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智;孔山;沈红霞;左秀华;陈体仙;何作顺
无乳链球菌需用CAMP试验鉴定,该试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鉴定结果.血平板是该试验的关键培养基.为探讨血平板中的血液、基础粉、湿度、保存时间对试验的影响,我们分别用五种血平板:(1)哥伦比亚琼脂粉加羊血液;(2)哥伦比亚琼脂粉加人血液;(3)营养琼脂粉加羊血液;(4)营养琼脂粉加人血液;(5)市售商品血平板,在不同时间做CAMP试验.所用无乳链球菌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评菌株.
作者:郭志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于2002年6月从一患者胰腺囊肿脓液中检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报告如下.
作者:储从家;潘丽;吴惠玲;孔繁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急性腹泻患者病原性弧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按第2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和溶血试验,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1 170例急性腹泻患者共检出病原性弧菌105株,检出率为8.9%;同期检出沙门菌和志贺菌25株,检出率为2.1%.105株弧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占52.3%,气单胞菌占25.7%,非O1群霍乱弧菌占14.2%.有84株溶血素阳性.除复方新诺明耐药率(41.0%)较高外,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均无1株耐药,庆大霉素、氯霉素均仅2株耐药.结论本地区急性腹泻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气单胞菌和非O1群霍乱弧菌,其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氯霉素均敏感.
作者:包志明;丁宸;迟银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双纸片抑制协同法(DDIST)、纸片扩散法与三维试验法检测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的可靠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从临床分离株中初筛出88株产ESBLs与AmpC可疑菌株,再用DDIST和三维试验进行比较.结果纸片扩散法检出产ESBLs菌77株,可疑产AmpC菌6株,另有5株为不确定产酶株.DDIST检出产ESBLs菌77株(87.5%),产AmpC菌10株(11.4%)(包括纸片中心距离20 mm的9株、15 mm的1株),产ESBLs+AmpC菌1株(1.1%).三维试验检出AmpC 11株,ESBLs78株.DDIST,三维试验总符合率达到100%.结论 DDIST可同时检测产ESBLs和AmpC的细菌,方法准确简便,适于各级临床实验室应用.
作者:刘丽文;卢艳平;张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在使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后再测(Mg2+)时,发现Mg2+结果偏高,与单独重复测定Mg2+对比结果发现有显著性差异,但执行仪器的特殊清洗程序清洗3遍后再同样检测其结果则无差异,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国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HLA-DR4、CD25和CD2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致病和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 SSP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对78例RA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的HLA-DR4基因、CD25+细胞、CD28+细胞、CRP和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 RA患者HLA-DR4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78.6%的HLA-DR4阳性RA患者CRP>5 mg/L,HLA-DR4阳性的活动性RA患者(38.12±31.39)mg/L显著高于HLA-DR4阴性RA患者(16.86±11.10)mg/L;HLA-DR4阳性者以IgG和IgA增高为主,HLA-DR4阴性患者以IgM增高为主;活动性RA患者CD25表达上升而CD28表达下降.结论 HLA-DR4基因、CD25和CD28可能都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顾国浩;洪宏;彭群新;陈志伟;顾美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合并感染丁型肝炎病毒(HDV)的状况,我们对150名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芬;宋英兰;王玉环;陈兵;张洪江;金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与流行优势型及其与2′- 5′寡腺苷酸合成酶(2-5AS)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门诊体检、住院病人和血液透析患者抗-HCV IgG阳性标本,采用RT-nested-PCR方法检测HCV RNA;用5′端非编码区(5′-NCR)1、2、3、1b型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和基因分型;用PEI-cellulose薄板层析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2-5AS.结果三组人群HCV RNA感染率分别为1.21%、2.66%、38.84%;HCV基因型以1b亚型为主,1b及1b的相关型占91.67%.以ATP转化率表示2-5AS活性水平,1b型和1b相关的混合感染2-5AS活性显著升高.而其他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2-5AS活性的基础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HCV 1b亚型对干扰素反应低下的原因.
作者:李丽;张建琼;李伟;刘必成;夏梅;孟继鸿;仝文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法国ABX Pentra 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有关规定对常用血液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ABX Pentra120血液分析仪的日内精度、日间精度在规定范围之内;准确性良好;与手工分类结果吻合;线性良好;交叉污染率2%;与Coulter STKS对照分析,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异常样品测定与正常样品比较 :大的不成熟细胞(LIC)、异常淋巴细胞有显著性差别(P<0.05 ).结论 ABX Pentra120血液分析仪结果准确、可靠,可供国内大中型医院使用.
作者:张杰;徐以南;钱敏;陆琳;童明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计数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RBC和PLT计数之间的界标设定方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CELL-DYN两型具有不同界标方式的血液分析仪进行实验比较,研究浮动界标对RBC和PLT计数结果的影响程度及应用意义.
作者:沈伟锋;卜英;李莉;邵平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检测人体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RT-PCR方法.方法取2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皮损边缘未受累部位皮肤,并收集10例健康人皮肤,用2.5 g/L分散酶(dispase)消化分离真皮、表皮,TRIzol提取RNA ,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2片段.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表皮及真皮中的CXCR2 表达水平(为靶序列与β-肌动蛋白序列吸光度之比,下同)分别为1.29±1.13和2.42±1.26,明显高于皮损边缘部位及健康对照皮肤(分别为0.52±0.46、0.92±0.60和0.02±0.02、0.05±0.04)(均P<0.01),CXCR2 基因表达在真皮高于表皮.结论 CXCR2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建立的检测人体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RT-PCR基本可靠.
