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非运动症状表现特点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玉敏;刘娜;罗晓光;高超

关键词: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抑郁, 睡眠障碍,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特点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132例帕金森病患者,评估不同临床分期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临床阶段均可伴发多种复杂的非运动症状,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81.8%,采用多重回归分析得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抑郁和睡眠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非运动性症状,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抑郁和睡眠障碍是导致生活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6-2012-06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56~82岁,平均(65.4±5.7)岁.患者入院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偏侧瘫痪或麻木、吞咽困难.40例患者伴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鼻蝶窦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8例(40%),女27例(60%);年龄18~70岁,平均44.7岁;病程3个月~7 a.临床表现:闭经泌乳15例,肢端肥大症6例,头痛25例,视力、视野改变34例,性欲减退16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常规行鞍区薄层CT扫描及MRI检查,肿瘤直径1.0~2.0 cm 10例(22.2%),>2.0~3.0 cm 30例(66.7%),>3.0 cm 5例(11.1%).

    作者:暴银素;施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2010-05-2012-05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中筛选出无精神病史、无内科并发症的初产妇3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6例,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孔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体外反搏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5-2012-02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IMT值<1.0 mm为正常,IMT 1.0~1.2 mm内膜增厚,>1.2~1.4 mm为斑块形成,IMT>1.4 mm为颈动脉狭窄.低回声为软斑块即易损斑块,强回声为硬斑块.检测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共6个部位.入选标准:(1)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有软斑块;(2)管腔狭窄<70%者.排除标准:(1)有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2)急性心肌梗死者;(3)年龄>80岁.200例随机分为2组:体外反搏治疗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42~78(65±8)岁;对照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45~77(65±6)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牛洪体;王亚杰;赵宝顺;伊莹;宋传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癫患儿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

    苯妥英钠作为抗癫药已有40多年的历史,虽然近年来也发现了不少新的抗癫药,但由于苯妥英钠的药效高,药源广,迄今仍是治疗治疗癫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首选药.特别是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苯妥英钠的剂量与体质量不成正比,因此单凭医生的经验给药往往估计不足,因此,为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我们进行了患儿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烟雾病40例诊疗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01-2011-06来我院就医并终确诊为烟雾病的40例患者,年龄7~47岁,平均(33±11.7)岁,其中14岁以下的11例;男18例,女22例;短暂性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21例,颅内出血6例,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及偏头痛样头痛)9例,无症状烟雾病4例;40例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重建手术,术后2例死亡.

    作者:牛亚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30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2-2013-02收治的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5~70岁,平均42.5岁,其中>60岁13例(43.3%).受伤原因:车祸伤14例,跌倒摔伤8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3例.致伤部位:额部8例,枕部12例,颞顶部10例.

    作者:李建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鼻咽癌放疗后后组脑神经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2010-01-2012-12我们对5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伴后组脑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伴后组脑神经损伤患者,年龄48~72岁,中位年龄60岁,男4例,女1例.全组选用鼻咽癌放疗后经MRI和病理诊断为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伴后组脑神经受损伤.伴随症状:单侧喉返神经受损伴声音嘶哑1例,单侧喉返神经受损有声音嘶哑并偶有呛咳2例,舌下神经受损出现舌肌萎缩、舌活动障碍,导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2例.特殊治疗:行气管切开并伴经腹胃造瘘2例,鼻饲管鼻饲2例;5例患者中1例首次在我院放疗,其余4例首次放疗在外院.

    作者:何爱莲;徐晓霞;曹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颞上回入路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丘脑出血30例分析

    我们总结2006-06-2011-06经颞上回入路手术治疗的重型高血压丘脑出血3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43~76岁,平均63.7岁;明确高血压史24例,病史1~25 a,平均13 a;合并糖尿病8例,冠心病11例.均为急性起病.

