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春;李年令;刘祥瑞
患者男,28岁.因误食不洁食物后连续呕吐、腹泻,头晕、乏力6h入院.查体:BP 110/70mmHg,神清,两瞳孔(-),口角无歪斜,颈软,心音低,律齐.实验室检查:血钾1.5mmol/L,Na+、Cl-、Ca2+均正常.临床诊断:低血钾.入院时ECG示:窦性P波形态一致,QRS形态一致,P、QRS完全分离,心房率98次/min,心室率64次/min,ST-T改变明显.
作者:陈艳;蒋丽君;张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31岁.因腹痛、腹泻、发热2d而来我院就诊.心电图示:Ⅰ、aVL、V5导联ST段弓背样抬高1~1.2mV,以高侧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查体:神清、痛苦病容.BP120/98mmHg.
作者:高翔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例1患者男,48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10年,多次治疗,予以异搏定、心律平等静脉注射均可恢复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2000年7月1日因心动过速发作来院记录心电图,P波频率36次/min,与QRS波无关,心室率111次/min,节律规则匀齐,宽QBS波,时限0.14s,呈RBBB型,电轴左偏-80°,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作者:崔维刚;顾法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抑郁情绪的心理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B组.结论综合性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CCHD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可提高其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25岁.宫内孕临产入院.平素健康,无特殊病史记载.临床印象:G1P0 41周头位.体查:体温36.4℃,心率84次/min,血压106/70mmHg.听诊律齐,各瓣膜区无异常杂音,双肺音清,胎心150次/min,B超示:双顶径9.3cm,胎心胎动活跃,宫底胎盘,成熟度Ⅲ级,羊水指数约8.2cm,羊水浑浊,胎位头位.
作者:闫志刚;郭忠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室早的发生与左室假腱索的关系.方法室早组为30例,年龄3~13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经体检、心肌酶谱、血电解质、全胸片和心电图检查,除室早外临床无其它阳性发现.正常对照组为30例,年龄3~13岁.其中男15例,女15例,为健康体检儿童.经体检和心电图、全胸片检查无心脏疾患和心律失常.用美国DIASONICS公司2DGAIEWAYFX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2.75MHz.在2个以上切面上看到室间隔至左室后壁,室间隔至左室心尖,呈条索状或带状回声,不与二尖瓣叶相连,且除外室间隔肥厚、附壁血栓及左室肉柱等,即诊断左室假腱索.结果室早组30例中发现左室假腱索19例,检出率为63.3%.正常对照组30例中左室假腱索5例,检出率为16.7%.室早组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室早的发生与左室假腱索可能有关系,提示左室假健索是室早的潜在发生原因之一.
作者:吕剑平;吕进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例1女性,54岁.发作性心悸、胸闷3年,加重1W.体检:BP110/65mmHg,心率106次/min,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无异常.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急诊心电图示: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49s,P-R间期0.36~0.38s,除P4、P15、P20后见QRS波脱落,多数P波在前QRS波之后及T波之前(图略).
作者:郑瑞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例1,患者男,50岁.因醉酒后在天桥底下露宿一夜,次日凌晨4:00被家属发现,急送院急诊,当时室外温度为3~5°.据家属诉说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有烟酒嗜好.入院检查:体温不升,肛温28℃,心率35次/min,血压50/0mmHg,患者神志不清,呼吸浅表,有喉鸣音,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鼻孔有血迹,两侧呼吸音对称,心律缓慢但尚规则,心音低.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67岁,冠心病史十余年.胸闷、心悸5d.图为V1~V3导联的同步记录,图示,房颤QRS波大致可分为2种形态:①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其前R-R间期较短(0.68s).
作者:魏留臣;徐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房颤是常见而又复杂的快速心率失常.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可达5%以上,特别是阵发性房颤终止后导致心室停搏,造成脑供血不足,发生阿-斯综合征,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我们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临床对62例阵发性房颤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姜慧珍;邓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35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图为Ⅱ导联记录.可见P波顺序出现,正向传导,P-R间期0.16s,窦性P-P间期较规则为:0.80s.图中可见数组P波已经脱离了生理不应期,但是仍然出现传导迟延(上行P13P-R间期为0.36s;中行P5p-R间期为0.32s,下行P9P-R间期为0.32s)和传导中断(中行图R5、R6之后,下行Rt之后).