作者:杨桂兰;陈志强;郑家润;李新宇;陈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血清氯化物的α-淀粉酶及其底物2-氯-4-硝基苯-α-D-麦芽三糖苷(CNP-G3)直接测定方法.方法根据氯离子是α-淀粉酶的激动剂原理建立氯化物测定方法,并做方法学评价.结果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率为0.46%;线性范围50~150 mmol/L;平均回收率为100.62%;批内CV<1.24%,日间CV<1.86%,总CV1.45%~2.24%;加入高浓度的维生素C、葡萄糖、蔗糖、果糖、α-淀粉酶、三酰甘油、血红蛋白、胆红素、钙离子、溴离子、碘离子、氟离子、硫氰酸钾、对硝基酚、叠氮钠和硫酸铵均未显示干扰.与硫氰酸汞比色法(MTC)(±s)比较:MTC法(X):(95.66±14.45)mmol/L,酶法(Y):(95.62±14.93)mmol/L,t=0.078,P>0.5,Y=1.016X-1.587,r=0.984,n=93,P<0.001;与离子选择电极法(ISE)(±s)比较:ISE法(X):(99.00±13.11)mmol/L,本法(Y)(98.61±12.70)mmol/L,t=0.140,P>0.5,Y=0.962X+3.375,r=0.993,n=44,P<0.001.溶解的工作试剂(R1、R2)2~8℃冷藏至少可以稳定14天.结论该方法测定成本低,准确、精密、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在抗卤族元素溴、碘及硫氰酸等阴离子的干扰方面,显著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张孝山;帅真;李明润;关俊玲;何庆;杨彬;徐海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已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而抗核抗体(ANA)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指标之一.此两项检测项目同时用于肝病的诊断报道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AMA、ANA的检测,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是否同时存在着自身免疫性肝炎,从而对临床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周镇先;龚希平;李丹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简便、多重HBV 多聚酶基因序列中拉米呋啶耐药性相关的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终点终止法和偏振光检测技术进行点突变的检测.对HBV多聚酶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用特异探针与扩增产物中待测核苷酸的下游序列杂交,使探针的3′可以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据其互补链上的待测核苷酸连接上一个标有特定荧光素的ddNTP,然后检测该3′端带有荧光素的探针,根据检测到的荧光素种类和偏振光的强度判定待测点是何种核苷酸.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HBV 多聚酶基因序列中特定位置的核苷酸类型,能检测1×101个拷贝的模板量.对30例经过6个月以上拉米呋啶治疗的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检测出其中有3例是甲硫氨酸(M)密码子ATG中的A→G变异;2例是ATG中的G→C变异;1例是ATG中的G→T.结论该技术可以对血清中HBV 多聚酶基因序列中点突变以及其他基因突变进行检测.
作者:郭晏海;吕贯庭;赵锦荣;张菊;白玉洁;闫小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高半胱氨酸(Hcy)在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患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DNA基因型别分析等技术,对50例晚期肾脏病患者及肾移植受者进行了Hcy水平、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测定及相关分析,并与肾病综合征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受检人群中Hcy水平较正常人及肾病综合征患者组明显升高;(2)受检人群中MTHFR的TT突变机率较正常人及肾病综合征组明显升高;(3)TT基因型与Hcy水平升高及心血管疾患的发生机率密切相关.结论血浆中的Hcy可能是晚期肾脏病患者和肾移植受者体内的一种重要毒性物质.受检人群中MTHFR的高频率TT突变可能与血浆Hcy的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姜傥;曾智杰;刘云启;刘敏;周建中;何惠娟;关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白细胞分化抗原1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14)是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脂多糖(LPS)高亲和受体 ,属细胞表面糖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中介导细胞识别LPS并引起细胞酪氨酸磷酸化、核因子NF-κB转位、触发细胞因子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可溶性CD14(sCD14)与细胞膜CD14竞争结合LPS,并介导不表达CD14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对LPS的应答.CD14在细胞因子产生的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因而对于CD14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张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使用Fast-Read10板进行尿沉渣计数时,通过AMP 2000-U对三种不同计数方式的扫描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佳计数方式.方法选择50份尿常规显微镜检阳性标本,分别用三种计数方式测定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目,将同一份标本取得的三个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并与UF-100的结果比较.结果 (1)选取每个中格内靠左下角小角进行计数的第一种方式与选取每个中格内四个不同角的小格进行计数的第二种方式的计数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2)第三种方式选取每个中格中央任一小格进行计数的结果与前两种计数方式比较有差异(P<0.01).(3)第三种计数方式的计数结果与UF-100的计数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种计数方式计数尿沉渣的结果不一致;计数每个中格中央小格尿沉渣的计数方式与UF-100结果一致,比较可靠.
作者:周春红;顾可梁;陈巧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与脂代谢紊乱.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脂变化,测定了肾功能不全病人及健康对照者各项血脂,结果如下.
作者:李辉;马建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适于推广的标准、规范的尿沉渣检查方法.方法将自己研制的尿沉渣倒置显微镜分析系统与FAST-READR 102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对比观察尿液标本中的细胞及管型.结果两种方法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计数板法操作要求严格,程序较为繁琐,目前普及尚有困难;尿沉渣倒置显微镜分析系统操作简单、准确,适于临床基层推广.
作者:程大林;蔡媛媛;陈宏础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