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分析

吴美玲;黄春玲;慈书平

关键词:老年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 动态心电图, 结果分析
摘要:为了解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DCG)变化,对1998年10月~2002年10月间32例≥60岁者结果分析如下.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梗死前心绞痛对初发心肌梗死QT离散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阐明其能否诱导缺血预适应(IP)以及与QTd的关系.方法对118例AMI患者,分为有梗死前心绞痛组(A组)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B组),并根据心绞痛次数不同将A组分为A1、A2、A3 3个亚组.对各组的QTd以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R)、猝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QTdA组为(51.68±12.32)ms,B组为(63.14±11.75)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MVAR分别为4例(5.97%)和11例(21.57%),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猝死分别为1例(1.49%)和6例(11.76%),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A组的3个亚组QTd分别为A1组(59.60士11.72)ms、A2组(52.19±13.48)ms、A3组(46.81±12.27)ms,A2与A1比较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3与A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具有IP作用,能明显降低初发AMI的QTd,减轻心电不稳定性,从而减少致命性MVAR的发生.

    作者:王治平;李其富;郭忠则;王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房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蝉联现象

    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特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72次/min,P-R间期0.18s,QT间期0.40s,可见连续5个快速的宽QRS波;特征:①QRS波前有P'波,P′-R间期0.16s,为房性心动过速;②异位心房率200次/min,房室传导比例1:1,房性QRS波时间0.16s,V5~V6呈R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作者:罗少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监测60例心肌总缺血负荷的临床意义

    心肌总缺血负荷包括有痛性心肌缺血和无痛性心肌缺血(SMI),是心肌缺血的总体反映.监测心肌总缺血负荷,了解冠心病者的心肌缺血情况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现报告60例如下.

    作者:田玮;戚新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逆传型快-慢交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患者女性,76岁.因心悸、头昏、气急1月余就诊.体检:心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胸片正常.临床诊断:冠心病.

    作者:罗晓晖;许传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7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危害小儿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诊断相对较困难.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VMC的重要方法之一.现采用美国PI公司生产的IBM动态心电图3通道24h连续记录,经计算机人机对话测试分析,对我院收住院的7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心脏超声及心肌酶学改变等辅助检查,旨在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率.

    作者:周国丽;李青莉;赵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胺碘酮致长间歇依赖型多形性室速1例

    胺碘酮可引起QT间期延长,但诱发长间歇依赖型多形性室速(VT)者很少(<1%),现将所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房颤.服用胺碘酮1日3次,每次0.2.2001年3月20日出院后自行间断服用.自诉5月7日起连续服用6d,每天3次,每次0.2,5月14日出现心慌不适来院而描心电图(见图).住院后停服胺碘酮,仅作对症处理后好转,房颤犹存(图略).

    作者:陈菊花;冯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Brugada综合征1例

    患者男性,32岁.近3个月来发生不明原因晕厥3次,每次伴有意识丧失约3min,第2次晕厥心电图显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见图1),给予心前区捶击后恢复为窦性心律.

    作者:于树君;车志宏;戚平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ST-T改变误为心肌缺血2例

    例1,患者女,年龄48岁.常感胸闷、心慌、易疲劳,近期出现颊面及双手肿胀来院就诊.查体:血压126/90mmHg,胆固醇7.0mmol/L,甘油三脂1.0mmol/L.心电图(图1A)示:P波规律出现,电压0.2mV,心率平均100次/min,P-R间期0.10s,QRS时间0.06s,Ⅰ、Ⅱ、Ⅲ、aVF、V4~V6导联ST段压低>0.05mV,Ⅱ、aVF、V5、V6导联T波低平,Q-T间期0.34s.

    作者:隋志慧;许春华;续鲁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酗酒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36岁.于2003年10月26日晚饭前饮52度白酒约9两左右,晨3h睡眠中突感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性疼痛,并向左肩放射,口服止痛片2片无好转,故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即刻心电图示:Ⅰ、aVL导联ST抬高0.1mV,V1呈弓背抬高0.2mV,V2~V5导联呈上斜型抬高0.2~0.4mV且ST段形成单向曲线图.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

    作者:邢亚坤;段彬彬;李纯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室起搏引起等频性房室分离

    患者男性,65岁.因头昏、胸闷、心悸加重半年入院.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安装VVI起搏器,心电图示:每个宽大畸形的QRS波之前均有起搏脉冲信号,起搏频率60次/min,QRS波时限0.15s,在Ⅱ、V1导联,每个心搏的ST段至T波上均可见未下传的窦性P波,心房率60次/min.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心室起搏心律;③等频性房室分离.