    作者:李业生;曲良锁;张伟;吴铁军;张延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神经植入术在手掌皮瓣感觉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我们从2005年开始对手掌部热压伤、电击伤病人行神经植入术恢复感觉功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6例,女8例,男18例;年龄20~52岁;热压伤3例,电击伤23例;分别为手掌部、腕掌部损伤,伴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神经、肌腱、骨质的组织外露.均在手术清创后,应用腹部随意皮瓣或髂腹股沟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小8 cm×8 cm,大15 cm×10 cm.其中骼腹沟皮瓣20例,下腹部随意皮瓣8例.神经植入时间6个月~2 a.手术方式:端端吻合20例,端侧吻合6例.

    作者:郭玉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71例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我院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对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急诊手术71例,术后昏迷2例,术后CT提示1例为大面积脑梗死,8 d后放弃治疗;另外1例5 d后出现昏迷,急查颅脑CT,考虑颅内占位破裂,转入外院后死亡;暂时性精神障碍23例,其余均健康出院.随访3~12个月,所有暂时性精神障碍患者出院时症状均消失,随访期间均未再次出现精神症状.结论 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严重,术前应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术中脑保护方案.

    作者:肖长波;王平凡;张力;喻红霞;卢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

    笔者对我院3年来的7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03-2012-03 7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459例,女309例;年龄31~89岁.缺血性脑卒中492例,出血性脑卒中276例.共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8.07%,男38例,女24例,年龄40~89岁;缺血性脑卒中27例,出血性脑卒中35例.所有缺血性患者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010年诊治指南[1].

    作者:张翠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对照观察

    笔者就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进行对照观察,了解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刘继;王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

    现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8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采用自愿问卷调查方法,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2002-12-2012-06在我院进行就诊的38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调查.其中男20例,女18例.患者家属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28~80岁,平均(56.8±2.6)岁.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①是否应该告诉患者真实的疾病诊断结果;②患者和家属是否想了解和疾病相关的医学类知识;③颅内恶性肿瘤患者担心的问题以及有关患者家属相对害怕的问题是什么.

    作者:方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60超早期患者为观察组,60例早期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微创穿刺引流,随访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 随访1个月GOS评分观察组优良率为58.3%(35/60),显著高与对照组的25.0%(15/60)(P<0.01);随访6个月ADL评分观察组Ⅰ级、Ⅱ级患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Ⅳ级、Ⅴ级患者例数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早期给予微创穿刺引流可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争取到佳恢复时机,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并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以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率.方法 采取目标监测及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2011年入住神经外科的1 8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1 844例住院患者中查出188例医院感染,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10.19%,显著高出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4.7%,感染205例,发病率11.11%,同样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例次发病率5.2%;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以下呼吸道高,为43.16%,其次为泌尿系统 (18.96%) 和消化系统 (13.69%);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昏迷、手术时间长和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需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彭昌海;陈汉明;夏俊标;叶建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高血压优质护理中的运用

    近1年来我科通过改革护理模式,实行小组负责制的护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有床位34张,护士14人,其中护士长1人,床位和护士比1∶0.41.护士13人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7人,护士2人.学历:研究生1人,本科7人,大专5人.工龄:10 a以上1人,5~10 a 6人,5 a以下6人.

    作者:胡光玲;杨海鸿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至少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无效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2例)和对照组(n=21例).研究组给予低频(≤1 Hz)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6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治疗6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在治疗2、4、6周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rTMS合并度洛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显效快,早期能显著改善患者重度抑郁情绪,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张岩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本文主要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2011-07-2012-06收住我院50例患者,均有明确脑卒中史、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头颅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血管定位病灶.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56~81岁,平均(62±3.5)岁;病程1~4 h,平均(2.5±0.5) h;脑出血8例,脑梗死17例;左侧肢体瘫痪15例,右侧肢体瘫痪10例(伴失语3例);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均为第Ⅰ阶段;步行能力均为0级;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0~10分16例,11~20分9例.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55~79岁,平均(60±2.5)岁;病程1~4 h,平均(2.3±0.4) h;脑出血7例,脑梗死18例;左侧肢体瘫痪14例,右侧肢体瘫痪11例(伴失语3例);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均为第Ⅰ阶段;步行能力均为0级;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0~10分15例,11~20分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任润霞;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听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我科从2009-08开展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09-03-26-2011-03-26在我科就诊的50例孤独症儿童,全部经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按照DSM-Ⅳ标准确诊,并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发育障碍性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李文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