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LISA一步法HBeAg阳性HBsAg阴性标本的分析

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

关键词:一步法, 阳性, 假阴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样品, 效应, 浓度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样品,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大多数阳性,但也有少数样品因HBsAg浓度过高致钩状(hook)效应出现HBsAg假阴性,造成HBsAg漏检.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前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标志研究较多,但对特异性、敏感性的评价尚不一致.本研究对87例1型糖尿病儿童和106例健康儿童进行了3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旨在评价各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邰文琳;张学宁;杨红英;胡家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院内不动杆菌产酶耐药表型研究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产酶耐药情况.方法用三维试验法对不动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进行酶型分析.结果 215株不动杆菌中有57株产ESBLS,占26.5%;71株产AmpC β-内酰胺酶,占33.0%;7株产MBL,占3.3%;2株产SSBL,占0.9%;78株未检出β-内酰胺酶占36.3%.结论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是不动杆菌主要的耐药机制.临床医生必须根据正确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用药,才能有效控制不动杆菌的感染.

    作者:陈东科;彭红;张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用健康人血浆替代血凝质控物的探讨》一文的建议

    拜读贵刊2002年第4期的<用健康人新鲜血浆替代血凝质控物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该文),我们复习了有关文献,并参考该实验方法作血凝4项指标的检测,认为作APTT检测用血浆不宜放冰箱冷藏,而应置-20℃冷冻保存.

    作者:赵爱娜;王玉;刘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A15-3临床应用探讨

    CA153是从转移性乳腺癌中分离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主要存在于正常乳腺上皮管腔面,细胞恶变时含量明显升高.它是一种分子量300 000~450 000的大分子糖蛋白.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富含三酰甘油脂蛋白残粒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血浆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伴随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CHD)的危险性增高,但是仍不能证实TG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1].

    作者:马百坤;庄一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离子选择电极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离子选择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s,ISE)在生物医学检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越来越受到检验人员的重视,国内每年发表ISE法在医学检验中应用的研究论文达百篇以上.然而,由于离子选择电极本身及其仪器的性能特点,影响ISE法测定的因素很多[1],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顾光煜;张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地戈辛和生物素标记进行原位PCR方法的比较

    由于不同的B细胞克隆可发生不同类型的重链基因重排,因此,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可鉴别细胞的来源,也可诊断B系淋巴细胞性肿瘤.本文介绍应用免疫球蛋白重链第三互补决定区引物,分别用生物素和地戈辛标记进行原位PCR,检测了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如下.

    作者:谢湘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Vitek系统GNS 506药敏卡存在鲍曼不动杆菌假耐亚胺培南结果

    2000年2月~2001年4月,我们从本院Vitek系统数据库中查找采用GNS 506卡进行药敏试验的鲍曼不动杆菌编号,从-20 ℃保存的菌株库中找出相应的菌株予以复苏,共90株鲍曼不动杆菌.

    作者:赵志钢;李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紫外线照射对31项血清生化测定结果的影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急诊检验有时不能等待转送到有相应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因此,如何做好病人血样的前处理,杀灭血液中以及沾染在试管壁的病毒亟待解决.

    作者:李丹;敬华;杨晋德;陈兴明;许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种苛养菌的耐药性分析

    细菌耐药性是抗感染治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苛养菌感染及其耐药性,我们对医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从感染性病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相光;杜桂英;刘田林;曹洪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在监测乳腺癌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监测乳腺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及10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51例为治疗后转移复发)的血清TPS、CA15-3、CEA及TPA水平,观察其中23例转移性乳腺癌治疗前后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术后稳定未转移者各标志物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转移复发者标志物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检出乳腺癌转移复发敏感的指标是TPS (78.7%),特异性强的是CA15-3(96.5%), TPS与CA15-3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互补,有效性提高(78.9%),若再加入CEA,可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和有效性(87.5%).TPS对乳腺癌骨转移为敏感,远处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TPS水平高.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有效(CR+PR+SD)各标记物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无效(PD),TPS与TP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TPS是检出转移性乳腺癌为敏感的标志物,尤其是骨转移的患者.TPS与CA15-3、CEA联合是监测转移性乳腺癌的佳组合.TPS水平升高表明病情进展,预后不良.

    作者:陈燕;应敏刚;杨建伟;胡敏华;黄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病原微生物分析

    目的了解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病原微生物分离情况,为临床医生控制此类感染提供信息.方法静脉插管端标本常规培养及血培养使用血培养仪;微生物鉴定使用微生物鉴定仪,并辅以手工法.结果 380份静脉导管及380份血培养标本,共有110份同时检出病原微生物,检出菌种达18种,阳性检出率为28.95%.革兰阳性球菌占29.09%(32/110),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1.82%(24/110),革兰阴性杆菌占27.27%(30/110),真菌占43.64%(48/110),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出微生物排前5位的分别为近平滑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并列第3位)、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并列第4位)、臭鼻克雷伯菌.结论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细菌感染比例大于真菌.

    作者:孙长贵;陈建泓;张丽君;曾贤铭;成军;孙关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检测细菌感染所致全身性炎症的可靠指标,内毒素(endotoxin,ET)是其诱导的主要刺激剂[1].

    作者:张崴;张世兰;王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纯化及鉴定

    目的提取和纯化人心肌肌钙蛋白I.方法心室肌经匀浆、离心、盐析提取,CM Sephadex C-50柱层析,DEAE Sephadex A-50柱层析制备人cTnI;经(cTnI)活性检测、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从65 g湿重心肌中获得4.1 mg cTnI, 分子量约为24 000,纯度约为84%.结论纯化的cTnI可被cTnI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本实验从人心肌中成功制备cTnI.

    作者:卞智萍;杨笛;顾春荣;徐晋丹;杨国平;张寄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继续教育试题(1)参考答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AML-M2a原始粒细胞胞质空泡现象1例报告

    原始粒细胞胞质中出现大量空泡较为少见,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荣;邢江涛;张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继续医学教育栏目简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W/A-4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非发酵菌的评价

    非发酵菌的临床感染日益增多,国内外在各种感染中分离率约为25%[1].此类菌的鉴定过程烦琐,费时费力.我们以传统生化方法作为决定性鉴定,对Microscan WalkAway-40微生物分析仪系统在非发酵菌进行鉴定中的准确率进行评价.

    作者:汪定成;张青;刘树林;杜业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Rh血型Del表型

    目的探讨采用DNA技术鉴定Del基因型.方法根据文献和GenBank报道的中国人Del等位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再引入一对内对照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Del基因型,用此法检测10名Rh阴性、10名Rh阳性和20名经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鉴定的Del表型个体的样品.结果 10份Rh阳性和10份Rh阴性样品PCR检测均为阴性,20份Del样品则均为阳性,显示此法能特异性检测Del等位基因,且与吸收放散试验结果一致.结论与吸收放散试验比较,PCR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鉴定中国人群Del表型个体.

    作者:邵超鹏;尚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关节液中分离1株巴西奴卡菌

    Nocardia(奴卡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泥土里的腐生菌,能引起肺部感染或经创伤进入皮下组织引起感染.我科从关节液内分离出1株N.brasiliensis(巴西奴卡菌),报道如下.

    作者:李采青;刘金禄;卢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