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积水治疗体会

朱青峰;王国芳;周志国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脑积水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积水的手术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2-12我院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26例,其中25例并发脑积水,对其治疗方法、手术时机、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5例中急性脑积水9例,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16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均恢复良好;22例脑室系统基本恢复正常;3例脑室系统较前缩小,但无临床症状;无感染病例.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

    目的 研究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颈椎曲度的改善情况,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2011-09-2012-09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1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微调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20 d后观察治疗效果和颈椎曲度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曲度(10.28±2.67)mm,对照组为(8.53±2.42)mm,2组颈椎曲度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牵引疗法比较,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好,颈椎曲度改善情况明显,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后疼痛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疼痛(poststroke pain,P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卒中严重程度增加、年龄、女性、饮酒、抑郁症、高脂血症、糖尿病7个危险因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严重程度增加及抑郁症为PS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卒中严重程度增加及抑郁症患者更易患PSP,应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文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依达拉奉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0-08-2013-03收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注射依达拉奉.比较2组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变黏度、低切变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

    作者:蔡乃青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7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病因素是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病变且伴随感觉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多种因素导致的足部疼痛麻木、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严重者不但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也给糖尿病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1].笔者于2011-10-2012-10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加糖尿病常规治疗糖尿病足,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梁玉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肿清除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组1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发病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分组,8 h内(超早期组)38例,8~24 h内(早期组)46例,24 h后(晚期组)41例,分别对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状态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P<0.05),超早期组功能恢复良好者多于早期组和晚期组(P<0.05);3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陷,提高生存质量.可通过术中血压监测、有效止血、术后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作者:零达尚;张建国;张晓峰;刘远来;孙异春;张著;林其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实验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尼莫地平,1次/d;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控制血压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疗程均为21 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高且病死率低,优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血肿体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符国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心理的影响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研究为期6个月的家庭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0-02-2011-01收治的112例精神病患者,均由直系亲属照料.纳入标准:(1)符合CCMD-3中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并不具备智能障碍以及躯体疾病;(2)患者的照料家属必须>18岁,能够清楚对量表或问卷内容进行理解;(3)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伴随智能障碍及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2)照料家属中也伴随不同的精神疾病.如果家属较多,那么只选择1位和患者接触密切者即可.所有患者按出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17~60岁,平均(28.26±7.43)岁;病程3个月~25 a,平均(4.45±1.26)a.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18~59岁,平均(29.38±8.69)岁;病程3个月~28 a,平均(4.59±1.76)a.在研究过程中3例失访.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雷佳峰;蒋丽红;伍黄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05-2013-05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2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7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要优于单独使用银杏达莫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继军;焦晓黎;王金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D-二聚体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抽取同期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分别检查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颈动脉彩超,了解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硬化程度,比较3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观察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动态变化.结果 进展组、非进展组、健康体检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依次降低(P<0.01),进展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随着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D-二聚体水平有升高趋势;进展组与非进展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时均有明显差异(P<0.01),第14天时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参与了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结合颈动脉彩超检查,更进一步预测病情,判断预后.

    作者:张德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2例各亚型的治疗策略及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E)在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TBI后各种原因引起的硬膜下间隙脑脊液的聚积,属于继发性颅脑损伤.因造成TSE的机制较多且暂无确切单一学说可以解释各种TSE的成因,我们未采用将TSE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的分型方法[1],而是根据动态观察患者CT硬膜下积液的变化和临床表现分为消退型、稳定型、进展型、演变型[2]4型以指导治疗[3].我科2009-03-2012-09收治TSE患者32例,采取包括药物、中医药、高压氧、腰穿等保守治疗以及硬膜下积液外引流、硬膜下积液腹腔分流术等多种手术方案,治愈及好转率96.9%,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大成;邢泽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特点及处理方法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后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84例垂体瘤经鼻蝶入路切除的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术后对尿崩症患者使用双氢克尿噻片口服,3次/d,每日检测电解质.对照组则进行自我闭尿性的修复训练,简单进行膀胱修复功能训练及日常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显效率(66.66%)明显高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术后易发生各类并发症,应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姬馨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炎因素分析及护理

    近年来,交通事故引发的外伤呈上升趋势,在临床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中有2/3是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达58%[1],其中因合并肺炎引起死亡高达20%~50%[2],本文对近年通过对我院外科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患者进行病因和护理分析,旨在找出降低患者的感染率、病死率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T与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临床应用对比

    目的 分析CT与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02-2013-01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疼痛病人1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78例)和DSA组(78例),观察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 CT组穿刺成功率98.7%,平均操作时间(55.4±1.2)min;DSA组的穿刺成功率89.7%,平均操作时间(24.6±13)min,2组平均操作时间和成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采用DSA引导快速便捷,CT引导成功率更高,尤其对于卵圆孔及颅底解剖变异的病例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陆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PANSS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及总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失眠、体质量增加、惊厥与低血压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喹硫平可显著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不良症状,安全性较好,喹硫平优于阿立哌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126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口服治疗,疗程8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来评估临床疗效,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组BRMS及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与喹硫平单药治疗相比,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余利国;黄冬兰;韦恒祺;韦新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外伤性张力性气颅11例并文献复习

    外伤性气颅临床较多见,而张力性气颅发病率较低,约为10%,同时伴有颅底骨折时其发生率显著升高[1].部分患者由于颅底骨折后形成活瓣,导致张力性气颅,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甚至引起脑疝,危及患者生命.我科从2002-01-2013-01共收治11例张力性气颅患者,结合复习文献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余松祚;陆伟水;覃重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其与病灶特点、病情轻重、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组64例,无糖尿病组60例.选择同期住院的其他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TIA及眩晕症)患者71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国内统一试剂盒进行ox-LDL水平测定.结果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ox-LDL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腔隙性梗死比例相对较高,且与无糖尿病组相比,病情进展率、重型比例高,临床转归较差.结论 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I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脑梗死病情进展及病情轻重相关.

    作者:高素玲;甄志刚;张江;刘国荣;陈瑞英;王大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神经外科手术室贵重精密器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使用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室贵重精密器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2012年神经外科手术室全面实施贵重精密器械设备规范化管理,将效果与2009年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贵重精密器械设备规范化管理后,手术室贵重精密器械设备使用率及完好率明显提高,护士理论、技能及工作能力明显加强.结论 对神经外科手术室贵重精密器械设备实施规范化管理,可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保证器械设备可靠使用,提高了手术质量与安全水平,可创造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者:刘凤;白俊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外伤性脑脊液漏118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因颅骨骨折的同时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以致脑脊液由骨折缝裂口经鼻腔、外耳道或开放的伤口流出,使颅腔与外界交通,形成漏孔,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颅内感染,占颅脑外伤的2%~9%,绝大多数外伤性脑脊液漏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而治愈[1].但如处理不当可能会严重影响预后,易导致伤口愈合不良、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007-06-2012-06本院共收治外伤性脑脊液漏118例,现做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利民;柳浩然;吴海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组52例,米氮平组48例,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估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改善情况,应用TESS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组、米氮平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其余2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副反应量表评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书剑;李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