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林元;王炳彦
伪劣药品的识别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物质.家庭储存或正在使用的药物,为了安全有效,在购置时应该明确所购药品是否是伪劣药品,可从药品的包装和外形上加以鉴别.看标签:购买整瓶、整盒的药品,要先看标签印刷得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国家规定: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注册商标、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企业.其中商标和批准文号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作者:何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加快推动有关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法规政策建设,开展保健食品市场专项整顿,规范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依法开展保健食品清理换证,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什么是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作者:杨胜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由于化妆品导致的皮肤病急剧增加,已成为医学界、美容界及化妆品界的专家们研究的一大课题.身边的朋友也总是在抱怨:每次买化妆品都提心吊胆.目前,化妆品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香料、色素和防腐杀菌剂,这些含量不高的添加成分,大多数为有机化学合成产物,往往成为皮肤的致敏源,而且不会对肌肤有任何益处.
作者:张少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日本冲绳是有名的长寿地,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多吃苦瓜,喝苦瓜茶和苦瓜汁.日本营养学家研究显示,苦瓜是具有“全方位”营养价值的长寿食品,喝苦瓜茶和苦瓜汁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苦瓜食用方法.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发病率高,目前治疗效果并不好,且并发症多,可导致多器官与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而且病程长,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糖尿病在中医上属于消渴,病因多为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病机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疡、泄泻、水肿、中风,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作者:王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生命在于运动,即使我们躺着不动,我们体内的一切也在运动:血液在流动,呼吸时胸腔在扩大和收缩,消化道在消化食物、排泄废物,大脑在思索、感受、梦想.我们去上班、看电影、看朋友、买东西时也是在运动.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干性皮肤比较粗糙,也容易产生皱纹,应选油分较多的面霜和乳液.夏天外出时搽些防晒剂,以避免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伤.对于这类皮肤,洗脸时应用温水,洗后应用化妆水、乳液或面霜以滋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一个蛋黄配营养油与蜂蜜,一并加进敷面粉,调成糊状后敷面,效果也不错.
作者:魏国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1年10月,在“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介绍: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数量为7.18%,乙型肝炎的发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现在,病毒性肝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久治不愈却找不到原因!科学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致病机制并非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诱导人体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的肝细胞病理免疫损伤结果.正常免疫反应筑起了人体抵御外来侵扰的主要防线,主要由两类护卫军组成:细胞型护卫军——T淋巴细胞和体液型护卫军——抗体.
作者:上海科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学术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医的肝中医的肝,更多的是一个功能的概念,不能与西医的肝脏简单对应,中医讲肝气从身体的左面升,脾气从右面降,而西医的肝脏位于身体右面,可见其区别.中医的肝主疏泄,藏阴血,中医的肝在人体“情志”致病方面有很大的意义,比如,长久的抑郁,中医讲“所愿不从”,就是想做的事情做不成,就容易造成肝气郁滞,出现两胁胀痛、上腹部胀满、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女性可以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男性会引起阳痿等表现,这就涉及到生殖系统病变了,所以中医的肝相当于西医多系统功能的综合体.
作者:郭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化妆品是一种日用化学工业用品,目前世界上约有7 000多种化学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料,这些以原料和添加剂作为化妆品组分的化学物质,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其中不少对人体能产生一定的急、慢性危害,如可使人体过敏、刺激皮肤黏膜,甚至有些化学物质可使人生病,以致诱发癌症等.在化妆品中常见的化学毒物为汞、铅、砷、甲醇及雌激素等.而引起皮肤功能障碍的原料中危险的是香料,其次为色素和防腐杀菌剂,它们被称之为化妆品的“三害”,比例为香料占50.6%,色素占43.9%,防腐杀菌剂占4.9%.