    作者:靳怡;刘苏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心肌酶变化与心电图异常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特别是重度中毒,常可引起心肌损伤,并被认为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心肌损伤的直接证据是血中心肌酶升高和心电图异常.

    作者:叶忠;王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严重低血钾致心电图多种改变1例

    患者女性,43岁.近3年来食欲差,精神欠佳及生活无规律.于2003年9月23日突发四肢无力,继而不能下床,遂来院急诊.门诊查血钾为1.83mmol/L,血糖13mmol/L.

    作者:汪晖;沈巧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2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分析

    为了解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DCG)变化,对1998年10月~2002年10月间32例≥60岁者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吴美玲;黄春玲;慈书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同步同比例窦房及房室双层文氏阻滞

    患者男性,76岁.临床诊断:24h 3导联动态心电图(DCG)不同时段出现窦早、房早、室早、短阵房速及不同程度的窦房、房内及房室传导阻滞(AVB),以夜间为重,白天心律快时房室传导正常,P波振幅明显高于夜间(图略).

    作者:秦地茂;周从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20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本文收集2002年1月~2003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200例资料,从动态心电图(DCG)角度进行分析.

    作者:齐连芬;方业明;刘晓洁;李川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房下部心律、WPW、房性并行心律之QRS波形正常化

    患者男性,30岁.因心悸1W就诊.体检:心率92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心律不齐.图1为Ⅱ、Ⅲ导联,Ⅱ导联为连续记录,除P2、8、12外,P倒置,P-R间期0.10s,其后RⅡ、Ⅲ前均有δ波,P-J间期0.22s,为预激综合征.Ⅱ导P2、8、12提前出现,P波直立,偶联间期不等,分别为0.43s、0.57s、0.36s,互差0.21s.P-R间期0.16s,下传的QRS波形态、时间正常.

    作者:马淑英;吕金兰;徐韬;张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记录心源性猝死1例

    患者男性,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胸闷3年加重半月,于2002年12月9日入院.既往ECG示:偶发房性早搏(PAS)、房颤(Af)、ST改变.本次入院时查体:T37℃,P 110次/min,律不齐,R 23次/min,BP 160/85mmHg,ECG示:阵发性房速.拟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心律失常.住院半月,咳嗽、咳痰好转,查血电解质正常,未使用洋地黄制剂,于2002年12月24日8:47行DCG检查.

    作者:方彩英;周国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隐匿性交接性早搏致假性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女,8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A、B 2条为CM5、CM1、同步描记的DCG.窦性P-P间期0.63~0.74s,频率81~95次/min.A条P1~4,P7~10呈2:1传导,B条P1~4呈2:1传导,自P5起呈3:2传导,所有窦性下传心搏的P-R间期固定为0.16s,颇似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AVB).

    作者:刘弈;刘东;李国冰;沈文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256例老年患者(A组)和240例中年患者(B组)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对比.结果 A组除白天慢心率外,其余各项心率均低于B组(P<0.005),A组各种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尤其是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05),伴有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障碍者,其室性心律失常(VAR)的总发生率和Ⅲ级以上VA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和左室功能正常者(P<0.005).结论老年冠心病者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随年龄而增高.

    作者:张淑芳;岳喜进;宋新华;臧鑫;杨丽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严重低血糖引起室内传导阻滞2例

    我们近发现2例严重低血糖导致室内传导阻滞,现报告如下.例1 患者男,69岁.因突发神志不清伴全身大汗、四肢冰凉1h入院.既往有风心病、心房颤动、心源性肝硬化病史.体检:T 36.3℃,R12次/min,HR 129次/min,BP120/6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双肺可闻及大量湿罗音及哮鸣音.

    作者:李世云;苗穗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