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平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在全球的每个角落都有爆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列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公共安全特征决定了食品药品安全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健全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是中央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部署.
作者:寇林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疾病总是在以各种形式侵害着人们的健康,身体肿块危害也甚是可怕.九大“吓人”肿块有啥大病兆一定要知道!1.口腔里的肿块如果口腔出现白斑,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消除,特别是白斑的中央出现了红色,或是红斑的中央变白,可能就是口腔癌的病兆.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的毒素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大家可以学习以下常见人体健康信号.小便:喝完啤酒就想上厕所的人,是肾脏健康的证明.喝完啤酒,20岁的人在15分钟内,30岁的人在20分钟内,40岁的人在30分钟以内上厕所,就是健康身体.总之,肾脏功能越强,上厕所时间也越早.小便时,尿力不足也是肾脏衰弱的证明.
作者:寇林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问:我前些天检查出患有高血压病,请问一天中何时服药为佳?答: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存在着自发性波动.研究表明,8:00和15:00~17:00血压高.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到高峰,因此,7:00和14:00服降压药合适.当然,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起床后即服药,若中午不休息,则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夜间睡眠时,血压可大幅下降.患者若白天忘了服药,而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在睡前服用降压药,睡后血药浓度到达峰值,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会出现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因此诱发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药在患者早上还没有起床或刚起床的时候服用,效果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若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措施,如加大剂量、联合用药、换药等.
作者:徐双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日本冲绳是有名的长寿地,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多吃苦瓜,喝苦瓜茶和苦瓜汁.日本营养学家研究显示,苦瓜是具有“全方位”营养价值的长寿食品,喝苦瓜茶和苦瓜汁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苦瓜食用方法.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女人寿命比男人长吗据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统计,女性一般寿命比男性长5~10年.为什么女性寿命会比男性长呢?1.与性染色体的关系:男性23对染色体中,性染色体是XY,女性为XX,有些遗传病是通过性染色体遗传给下代的,叫伴性遗传,如血友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仅在一个X染色体上,这就呈隐性,另一个X染色体的同位基因就可保护女性不患此病.此外,若干免疫调节基因也存在于X染色体上.那么,女性就具备双倍这类基因,一套受到损伤后,另一套可以补偿.因而女子免疫系统衰退较迟,死于癌症及传染病的较男人少.据日本统计,女人患癌症的人数比男人低1.33倍,因而,女子平均寿命也长.
作者:冯五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化妆品是一种日用化学工业用品,目前世界上约有7 000多种化学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料,这些以原料和添加剂作为化妆品组分的化学物质,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其中不少对人体能产生一定的急、慢性危害,如可使人体过敏、刺激皮肤黏膜,甚至有些化学物质可使人生病,以致诱发癌症等.在化妆品中常见的化学毒物为汞、铅、砷、甲醇及雌激素等.而引起皮肤功能障碍的原料中危险的是香料,其次为色素和防腐杀菌剂,它们被称之为化妆品的“三害”,比例为香料占50.6%,色素占43.9%,防腐杀菌剂占4.9%.
作者:孙绍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盐按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盐、工业用盐和其他用盐.1.食用盐与工业用盐的区别结构区别:食用盐是较纯净的氯化钠;工业用盐中除含有氯化钠之外,还有亚硝酸钠等.性质区别:食用盐性质较稳定,水溶液呈中性;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在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但能缓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钠,水溶液呈碱性.外观区别:食用盐含碘,质白,呈细沙状,水分极少,用手揉捏时不会有凝结感,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显黄色或淡蓝色;工业用盐不含碘,色泽灰暗,外形多为颗粒状,水分含量大,亚硝酸钠也可能微显淡黄色.
