侠;陈丽云;瞿礼华;王宁;李学信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艾滋病与真菌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侵犯CD+4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真菌感染相当严重,有些真菌感染甚至可能是艾滋病的首发症状,如鹅口疮、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等,这些疾病都为艾滋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夏天保;王英;顾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尿蛋白-1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尿蛋白-1(UP-1)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UP-1、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 )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尿UP-1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UP-1与尿Alb、尿NAG和β2-MG呈正相关.结论 UP-1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进入了再灌注治疗的年代,其中常用的再灌注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1994~2000年我们对178例AMI患者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溶栓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燕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0岁.4年前发现血压高,高达180/120mmHg,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规律服药.

    作者:李玉;张荣华;陈芳;朱凌云;代云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单用先锋美他醇治疗感染性支气管肺疾病62例报告

    2002年2月~2003年2月,我们使用头霉素类抗生素先锋美他醇治疗感染性支气管肺疾病患者6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玲华;张见平;李军;拾景海;李萍;武焱珉;汪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思考病例(47)--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预测早产的预后

    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道一些预测早产的方法.其中由蜕膜和绒毛之间的细胞外基质产生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出现在下生殖道时,被认为即将要分娩的可靠指标[1].另外,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升高也与分娩发动有关[2].为探讨fFN和IL-6在预测先兆早产的预后中的价值,我们检测了86例先兆早产者宫颈分泌物中的 fFN和外周血中的IL-6水平,并比较其早产发生的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大庆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以头皮肿块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简介患儿,男,4岁.因头皮肿块5天、双下肢疼痛1天于2001年9月13日入院.患儿5天前无明显原因头顶处出现3个核桃大小的肿块,无疼痛感觉,无外伤史,在家给予热敷治疗无效.

    作者:张淑霞;李学龙;夏蕾;陈小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抗氧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化能力的影响

    近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且病死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近研究证实,COPD的发生、发展与机体氧化应激关系密切[1].

    作者:刘绍霞;杨岚;齐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静息99MTC-MIBI、Isoket介入99MTC-MIBI再注射心肌断层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观察

    本文对3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息99MTC-MIBI及Isoket介入99MTC-MIBI再注射心肌断层显像,客观比较两种方法心肌显像间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社区小儿药源性血尿33例临床分析

    1998年8月~2002年8月我院两个社区共收治小儿药源性血尿33例,为更好的预防、处理该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洁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艾滋病与非感染性皮肤病

    感染性疾病在HIV感染患者中常见而严重,和非HIV感染者相比,非感染性皮肤病包括脂溢性皮炎、干燥症、银屑病、药物反应等,在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上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作者:毕新岭;顾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39例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普米克令舒)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我院从2000年10月~2002年6月,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应用氧驱动或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加博利康尼溶液,并以静滴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加吸入博利康尼溶液和单纯静滴琥珀酸氢化可的松作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艾滋病与皮肤肿瘤

    HI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等.文献报道皮肤肿瘤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学者调查发现,在艾滋病患者中,皮肤肿瘤如卡波西肉瘤(KS)、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Bowen病及恶性黑素瘤(M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一般人群均高,且肿瘤生长更快,更具有侵袭力.下面将艾滋病患者经常伴发的皮肤肿瘤作一介绍.

    作者:陈琪枫;牛芳;顾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家庭医学中的老年病学(二)

    4 家庭医疗中老年病医师的角色获得<老年病附加资格>的家庭医师参与各种各样的治疗和学术活动.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和老年健康保险(Medicare)中管理化保健的发展,机遇也在增多.

    作者:梁万年;刘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S100B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

    S100B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21KD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近年来随着对S100B蛋白认识的深入,关于它在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中的作用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概述了S100B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在脑血管病和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

    作者:薛静;王世民;刘孝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深圳市参保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的意向分析

    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参保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的意见,结果表明,职工认为家庭病床、慢性病预防保健、疾病筛检等项目应该进入医疗保险;职工有能力承受一定比例门诊费用,医疗保险部门可以拉开不同等级医院报销比例,促使病人合理分流.

    作者:陈子敏;彭晓明;陈金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高度对输液滴数及输液速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液器茂菲氏滴管内液面不同高度对输液滴数及输液速度的影响,指导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正确控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高高度.方法实验观察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距滴口不同高度对输液滴数及输液速度的影响.结果在其他因素不变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距滴口高度在29.5~6.5mm时,高度与1分钟输液滴数及1分钟输液速度无相关关系(P>0.50).当其高度在6.0~2.0mm时,高度与1分钟输液滴数呈负的直线相关(P<0.001),与1分钟输液速度无相关关系(P>0.50).结论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正确控制茂菲氏滴管内液面高高度,使液面距滴口高度大于液滴自然长度,以利于观察输液滴数并确保能根据输液滴数正确计算出输液速度.

    作者:魏月琴;魏月梅;魏小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间断胰岛素治疗的疗效

    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为探讨间断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现对15例继发磺脲类药失效的2型DM患者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年;师树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