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珍
患者女,62岁.因头昏、心悸加重1W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0.40s,心率143次/min.P1~P6,P波分别以P-R间期0.16、0.16、0.24、0.40、0.48s下传心室.
作者:李志勤;龙佑玲;张瑞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灭鼠剂常与食物相拌投放,小儿极易误服.灭鼠剂中毒占我院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的60%左右,成为儿童常见的中毒疾患.氟乙酰胺灭鼠作用强,用量小,价格便宜,被广泛使用.现将1997年5月~2000年5月收治的26例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蔡惠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6岁.因突感不适、晕厥、猝然倒地,急送医院抢救.立即行心肺复苏.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消失.
作者:张卫平;李淑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监测心肌缺血,特别是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价值.方法对350例冠心病(CHD)患者行24h DCG监测.分析SMI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阵数,时间分布,缺血时伴发室性心律失常以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检出心肌缺血248例,其中SMI189例,有症状心肌缺血59例.缺血性ST段改变1 769阵,其中SMI 1 412阵,有症状心肌缺血357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意义(P<0.05).心肌缺血的发作及发作时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均以6:00~12:00为多见,以0:00~6:00为少见.63例发作SMI 633阵,12例发作有症状心肌缺血131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肌缺血发生的比例也明显增高,以SMI更为明显.其中,41~51岁为247阵,而>61岁为763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DCG对SMI的检测率高.SMI发作有明显的时间分布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SMI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作者:罗燕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唐喆;刘立忠;唐书义;费婵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48岁,因胸闷、胸痛2月余入院.查体BP 150/100mmHg,P 78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岳宏丽;邹俊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2002年3月~2003年3月,我们在对30例体外循环术后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患者进行术后监护,无1例因术后心律失常死亡,手术成功100%,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芙蓉;郭爱霞;丁利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6岁,因正常身体检查,心电图发现V1、V2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型伴ST段下斜型抬高及T波倒置,V3导联ST段呈马鞍型抬高,QRS波时限<0.12s.查体:BP 120/80-mHg,心率75次/min,律齐,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心肌酶谱、血清电解质、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均为正常.
作者:张姝兰;李敬涛;苏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先安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60例和观察组(B组)60例,A组用心先安120~180mg加入5%G.S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B组用烟酰胺200~400mg加入5%G.S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2W.对比观察两组间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和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两组无差异(P>0.05);心电图表现A组优于B组(P<0.05);食管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窦房传导时间(SACT)两组无差异(P>0.05),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心先安治疗SSS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传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例1患者男,68岁.3年前曾患广泛前壁心肌梗死(MI)在我院治疗,近2日来心悸、胸闷加重.查体:BP 110/75mmHg,心率104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胸骨第5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郑瑞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例1患者女性,25岁.因自觉活动后心悸,胸闷,来院就诊.体检T36.5℃,BP 120/70mmHg,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临床诊断:心悸待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114次/min,Ⅱ、Ⅲ、aVF导联P波形态高尖,振幅为0.25mV,T波低平.
作者:于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婚前医学检查男女青年异常心电图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婚检青年4 000例中106例异常心电图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较为多见,其次为ST-T改变,心房心室肥大、低电压,早期复极综合症.结论自觉行婚前检查很有必要.
作者:郑尧军;江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心室颤动(Vf)是危急、凶险的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肌梗死(MI)12h内,是AMI猝死的主要原因。电除颤是Vf复苏成功和存活的重要条件。
作者:任兰玲;丁虹;石伟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Holter自1957年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青睐,成为检测心律失常、心肌供血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上适用于心律失常、冠心病的诊断,确定心源性晕厥心悸、胸闷,研究心血管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判断起搏器的功能状态等.
作者:曹秋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阿丽娅;阿斯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陈立群;曲萍;韩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性,7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年,加重4d入院.10年间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等.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脂异常5年.查体:BP 150/5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52次/min,律整,无杂音.
作者:杨彩霞;郭建国;刘满仓;英俊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33岁.诉心前区闷疼,阵发性心悸、以夜间为甚.查体:T 36.4℃,P 50次/min,R 20次/min,BP 110/80-mmHg.心律不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体表ECG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②心电轴正常;③早期复极综合症.
作者:张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性,63岁.以胸痛2h入院.体检:T38.2℃.BP:140/80mmHg.心率齐,未闻及心脏杂音,两肺无异常.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5次/min,P-R间期0.18s,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
作者:李青莉;张国范;吕彦利;赵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