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其美;李婉宜;李明远;李毓琦;牟家琬;徐文帧
一般认为,血小板输注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出血,近年来临床上的作用日益普及,但是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加和输注量的增多,部分患者出血倾向又重复出现,甚至更加严重,而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RT).
作者:李琛;谢朝阳;麦奇;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氯离子简便、快速、经济,既可手工测定,又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终点法测定.缺点是特异性较差,易受其他卤族元素如:溴、碘等干扰.我们观察了溴、碘、氟、硫氰酸和叠氮离子对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氯离子的干扰情况.
作者:张孝山;何庆;帅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了解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嗜血杆菌的感染分离率及临床意义,对来自我院门诊 1 058例前列腺炎的标本做了培养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龙波;邓安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RT-PCR 法分别对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以及膀胱移性细胞癌和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尿脱落细胞进行hTERT检测.结果 27例膀胱癌组织hTERT表达呈100%阳性,正常膀胱粘膜16例均无阳性表达.32例膀胱移行性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患者尿脱落细胞hTERT表达阳性率为87.5%(28/32),非肿瘤组表达阳性率为13.3%(2/15),与TCC病理分级、分期无相关性.结论检测脱落细胞hTERT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方法,是TCC早期诊断的一个有价值的辅助指标.
作者:罗春丽;邹琳;陈宏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提示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NC)增高标本的阳性指标被忽视情况及对策.方法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提示NC不同程度增高的标本与手工复片结果比较.结果 200例标本,仪器提示复片为2% ,而手工发现20%的病人出现中晚幼粒细胞,7%的病人出现有核红细胞;仪器提示的粒系成熟度改变(48.0%)明显低于手工复片(87.0%),77.5%的病人有粒系中毒性改变. 结论五分类血细胞仪提示NC增高标本仍有复片必要.
作者:吴茅;王海英;陈秉宇;吴建国;刘建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新的溶血相关基因(eha)在迟缓爱德华菌(ET)染色体上的分布.方法 PCR 扩增部分溶血相关基因,制成地高辛探针与26株ET菌进行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结果新的ET溶血相关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一部分ET菌染色体上,且这部分ET菌表型既有溶血 ,也有不溶血.结论有溶血表型又有溶血相关基因的ET菌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高大庆;黄锡全;阚飙;陆承平;刘延清;吴守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Enterobacter cloacae(阴沟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2000年7月,我院从肾结石患者的血液及尿中同时分离出1株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报道如下.
作者:涂伟仁;张国雄;杨桂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 CHr)、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及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CHCMr)等网红参数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铁剂治疗中的动态变化,确定骨髓对铁剂治疗反应的早期指标.方法用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对1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网红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在铁剂治疗后,网红参数RET#、CHr、MCVr于第4天明显升高(P<0.01),第七天恢复正常; 血红蛋白于第14天明显升高(P<0.01),第28天恢复正常;CH、MCV、CHCM于第28天明显升高(P<0.01),第49天后恢复正常;RDW于第7天明显升高(P<0.01),14天后又逐渐降低,第120天恢复正常.结论网红参数RET#、CHr、MCVr可作为评价缺铁性贫血患者铁剂治疗后骨髓对治疗反应敏感的指标.
作者:乐家新;丛玉隆;彭文红;郭金钢;兰亚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1年6月,我们从一患者胸水中查见大量骨髓瘤细胞,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品娥;周道银;王学;惠小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对成都市4家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150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英俊;刘华;喻华;周忠华;杨明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菌三种病原体D NA的方法并用于临床标本检测.方法采用多重PCR-核酸探针杂交技术,结果与常规PCR法比较.结果本法特异性良好,敏感度达到0.1 fg.经过对166例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标本测定证实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菌检出率分别为22.9%,54.8%和34.3%,并有22. 2 %的双重复合感染和4.8%的三重复合感染.并与常规PCR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好、能指示多重感染.