作者:何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问:小汤姑娘今年28周岁,她感到自己太胖了!实际上,有许多女孩子根本就不胖,甚至体重还达不到标准体重的基本要求,却认为自己胖了,臃肿不堪了,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让自己体重降下来.那么,如果是真的肥胖,应该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答: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或国家,以肥为美,以肥为富,认为丰满可以带来好运气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肥胖可以导致心脏病(过多的脂肪对心肌细胞发生不良作用)、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作者:塞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生命在于运动,即使我们躺着不动,我们体内的一切也在运动:血液在流动,呼吸时胸腔在扩大和收缩,消化道在消化食物、排泄废物,大脑在思索、感受、梦想.我们去上班、看电影、看朋友、买东西时也是在运动.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适应证适应证是指本药品所直接对应的疾病.处方药,在你购买药品时,必须事先经过医生诊断你自己患有什么疾病,依照处方买药.购买非处方药时,患者根据说明书指出的适应证,对照自己的症状选药,必要时请咨询药师.并以此确定您购买的药品是否对应自己的身体症状.
作者:郝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形有三,表、里、枢,合称三部.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部为病,则表部形成太阳病,厥阴病;里部形成阳明病,太阴病;枢部形成少阳病,少阴病,合称六病.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由于化妆品导致的皮肤病急剧增加,已成为医学界、美容界及化妆品界的专家们研究的一大课题.身边的朋友也总是在抱怨:每次买化妆品都提心吊胆.目前,化妆品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香料、色素和防腐杀菌剂,这些含量不高的添加成分,大多数为有机化学合成产物,往往成为皮肤的致敏源,而且不会对肌肤有任何益处.
作者:张少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剂口感大多都比较苦,有的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孩子哭闹拒绝服用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去药,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喝汤药时好不要加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可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白可以祛寒,治风寒、感冒等.但是,中药讲究药性,每味药都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药性,补益药多属味甘,服用时一般口感较好.苦味药多用于清热,因而其“苦”是有一定目的的.
作者:静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物越黑越健康.对于黑色食物的好处,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祖国的传统中医学,把不同颜色的食物或药物归属于人体的五脏: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所以,生活中我们根据颜色选择饮食,是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而黑色食物对肾的滋养和呵护,更是受到了专家的肯定.
作者:张军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像一顶歪戴在胃肠道右上方的小帽子.隐蔽在肋骨的后面.当这个部位感到不适、痛苦悲伤时要想到肝脏.当受到外力的撞击时,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位置.肝脏是身体里面大的一个实质性的器官(反之,胃肠、肺等是属于中心有空腔的器官).一般有1.5千克重.为什么肝脏要有那么大的体积和那么大的重量呢?其实,是由肝脏在身体里负担的重要效用决定的,因为,肝脏是人体功能多的器官.
作者:黄立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1年10月,在“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介绍: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数量为7.18%,乙型肝炎的发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现在,病毒性肝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久治不愈却找不到原因!科学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致病机制并非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诱导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的肝细胞病理免疫损伤结果.正常免疫反应筑起了人体抵御外来侵扰的主要防线,主要由两类护卫军组成:细胞型护卫军——T淋巴细胞和体液型护卫军——抗体.
作者: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学术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伪劣药品的识别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物质.家庭储存或正在使用的药物,为了安全有效,在购置时应该明确所购药品是否是伪劣药品,可从药品的包装和外形上加以鉴别.看标签:购买整瓶、整盒的药品,要先看标签印刷得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国家规定: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注册商标、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企业.其中商标和批准文号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作者:何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内科医生”啤酒→心脏病实验证明,如果保持每天喝1杯啤酒,就会大大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啤酒可以治病也可致病,关键是饮用的量.如果每天饮1杯就可预防心脏病,1天饮2杯或以上反而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作者:周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如饮料瓶、矿泉水瓶、塑料购物袋、塑料奶瓶等.然而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塑料制品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使有毒有害物质溶入食品,对人体带来危害.如双酚A,它是添加在由聚碳酸酯(PC)材料制作的太空杯、餐具、水壶和婴儿奶瓶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可以让塑料产品变得无色透明、耐用、防摔,在加热时会溶到食物中.有报道称:双酚A不仅会导致心脏病,还会导致糖尿病和某些肝脏疾病,影响胎儿及儿童的大脑发育,甚至增加患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又如去年台湾省的“塑化剂”风波,其“塑化剂”就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主要用在聚氯乙烯(PVC)保鲜膜等软塑料里,以增强颜色和柔韧度,在高温及油脂环境下会释放出来.研究表明,塑化剂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因此,我们在选择家用塑料制品时,要学会辨识塑料,以达到健康使用塑料制品的目的.
作者:潘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