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外急救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分析

朱毅

关键词:院外急救, 不典型,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临床表现, 心电图, 识别, 报告
摘要: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通过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在院外即可做出诊断,但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外诊断较困难,需要认真思考判断加以识别,现将院外急救中所遇到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报告如下.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6~27周妊娠临床分析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引产是30年来常用的中孕引产方法之一.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下称双米)终止16~27周妊娠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我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华瑞;于合珍;张雪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门奇断流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3例误诊分析

    1 病例简介例1:女,46岁,以厌食、乏力2月入院.B超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增宽,直径20mm.查体:皮肤粘膜轻度黄染,腹平软,脐周静脉曲张,肝不大,脾于左肋缘下8cm可触及,未过腹中线.

    作者:陈英杰;杨保军;胡基刚;杨福申;杨晓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间断胰岛素治疗的疗效

    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为探讨间断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现对15例继发磺脲类药失效的2型DM患者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年;师树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32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洛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sELAM)、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各指标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L-1β、sELAM、sICAM-1含量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sELAM、sICAM-1含量均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P<0.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洛伐他汀可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

    作者:崔维;张东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北京市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目的评价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2000年6月前建立的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防治状况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9%社区卫生服务站拥有1名专职健康教育人员;每个服务站平均每年健康教育经费约为6300元;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以门诊教育、不定期讲课为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3种疾病登记病人数占估计患病人数的15.8%;病人获得健康教育率为33.3%.结论目前社区健康教育管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偏低,病人获得健康教育率低.

    作者:左惠娟;姚崇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济宁市城乡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济宁市城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济宁市城乡796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城市女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农村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教师进行心理维护时,应注意城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尤其应关注农村女教师的心理健康.

    作者:李晶;陈廷;储献群;高翠;王道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抗氧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化能力的影响

    近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且病死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有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近研究证实,COPD的发生、发展与机体氧化应激关系密切[1].

    作者:刘绍霞;杨岚;齐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预测早产的预后

    近年来,国外有文献报道一些预测早产的方法.其中由蜕膜和绒毛之间的细胞外基质产生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出现在下生殖道时,被认为即将要分娩的可靠指标[1].另外,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升高也与分娩发动有关[2].为探讨fFN和IL-6在预测先兆早产的预后中的价值,我们检测了86例先兆早产者宫颈分泌物中的 fFN和外周血中的IL-6水平,并比较其早产发生的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大庆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艾滋病的治疗

    虽然目前对艾滋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许多治疗显然改变了患者的预后.下面对常用的治疗药物及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郭志丽;陈石牛;顾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艾滋病与皮肤肿瘤

    HI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等.文献报道皮肤肿瘤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学者调查发现,在艾滋病患者中,皮肤肿瘤如卡波西肉瘤(KS)、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Bowen病及恶性黑素瘤(M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一般人群均高,且肿瘤生长更快,更具有侵袭力.下面将艾滋病患者经常伴发的皮肤肿瘤作一介绍.

    作者:陈琪枫;牛芳;顾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初步应用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定量分析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一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方法、评估得分与等级等部分构成,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9个.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试用于我省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显示本评价指标体系较适用于现阶段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

    作者:胡晓玲;朱新侠;陈丽云;瞿礼华;王宁;李学信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空腹血糖超常103例临床特点的研究

    1997年ADA在关于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意见的报告中,提出了空腹血糖超常(IFG)的新概念,迄今为止,IFG意义未完全明确.本文对103例IFG的病史、体征和生化检查等方面作了观察和分组比较,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邓晓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对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结果心理干预前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SCL-90除偏执外,其余各因子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国内常模比较,恐怖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赵敏;王芳;于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思考病例(47)--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服务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江苏省社区卫生的服务中心医生服务状况.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江苏省不同地区5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25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医生对病人电话号码的知晓度为34.3%,病人对医生电话号码的知晓度为67.6%.医生经常或定期家访、提供上门服务率分别是23.4%和26.1%.医生开处方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药物的疗效占54.1%、与病人共同商量决定占23.4%.结论社区医生对病人的关注程度不够,诊病时与病人的谈心交流不充分,服务主动性不足,服务模式仍较落后.社区医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医学伦理学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

    作者:刘伟;李君荣;唐艳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华西医院将社区医学纳入临床医学生实习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社区医学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有关社区群众健康问题的一门科学.它运用流行病学和社会统计学方法进行社区调查,并通过社区诊断,发现社区居民中的健康问题以及社区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继而制定出社区健康计划,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开展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并对社区健康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达到预防保健、促进健康的目的.社区医学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的主要模式[1~3].

    作者:刘姿;周瑞敏;方艳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单用先锋美他醇治疗感染性支气管肺疾病62例报告

    2002年2月~2003年2月,我们使用头霉素类抗生素先锋美他醇治疗感染性支气管肺疾病患者6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玲华;张见平;李军;拾景海;李萍;武焱珉;汪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院外急救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分析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通过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在院外即可做出诊断,但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外诊断较困难,需要认真思考判断加以识别,现将院外急救中所遇到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2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家庭医学中的老年病学(二)

    4 家庭医疗中老年病医师的角色获得<老年病附加资格>的家庭医师参与各种各样的治疗和学术活动.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和老年健康保险(Medicare)中管理化保健的发展,机遇也在增多.

    作者:梁万年;刘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纠纷防范探讨

    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性质、工作特点进行了若干分析,对其可能产生医疗纠纷的三大因素(医源性因素、社会性因素、患方性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防范医疗风险和解决医疗纠纷的具体办法与策略,旨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抗医疗风险的能力,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田晓红;张春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