作者:杨国翠;李智涛;李振勇;冯艳铭;邵大晓;赵大鹏;崔天星;范家明;刘兆江;蔡铁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膜上某些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常用的方法是先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再用其滴片或涂片进行组化染色,该方法除较为繁琐外,主要的缺陷是阳性率受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百分比高低的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中有关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的白血病细胞百分比.本文直接用骨髓涂片进行组化染色,可克服上述两个缺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绍同;崔建和;宣恒报;李玉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HCV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其他免疫指标 .方法 24例丙肝患者为研究组,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HCV感染用RT-PCR证实.H CV基因型的检测用型特异性探针核酸杂交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用ELISA检测.冷球蛋白用冷沉淀法检测. 免疫球蛋白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用抗补体法测定.结果 (1)24例丙肝患者中,13例(54.2%)为Ⅱ型HCV(okamoto分型法)感染,7例(29.2%)为Ⅲ型,2例 (8.3%)为混和型(Ⅱ型+Ⅲ型),2例(8.3%)难以确定.(2)自身抗体检测:患者组中有10例( 41.7%)检出21项次自身抗体.Ⅱ型HCV感染的13例中有7例检出16项次,Ⅲ型HCV感染的7例中有1例检出1项次,Ⅱ型和Ⅲ型混和感染的2例中检出4项次自身抗体.检出自身抗体的患者中有7例检出类风湿因子,4例检出抗核抗体,4例检出抗心磷脂抗体,2例检出抗平滑肌抗体,2例检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例检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1例检出抗双链DNA 抗体.结论 (1)在本地区的丙肝患者中,感染Ⅱ型HCV者占多数.(2) 部分丙肝患者可检出自身抗体,感染Ⅱ型HCV和同时感染Ⅱ型、Ⅲ型HCV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感染Ⅲ型HCV的患者.提示感染Ⅱ型HCV的患者体内自身免疫应答过程更为显著.
作者:齐名;熊华;刘新钰;吴引伟;李鹤林;李保仝;宗永兰;邵海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血片、骨髓片、脱落细胞及穿刺细胞学涂片检查,采用瑞氏染色,时常因各种原因造成染色不佳,如偏碱(酸)或染色过深等.遇此情况一般采用褪色复染处理,但这种处理较为繁琐且效果不佳.我们试用磷酸盐缓冲液浸泡处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克强;刘瑞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据文献报道[1],14%急性肝炎、73%慢性肝炎、67%未做脾切手术的肝硬化及40%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小板(Plt)数目<100×109/L.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量下降为明显.一般解释为血小板分布异常或脾功能亢进使血小板破坏增多,近来也有文献报道肝炎病毒(乙肝、丙肝)是泛嗜性病毒,对骨髓巨核细胞有抑制作用,使其成熟不良,造成血小板生成减少.本文通过实验观察,认为一定浓度的胆红素尤其是游离胆红素亦会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亚明;马金霞;戎国栋;陈友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Enteropathogenic E.coli(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是引起夏、秋季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尤其婴幼儿为易感人群.2000年我室从腹泻患者的粪便培养物中,分离到3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7个血清型,并对其做了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储从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克隆测序与从凝胶中回收银染DNA条带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的特点.方法用单链构像多态法分离杂合性突变DNA样品,然后从凝胶中回收变异的银染DNA 条带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并与常规克隆测序进行比较.结果从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直接测序的正确率超过97%,回收片段克隆测序的正确率与常规克隆测序相同,达100%.结论从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较常规克隆测序简便实用 ,在基因克隆、突变鉴定等工作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肖学珊;张清炯;黎仕强;贾小云;郭向明;邝志和;申惶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在使用国产冻干定值质控物时常常遇到某瓶质控血清葡萄糖低于靶值1~3 mmol/L,而J affe法测肌酐结果升高.对此本文用标本A和标本B各10瓶,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同一校正物,用Jaffe法和酶法同时测定肌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平;刘运双;郑小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Arc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溶血棒状杆菌),属棒状杆菌属,是一种机会致病菌,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以引起咽炎和皮肤溃疡,也可引起肺部感染和脑脓肿.我们从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膝关节渗出液中2次分离出此菌,报告如下.
作者:赵家莲;李珍大;张小卫;邵海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137(sCD137)的方法,探讨sC D137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建立链霉亲合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A-ELISA) 以检测RA活动期患者(30例)、RA缓解期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的血清sCD137水平,并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RF水平.结果 SA-ELISA有较好的线性、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RA活动期组的血清sCD137阳性率和水平显著高于RA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且与CRP、RF水平间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SA-E LISA能可靠检测sCD137;sCD137可能成为反映RA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作者:黄毅;伍严安;叶庆林;林德馨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