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双慧眼逛超市(十四)

范志红

关键词:食品, 麦片, 超市货架, 芝麻糊, 杏仁粉, 核桃糊, 豆浆粉, 磨粉, 谷物, 沸水
摘要:速冲食品(麦片类和糊粉类)现在超市货架上的各种速冲食品真不少,麦片、芝麻糊、核桃糊、杏仁粉、豆浆粉等,还有各种谷物磨粉.它们食用方便,只需要冲入沸水即可享用.不过,稍不小心,就会买到你不想要的东西.
健康向导杂志相关文献
  • 巧避职场四大心理雷区

    身在职场,我们总会为许多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一点点的小事也会成为我们爆发的导火索,哪些是职场人的心理雷区呢?我们来细数这些职场上的心理雷区.心理雷区之一:过度紧张对象:没有太多经验的职场新人症状:考试、笔试等统统没有问题,一旦到了面试,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觉得紧张、失眠、大脑混乱,面试的时候,脑子常常是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好像突然舌头大了一圈,更有甚者会紧张到胃痛、心跳加速,面色潮红.

    作者:张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用药安全五牢记

    药物治疗给人类解除病痛,带来健康,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中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或药物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其中高达20万人死于用药不当.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选择或使用过程中应用不当所引起的.所以,服用药物时要牢记以下五点.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如何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适应证适应证是指本药品所直接对应的疾病.处方药,在你购买药品时,必须事先经过医生诊断你自己患有什么疾病,依照处方买药.购买非处方药时,患者根据说明书指出的适应证,对照自己的症状选药,必要时请咨询药师.并以此确定您购买的药品是否对应自己的身体症状.

    作者:郝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汤药里可以加糖吗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剂口感大多都比较苦,有的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孩子哭闹拒绝服用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去药,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喝汤药时好不要加糖.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可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白可以祛寒,治风寒、感冒等.但是,中药讲究药性,每味药都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药性,补益药多属味甘,服用时一般口感较好.苦味药多用于清热,因而其“苦”是有一定目的的.

    作者:静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毒胶囊”的危害与鉴别

    一则未经证实的爆料,把废旧皮革和牛奶、果冻等诱人的食品联系起来.随后,相关行业组织和企业纷纷辟谣.但是,随后中央电视台调查证明,废旧皮革加工的工业明胶已大量流入制药企业,被制成了包裹药品的胶囊.中央电视台4月15日曝光,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厂商用铬金属严重超标的皮革制造药用胶囊.据了解,铬金属很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该事件被曝光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毒胶囊的出现,为不容乐观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再添新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15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中央电视台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4月2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监督销毁被查封的铬超标药用胶囊和胶囊剂药品,坚决防止不合格产品重新流入市场,严防企业以就地抛弃等不恰当的方式处理不合格产品,确保销毁工作到位.

    作者:寇林元;王炳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戒烟小知识

    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很多烟民一直努力戒烟,但总是屡试屡败.为何总是摆脱不了烟瘾的苦恼呢?其实想要戒烟,仅仅靠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与技巧.

    作者:曲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发病率高,目前治疗效果并不好,且并发症多,可导致多器官与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而且病程长,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糖尿病在中医上属于消渴,病因多为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病机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疡、泄泻、水肿、中风,严重影响生命质量.

    作者:王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教您认识肝

    ★中医的肝中医的肝,更多的是一个功能的概念,不能与西医的肝脏简单对应,中医讲肝气从身体的左面升,脾气从右面降,而西医的肝脏位于身体右面,可见其区别.中医的肝主疏泄,藏阴血,中医的肝在人体“情志”致病方面有很大的意义,比如,长久的抑郁,中医讲“所愿不从”,就是想做的事情做不成,就容易造成肝气郁滞,出现两胁胀痛、上腹部胀满、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女性可以引起月经不调、痛经,男性会引起阳痿等表现,这就涉及到生殖系统病变了,所以中医的肝相当于西医多系统功能的综合体.

    作者:郭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常嚼口香糖 用盐水漱口不利于牙齿健康

    问:近年来,为了保护口腔健康,清新口气,很多人喜欢咀嚼口香糖,一日三餐后均用盐水漱口,有的人更是一吃东西过后就用盐水漱口,请问这样的方式对口腔健康有益吗?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答:口香糖是不少人非常喜欢的食品之一,他们认为,嚼口香糖可以清新口气,使得牙齿干净清洁,有利于牙齿健康,甚至有些人图省事用嚼口香糖代替刷牙、漱口.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常吃口香糖不仅不能保护好牙齿,反而会损害牙齿健康.由于口香糖中含有糖分,尽管嚼过一段时间之后,口香糖已不再甜,但它原有的糖分已经渗透附着到牙齿上或者牙齿间隙,同时会在人的口腔内发酵,产生酸性物质,经常食用口香糖不仅不能保护牙齿,反而会导致对牙齿的腐蚀,造成龋齿等.