作者:孙绍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疾病总是在以各种形式侵害着人们的健康,身体肿块危害也甚是可怕.九大“吓人”肿块有啥大病兆一定要知道!1.口腔里的肿块如果口腔出现白斑,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消除,特别是白斑的中央出现了红色,或是红斑的中央变白,可能就是口腔癌的病兆.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11年10月,身体一直健康的王女士突然觉得眼睛和脸部出现浮肿,不久,浮肿蔓延全身.经医院检测,王女士患上了肾病综合征.到北京就医后,检查发现,王女士血液中汞含量达到36纳克/毫升,尿液中汞含量超过54纳克/毫升,都超出正常标准的十几倍,因此确认王女士的肾病综合征是由汞中毒导致的.进一步分析王女士的生活习惯后,医生将怀凝的重点锁定在了她使用的美白化妆品上.经相关检验部门检测,其所用的一款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汞含量为39453毫克/千克,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化妆品中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这款产品的汞含量超标近4万倍;另外一款化妆品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6万多倍.
作者:董海原;陈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一则未经证实的爆料,把废旧皮革和牛奶、果冻等诱人的食品联系起来.随后,相关行业组织和企业纷纷辟谣.但是,随后中央电视台调查证明,废旧皮革加工的工业明胶已大量流入制药企业,被制成了包裹药品的胶囊.中央电视台4月15日曝光,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厂商用铬金属严重超标的皮革制造药用胶囊.据了解,铬金属很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该事件被曝光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毒胶囊的出现,为不容乐观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再添新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15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中央电视台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4月2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监督销毁被查封的铬超标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坚决防止不合格产品重新流入市场,严防企业以就地抛弃等不恰当的方式处理不合格产品,确保销毁工作到位.
作者:寇林元;王炳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今年4月18日,卫生部在对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函》的复函中明确表示,从2012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此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乳制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产品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为原料的乳制品,应当按照相关食品标准执行.这则消息一经公布,让很多父母精神紧张了起来,也有不少人疑惑:被不少家长视为婴幼儿高档营养品的牛初乳,为何被禁止添加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是都说给宝宝吃牛初乳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发育吗?怎么突然就不让用了呢?
作者:董海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速冲食品(麦片类和糊粉类)现在超市货架上的各种速冲食品真不少,麦片、芝麻糊、核桃糊、杏仁粉、豆浆粉等,还有各种谷物磨粉.它们食用方便,只需要冲入沸水即可享用.不过,稍不小心,就会买到你不想要的东西.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水多的是生活用水,水在人体中的功能是维持细胞形态,促进代谢功能,调节血液和组织液的正常循环,溶解营养素,使之易于吸收和运输,帮助排泄体内废弃物,散发热量,调节体温,保持酸碱平衡等.保证健康水的足量摄入,还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辅助患者早日康复.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健康水是廉价、有效、安全的保健品.
作者:索煜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药物治疗给人类解除病痛,带来健康,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中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或药物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其中高达20万人死于用药不当.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选择或使用过程中应用不当所引起的.所以,服用药物时要牢记以下五点.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日三餐,人们很难完全避免食品添加剂.比如方便面、饼干、茶饮料、酱油、鸡精等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了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才能吃到口感好、颜色好且更容易保存的食品.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目前不断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台湾食品塑化剂”、“皮鞋酸奶”等事件让人谈“剂”色变,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偏见”.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好的,而事实上上面提到的这些“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工业明胶”等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食用物质.长期以来,一些单位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都称为添加剂,将添加非食用物质归结为滥用食品添加剂,使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误解.
作者:李宁;齐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多重耐药微生物(超级细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中国的抗生素滥用程度尤令人担忧.滥用抗生素资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仅表现为不良反应增多和治疗费用的增加,而且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所有抗生素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将作为处方药.同时,对抗生素实施分类管理制度,停止抗生素在大众媒体广告的审批.
作者:杜小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内科医生”啤酒→心脏病实验证明,如果保持每天喝1杯啤酒,就会大大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啤酒可以治病也可致病,关键是饮用的量.如果每天饮1杯就可预防心脏病,1天饮2杯或以上反而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作者:周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