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平;李淑平
作者:袁小玲;徐崇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胡慧民;邹竟;赵英;李耀辉;崔丽娟;周凤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刘战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6岁.因突感不适、晕厥、猝然倒地,急送医院抢救.立即行心肺复苏.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消失.
作者:张卫平;李淑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性,78岁.因突发胸骨后压榨性剧痛3h,伴大汗、窒息感入院.高血压病史10年,间断口服卡托普利、北京降压0号,血压维持在160/90mmHg左右.无心肌梗死病史.
作者:孟宪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虞钧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老年人左心功能衰竭,常因典型急性肺水肿症状不明显而漏诊、误诊,延误治疗,临床医师应予重视,现将本院1996~2001年收治的56例老年人左心功能衰竭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据报道,心电图异常ST-T的伪性改善较为多见,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ST-T的伪性改善相对少见,而急性心肌梗死时异常QRS-ST-T全面伪性改善更为少见,作者近遇1例,报道如下.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探讨回族健康人群心电图特征,对2 259例回族人群(其中已除外临床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肺心病、心肌梗死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并进行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雅芝;刘晓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23岁.活动后气促20余年来我院就诊.查体:神清,呼吸平稳,心率70次/min,血压120/76mmHg,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双肺无罗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心脏位于右侧,右室内径28.2mm,余腔室内径大小正常,各瓣膜口未探及返流频谱,无明显过隔彩流.
作者:陈明;谭晓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频发室性早搏(PVS)(> 1 000次/24h)与总心率的百分比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美国Marquette公司生产的MARS8000型3通道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记录24h DCG进行分析.统计用百分率和t检验.结果频发PVS在器质性心脏病组(A组)发生率高,为100例(68.5%);频发PVS多合并其他心电图改变,房性早搏(PAS)78.8%(115/146),成对PVS70.6%(103/146),室性心动过速(VT)23.3%(34/146),ST-T异常41.1%(60/146);A组与非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PVS数目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昼夜分布差异较明显.A组PVS白天多于夜间;24h分布有3个高峰(早7时、午12时及晚17时).夜间PVS发生率低.结论PVS多见于A组患者.
作者:郭俊艳;卢喜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心室颤动(Vf)是危急、凶险的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肌梗死(MI)12h内,是AMI猝死的主要原因。电除颤是Vf复苏成功和存活的重要条件。
作者:任兰玲;丁虹;石伟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34岁,常规心电图检查可见(图1A):窦性心律,P-P间期规则,频率61次/min,P-R间期0.07s,QRS时间0.12s.QRS波在V1~V2呈rS型,V3呈Rsr'型.Ⅰ、Ⅱ、Ⅲ、aVF、V4~V6导联呈宽大R波型,R波上升支有挫折.
作者:陈斓;谢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报告9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探讨其心电图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9例心肌酶谱正常而心电图有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改变,合并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1例死于感染,8例随临床症状好转,心电图改变在短期内也随之消失.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其ECG改变一般为应激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与病情及预后存在着平行关系.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心电图监测对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为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唐文红;张琴;陈晓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Holter自1957年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青睐,成为检测心律失常、心肌供血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上适用于心律失常、冠心病的诊断,确定心源性晕厥心悸、胸闷,研究心血管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判断起搏器的功能状态等.
作者:曹秋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伴右心室肥厚与Doll-Bilger指数的关系.方法对12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及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100例正常人作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检测.分析V5导联R/S及Doll-Bilger指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V5 R/S及Doll-Bilger指数<1在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时有一定价值.结论Doll-Bilger指数可作为早期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指标.
作者:王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性,64岁.8年前因头晕心电图示二度Ⅱ型窦房阻滞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VI起搏器.现因时感头晕就诊.体检:BP 125/75mmHg,心率61次/min,律齐,双肺(-).
作者:董薇;杨桂红;郑秀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原因,提出处理对策.方法对306例已确诊的AMI分为老年组(≥60岁A组)及非老年组(<59岁B组),分析两组的发病特点、心电图(ECG)改变、误诊原因、误诊率.结果A组非典型胸痛发生率较高(28.2%),以意识障碍等症状为主要发病特点,常常误诊为心脏以外的疾病,非Q波ST段抬高明显高于B组(P<0.025).结论A组常缺乏典型胸痛,造成误诊率明显增高;及时做心电图及酶学检查,可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张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性,40岁.因腹泻、呕吐2d伴乏力半天入院.体检:T 37.2℃,P 80次/min,R 20次/min,BP 90/6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作者:张丽萍;李志勤;戴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