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冬季如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白学礼;成孟瑜

关键词: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点,常与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显著暴露引起的气管和(或)肺泡异常有关.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近数据显示大于或等于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9.9%,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该病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并位于男性死因第二位.
健康向导杂志相关文献
  • 西游健康新传之防治食源性疾病(一)

    作者:王炳彦;曲博;韩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工耳蜗术后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而对于普通语前聋患者,佳植入年龄为小于2岁.孩子在0~3岁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过站再买票”比较费力.

    作者:丁秀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保持情绪稳定的六大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也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患者患病后由于其治疗用药的漫长性及病情进展的不良预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或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稳定情绪可能会使高血压血压升高,甚至引发脑卒中(中风)等症状,下面就来给大家说说高血压如何保持情绪稳定,从而保护健康,想了解的不妨看一看.

    作者:郭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中耳炎的诊断和处理

    急性中耳炎儿童常见的,80%~90%的孩子会出现,多发生在3~6岁,这是耳鼻喉科夜间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可以有轻微的流鼻涕、咳嗽或发热.这些孩子多表现为哭闹,捂着耳朵,耳朵疼痛,经常在夜间出现,有时可以伴有发热,这种耳朵疼痛多是间歇性的,一阵一阵的疼痛,一般持续1~2天.

    作者:李庆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哪些耳病会引起耳痛

    耳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引起耳痛的原因较多,就耳朵本身的病变而言一般有以下几种:外耳道炎:当耳内不适、发痒时,有人喜欢用指甲、发夹、毛线针、短木棒、火柴杆等在耳内盲目掏挖.如果挖得过猛或被人碰撞时,很容易将耳道皮肤戳破,引起皮肤感染发炎.此病不仅有耳痛,而且还可能伴有出血.

    作者:魏国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要健康一生喜气扬(十五)

    心中的桃花源人的心态不同,所看到的景致就迥然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无论置身于何地,都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乐趣,哪怕是面对死神的时候.快乐就在每个人的心理,挫折的淤泥里也有快乐的养分,只要用豁达开朗的心境,去面对生活磨难,快乐就会时常与我们相伴.

    作者:黄立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激素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在这个信息时代,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都什么年代了,没有流量?网速这么慢?”确实,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网”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就拿“上网看病”这事来说吧,往往患者会自行诊断,增加无谓的恐慌,大大增加了心理负担,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笔者曾在网上查看有关“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信息,发现答案五花八门,从说纷纭.

    作者:崔艳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失眠是病对身体危害很大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身体危害性也非常大.常言道,“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睡眠是人体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竞争的日益加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人们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因此造成失眠和失眠症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41~50岁失眠发生率占总人数26%,31~40岁占23%,30以下占17%,60岁以上的老人占40%以上.

    作者:苏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拥有健康才能快乐生活

    人的一生,可以没有金钱、名利,但绝对不能没有健康.它是一切的根本,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它,你拥有再多的财富名利都将毫无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许多人都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为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为了事业的蒸蒸日上,为了家人的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断的加班加点拼搏着,沉醉于灯红酒绿中应酬着,不断的挥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耳鸣与心理

    耳鸣不一定是器质性疾病所造成的,它与我们平时的情绪状态也息息相关.也许你也曾经经历过,在压力大或者没有休息好的时候,耳鸣就悄悄地出现了.但也不是说压力大或者睡眠不好就一定会出现耳鸣,更恰当的说法是心理状态可能是耳鸣的一种诱发因素.今天我们主要来谈谈与耳鸣相关的一些因素.

    作者:康厚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戒烟成功重在方法选择

    当烟民下定戒烟决心时,却发现戒烟方法真是五花八门:有自己凭意志力“干戒”的、有使用广告推出戒烟辅助品的,还有人使用药物进行戒烟.这么多方法中,哪一种才是科学、有效帮助戒烟成功的“法宝”?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研究员肖丹介绍,烟草里的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吸烟成瘾后,每30~40分钟就得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水平;戒烟时,大脑中尼古丁达不到“需要”水平,就会产生心情抑郁、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等心理症状,以及恶心、头痛等身体不适感觉,并渴望补充尼古丁.这些反应在医学上统称为尼古丁戒断综合征.尼古丁成瘾性及戒断综合征,成为戒烟难以逾越的障碍.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肩周炎”和“肩袖损伤”两者有什么不同

    问:我今年62岁,2年前丈夫中风偏瘫后我每天都得用轮椅推着他外出活动.半年前我发现平常推轮椅时出力多的右上肢,出现肩关节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我以为得了”肩周炎”,自行购买止痛膏药外贴,并在小区门诊进行物理治疗,都不见效.后来我到医院骨外科就诊,医生检查后说我患的并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损伤”,需接受手术治疗.请问“肩周炎”和“肩袖损伤”两者有什么不同?“肩袖损伤”还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作者:吕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她果真是血液病吗

    接到紧急会诊的电话,妇产科医师迅速来到血液科重症病房.血液科医生介绍了患者的情况:患者小乐,女性,22岁,因阴道流血2周、重度贫血、发热1周急诊收住院一天,否认婚姻史及性生活史,请妇产科会诊.妇产科医师再次询问现病史、个人史、婚姻史、家族史等,得到的信息和血液科医生的描述完全一致,未婚,无性生活史……

    作者:郭述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中耳炎认识的几个误区

    慢性中耳炎泛指发生于中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中耳部位深在,解剖复杂,上托颅脑,下接颈面,周围密布重要的器官、血管、神经,涉及听觉,平衡觉等重要功能,病变一旦形成就难以自愈,严重威胁周围重要器官功能和生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群众对中耳炎的认识程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认识的误区,对于疾病的诊治影响甚大,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田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人老了,关节很容易出现骨质增生,也就是“骨性关节炎”,也叫骨刺、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常见于膝关节.其次是髋关节、手指关节等,总之,越是劳累、负重的关节,越容易得这个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的关节:通常是骨头和骨头相连接,形成可以活动的关节.比如,大腿骨和小腿骨组成膝关节.

    作者:韩树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冬季健身科学指南

    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还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冬天,只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健身效果“杠杠的”.合理选择 享受运动健身项目众多,哪些适合在冬天进行呢?

    作者:凌建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冬季如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点,常与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显著暴露引起的气管和(或)肺泡异常有关.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近数据显示大于或等于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9.9%,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该病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并位于男性死因第二位.

    作者:白学礼;成孟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孕期请多关注 甲状腺健康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腺之一,主要产生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当机体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可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反之,当产生的甲状腺激素过少或存在甲状腺激素抵抗引起全身低代谢综合征如黏液性水肿,则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科学防癌四步走

    人体器官由细胞组成,细胞增长和分化可以满足身体需要.然而,如果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不受控制地增殖与分裂,便会形成肿瘤.肿瘤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能迅速破坏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广泛转移时,影响全身功能,后造成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直至衰竭和死亡.

    作者:刘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家长关心的几个问题

    分泌性中耳炎,又名中耳积液,是以中耳内黏液或液体积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病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好发,发病率高,为儿童耳鼻喉常见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

    作者:陈建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健康向导杂志

健康向导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