作者:张燕玲;杨桂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安装起搏器术后起搏器功能及疗效.方法对114例植入各种类型起搏器者按常规时间和程序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DCG)随访观察.结果经3个月~7年(平均4.8)年随访:各种类型起搏器有各自起搏特征及其工作模式,81%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感知不足4例,感知过度1例,心房电极移位1例,介入性心动过速1例,电池耗竭4例,死于心梗、脑出血、顽固性心衰4例.结论永久起搏器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但必须定期随访,及时判断起搏系统故障,对准确诊断起搏源性心律失常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贾邢倩;杨奋;王凤秀;马伟;卢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83岁.因长期饮酒出现上腹部灼热不适,突然黑便来院就诊.体检:T 36.5℃,P 74次/min,BP 125/75-mmHg,R 17次/min,神志清,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肾功能不全,尿量少.
作者:王炳静;管爱静;邢花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278例心电图诊断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与心向量图(VCG)的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朱为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前列腺增生主要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本组均为高危老人.由于前列腺增生术后手术的创伤、出血、引流不畅、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易使患者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管痉挛,引起心肌缺血,重者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苏秋菊;王坚群;单向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常规心电图QRS记分与左室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5例AMI的QRS记分与用二维超声测得的LVEF、EDV、ESV、GWMI、RWM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QRS记分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EDV、ESV、GWMI、RWMI呈明显正相关.结论QRS记分可用来估测AMI的左室功能,特别是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
作者:曹国强;汪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单纯的束支阻滞(BBB)临床上较多见,诊断标准统一,较易诊断,当BBB合并心室肥大时,因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有时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对30例ECG诊断为BBB及超声诊断有心室肥大者作对比,以探讨ECG诊断心室肥大的阳性参数,有BBB并存时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望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AIRBBB与假性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对105例常规ECG的V1导联呈rSr'型的患者,进行3个不同层面的胸导联ECG与VCG记录,得出两者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AIRBBB与假性RBBB在ECG特征上,当V1导联有r'时,SI 、v5相对增宽≥0.05s,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在VCG的特征上,AIRBBB 37例,3个层面横面终末向量均在右后、右后跨右前为主,终末延缓时限为30ms~60ms.假性RBBB67例,3个层面终末向量除1例呈右前附加环外,右前、右后均无典型附加环.终末延缓时限均<30ms.结论当V1导联呈rSr',S1v5时限相对增宽≥0.05s时有利于AIRBBB的诊断.VCG特征为:(1)QRS环时限<0.12s,(2)附加环多在右后或不典型,(3)终末传导延缓时限≥30ms,可作为AIRBBB与假性RBBB的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廖杰;李荣世;陈有昌;陈青萍;邓福;周强;陈静;邓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性,52岁.因胸闷、头晕、乏力半年,加重1W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收住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状态可,心脏听诊无杂音,心率平均45次/min,血压140/80mmHg,呼吸15次/min,心脏X线未见异常.心脏B超:左室稍大,左室功能正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不齐,心率40次/min,伴有交接性逸搏.
作者:牛惠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58岁.间歇性胸闷、心悸3d,干活时突然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气急,双肩及两上肢麻木1h.体检:神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P 56次/min,BP 110/80mmHg,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急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65次/min,QRS波呈室上性,Ⅱ、Ⅲ、aVF导联呈R型,V1和V3导联呈rS型,Ⅲ、aVF的ST段轻微压低,各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畸形的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QRS时限0.12s,在Ⅱ、Ⅲ、aVF、V1、V3导联的早搏呈qR型,q波时限>0.04s,部分Q波振幅>R/4,在QRS波后约0.08s可见P-波,Ⅲ、aVF、V1及V3导联出现连续2个提前畸形的QRS波,分别呈QRS型,QR型或rS型,Q波时限>0.04s,振幅亦>R/4波,代偿间歇完全,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频发室早(偶呈成对),部分伴室房传导.
作者:王晓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