    作者:彭永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厨房里的“食物医生”

    “内科医生”啤酒→心脏病实验证明,如果保持每天喝1杯啤酒,就会大大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啤酒可以治病也可致病,关键是饮用的量.如果每天饮1杯就可预防心脏病,1天饮2杯或以上反而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作者:周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运动健身新概念

    生命在于运动,即使我们躺着不动,我们体内的一切也在运动:血液在流动,呼吸时胸腔在扩大和收缩,消化道在消化食物、排泄废物,大脑在思索、感受、梦想.我们去上班、看电影、看朋友、买东西时也是在运动.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汞中毒:多是“美白”惹的祸

    2011年10月,身体一直健康的王女士突然觉得眼睛和脸部出现浮肿,不久,浮肿蔓延全身.经医院检测,王女士患上了肾病综合征.到北京就医后,检查发现,王女士血液中汞含量达到36纳克/毫升,尿液中汞含量超过54纳克/毫升,都超出正常标准的十几倍,因此确认王女士的肾病综合征是由汞中毒导致的.进一步分析王女士的生活习惯后,医生将怀凝的重点锁定在了她使用的美白化妆品上.经相关检验部门检测,其所用的一款美白祛斑化妆品中汞含量为39453毫克/千克,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化妆品中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这款产品的汞含量超标近4万倍;另外一款化妆品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6万多倍.

    作者:董海原;陈永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谁“动”了中国人的餐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食品安全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广大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2011年,我国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双汇瘦肉精、雨润烤鸭问题肉、地沟油、牛肉膏、染色馒头、毒豆芽、波及多行业的“塑化剂”风波等,每次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牵扯着国人的神经,令人触目惊心,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着公众的化学知识,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日前,全球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新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受到“瘦肉精”和“塑化剂”等事件的冲击,中国的食品行业信任度很低.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作者:黄中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共抗乙型肝炎有优势

    目前治疗肝病,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中医治疗,二是西医治疗,三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而第三种模式现在越来越成为治疗的首选模式.◆关于谁科学谁不科学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医学都有其独到的思维模式和逻辑结构.他们能够存在是因为实践证实了其科学的内质和合理性.一般说来,西医重于现形的、分解式的思维,凡事必求直观,强调微观,精益求精,一切靠检测数据说话,这毫无疑问是对的.中医侧重于关系,重视整体和宏观,实际上人就是一个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机能体,这一点西医的发展也同样在借鉴.

    作者:郭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化妆品的危害及预防

    化妆品是一种日用化学工业用品,目前世界上约有7 000多种化学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料,这些以原料和添加剂作为化妆品组分的化学物质,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其中不少对人体能产生一定的急、慢性危害,如可使人体过敏、刺激皮肤黏膜,甚至有些化学物质可使人生病,以致诱发癌症等.在化妆品中常见的化学毒物为汞、铅、砷、甲醇及雌激素等.而引起皮肤功能障碍的原料中危险的是香料,其次为色素和防腐杀菌剂,它们被称之为化妆品的“三害”,比例为香料占50.6%,色素占43.9%,防腐杀菌剂占4.9%.

    作者:孙绍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做健康长寿幸福的女人女性养生(一)

    女人寿命比男人长吗据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统计,女性一般寿命比男性长5~10年.为什么女性寿命会比男性长呢?1.与性染色体的关系:男性23对染色体中,性染色体是XY,女性为XX,有些遗传病是通过性染色体遗传给下代的,叫伴性遗传,如血友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仅在一个X染色体上,这就呈隐性,另一个X染色体的同位基因就可保护女性不患此病.此外,若干免疫调节基因也存在于X染色体上.那么,女性就具备双倍这类基因,一套受到损伤后,另一套可以补偿.因而女子免疫系统衰退较迟,死于癌症及传染病的较男人少.据日本统计,女人患癌症的人数比男人低1.33倍,因而,女子平均寿命也长.

    作者:冯五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献血对健康有影响吗

    一直以来,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若干问题议论很多,其中无偿献血对献血者健康是否有影响有特别的关注.毕竟,献血也是“出血”,人们把血液都看得弥足珍贵;少数献血者还会出现头昏、头晕、心慌等献血不良反应,给献血者带来不适;加之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地方因不规范采集血浆引起艾滋病感染事件,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因此,人们对无偿献血心存疑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血液不能人工制造,医院救治患者也不可一日无血,只能依靠无偿献血.这就需要我们对献血与健康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顾虑,动员更多的健康、适龄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作者:凌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婴幼儿配方食品将禁止添加牛初乳

    今年4月18日,卫生部在对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函》的复函中明确表示,从2012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此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乳制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产品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为原料的乳制品,应当按照相关食品标准执行.这则消息一经公布,让很多父母精神紧张了起来,也有不少人疑惑:被不少家长视为婴幼儿高档营养品的牛初乳,为何被禁止添加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是都说给宝宝吃牛初乳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发育吗?怎么突然就不让用了呢?

    作者:董海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学看化验单(五)——肝功能检查知多少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像一顶歪戴在胃肠道右上方的小帽子.隐蔽在肋骨的后面.当这个部位感到不适、痛苦悲伤时要想到肝脏.当受到外力的撞击时,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位置.肝脏是身体里面大的一个实质性的器官(反之,胃肠、肺等是属于中心有空腔的器官).一般有1.5千克重.为什么肝脏要有那么大的体积和那么大的重量呢?其实,是由肝脏在身体里负担的重要效用决定的,因为,肝脏是人体功能多的器官.

    作者:黄立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科学解读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日三餐,人们很难完全避免食品添加剂.比如方便面、饼干、茶饮料、酱油、鸡精等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了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才能吃到口感好、颜色好且更容易保存的食品.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目前不断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台湾食品塑化剂”、“皮鞋酸奶”等事件让人谈“剂”色变,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偏见”.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不好的,而事实上上面提到的这些“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工业明胶”等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食用物质.长期以来,一些单位混淆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界限,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都称为添加剂,将添加非食用物质归结为滥用食品添加剂,使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误解.

    作者:李宁;齐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健康向导杂志

健康向导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