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类型中耳炎的诊断和处理

李庆忠

关键词:
摘要:急性中耳炎儿童常见的,80%~90%的孩子会出现,多发生在3~6岁,这是耳鼻喉科夜间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可以有轻微的流鼻涕、咳嗽或发热.这些孩子多表现为哭闹,捂着耳朵,耳朵疼痛,经常在夜间出现,有时可以伴有发热,这种耳朵疼痛多是间歇性的,一阵一阵的疼痛,一般持续1~2天.
健康向导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炎的危害有哪些

    前列腺炎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很多男性都不对此引起重视,认为这是男人年龄到了,出现的正常排尿不适,只要注意休息,性生活节制并无大碍.其实这是错误的,前列腺炎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等,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作者:赵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激素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在这个信息时代,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都什么年代了,没有流量?网速这么慢?”确实,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网”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就拿“上网看病”这事来说吧,往往患者会自行诊断,增加无谓的恐慌,大大增加了心理负担,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笔者曾在网上查看有关“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信息,发现答案五花八门,从说纷纭.

    作者:崔艳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家长关心的几个问题

    分泌性中耳炎,又名中耳积液,是以中耳内黏液或液体积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病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好发,发病率高,为儿童耳鼻喉常见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

    作者:陈建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失眠是病对身体危害很大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身体危害性也非常大.常言道,“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睡眠是人体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竞争的日益加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人们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因此造成失眠和失眠症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41~50岁失眠发生率占总人数26%,31~40岁占23%,30以下占17%,60岁以上的老人占40%以上.

    作者:苏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哪些耳病会引起耳痛

    耳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引起耳痛的原因较多,就耳朵本身的病变而言一般有以下几种:外耳道炎:当耳内不适、发痒时,有人喜欢用指甲、发夹、毛线针、短木棒、火柴杆等在耳内盲目掏挖.如果挖得过猛或被人碰撞时,很容易将耳道皮肤戳破,引起皮肤感染发炎.此病不仅有耳痛,而且还可能伴有出血.

    作者:魏国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中耳炎认识的几个误区

    慢性中耳炎泛指发生于中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中耳部位深在,解剖复杂,上托颅脑,下接颈面,周围密布重要的器官、血管、神经,涉及听觉,平衡觉等重要功能,病变一旦形成就难以自愈,严重威胁周围重要器官功能和生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群众对中耳炎的认识程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认识的误区,对于疾病的诊治影响甚大,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田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科学防癌四步走

    人体器官由细胞组成,细胞增长和分化可以满足身体需要.然而,如果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不受控制地增殖与分裂,便会形成肿瘤.肿瘤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能迅速破坏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广泛转移时,影响全身功能,后造成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直至衰竭和死亡.

    作者:刘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游健康新传之防治食源性疾病(一)

    作者:王炳彦;曲博;韩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肾脏病的合理饮食

    导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逐渐增高,相应的美食对我们的诱惑也逐渐增大,美酒佳肴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你可知道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并加重多种疾病,慢性肾疾病就是其中的一大类,而其危害却不为大部分人所知.今天作为一个肾病科的医生,我就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当如何合理饮食.

    作者:行延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她果真是血液病吗

    接到紧急会诊的电话,妇产科医师迅速来到血液科重症病房.血液科医生介绍了患者的情况:患者小乐,女性,22岁,因阴道流血2周、重度贫血、发热1周急诊收住院一天,否认婚姻史及性生活史,请妇产科会诊.妇产科医师再次询问现病史、个人史、婚姻史、家族史等,得到的信息和血液科医生的描述完全一致,未婚,无性生活史……

    作者:郭述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中耳炎的诊断和处理

    急性中耳炎儿童常见的,80%~90%的孩子会出现,多发生在3~6岁,这是耳鼻喉科夜间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可以有轻微的流鼻涕、咳嗽或发热.这些孩子多表现为哭闹,捂着耳朵,耳朵疼痛,经常在夜间出现,有时可以伴有发热,这种耳朵疼痛多是间歇性的,一阵一阵的疼痛,一般持续1~2天.

    作者:李庆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五彩粪便知多少

    粪便,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遗物.又称“屎”“便便”,或者在民间大多地区方言内称“粑粑”.对于农民来说,粪便可以作为农作物较好的有机肥料.每每人们谈论起“粑粑”的时候,往往对其第一印象是“黄色、臭”.可您是否还知道,“粑粑”还有很多种不同的颜色,而这些不同颜色的“粑粑”,也预警着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异常,不再那么健康了.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这些不同颜色的“粑粑”都代表了哪些身体预警信号吧.

    作者:郭云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人养生注意四个“四”

    老年人养生在日常生活、饮食、情绪、睡眠这四个方面都要注意.日常生活有“四忌”忌久坐:老年人,由于肢体行动不便,喜欢久坐.坐虽是消除疲劳的必要方式之一,但久坐容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因此,老年人应多走路、勤活动,“安步当车”才能保持健康.

    作者:荣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错误护肤方法让你加速衰老

    日常的护肤保养,意在永葆青春,使皮肤青春靓丽.但你的护肤真的做对了吗?错误的护肤方法可能会造成肌肤的损色,还会促进衰老.就快来看看有如下几个被人们误解或错误的护肤习惯吧!过于频繁去角质我们的面部皮肤相对娇嫩,如果频繁的去角质,会违背皮肤的自然代谢规律.肌肤在失去角质的保护后,较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细菌的感染力度也会相对增加.过度的去角质还会伤害到肌肤真皮层,造成肌肤过敏红肿的情况出现.

    作者:张小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解读(五)

    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释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的血压值大干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值虽然小于140/90毫米汞柱,仍可诊断为高血压.

    作者:王炳彦;蕫海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门诊不完全就诊指南

    在门诊工作两年余,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就诊者,发现了一些患者就诊中遇到的问题,现总结如下,供各位参考.您真得需要一个专家号吗“看病贵,看病难”似乎是国人对当下医疗状态的第一体验,很多专家号往往是一号难求,但是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真得都需要专家号吗?当然不是,对于初诊的患者,大多数人连必要的检查都没有做,好不容易挂到专家号,好不容易经过漫长得等待,见到专家,结果手里只是多了一堆检查单,甚至有可能连问诊都是专家的助手完成的,和专家连一句话也没有说上,这事搁谁,谁都会感叹“看病贵,看病难”.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人老了,关节很容易出现骨质增生,也就是“骨性关节炎”,也叫骨刺、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常见于膝关节.其次是髋关节、手指关节等,总之,越是劳累、负重的关节,越容易得这个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的关节:通常是骨头和骨头相连接,形成可以活动的关节.比如,大腿骨和小腿骨组成膝关节.

    作者:韩树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日常护耳要这样做

    耳朵是人体五官中重要的器官之一,每天我们会在意嘴巴、眼睛、鼻子有没有清理干净,却很少会去在意耳部有没有清洁.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耳朵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作者:张军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冬季如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点,常与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显著暴露引起的气管和(或)肺泡异常有关.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近数据显示大于或等于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9.9%,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该病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并位于男性死因第二位.

    作者:白学礼;成孟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女性睡眠与健康

    睡眠的习惯不正确,不仅仅影响睡眠质量,天长日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戴胸罩入睡胸罩对乳房是起保护作用的,但戴胸罩入睡则会招致疾病.特别是诱发乳腺癌.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每天戴胸罩超过17小时的女生患乳腺癌的危险比短时间戴胸罩或不戴胸罩者高20倍以上.这是因为乳房长时间受压,淋巴回流受阻,有害物滞留乳房的结果.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健康向导杂志

健康向导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