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型预激综合征酷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

陈斓;谢玮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 窦性心律, 频率, 检查, 患者, 规则, 导联, 波型
摘要:患者女,34岁,常规心电图检查可见(图1A):窦性心律,P-P间期规则,频率61次/min,P-R间期0.07s,QRS时间0.12s.QRS波在V1~V2呈rS型,V3呈Rsr'型.Ⅰ、Ⅱ、Ⅲ、aVF、V4~V6导联呈宽大R波型,R波上升支有挫折.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原因,提出处理对策.方法对306例已确诊的AMI分为老年组(≥60岁A组)及非老年组(<59岁B组),分析两组的发病特点、心电图(ECG)改变、误诊原因、误诊率.结果A组非典型胸痛发生率较高(28.2%),以意识障碍等症状为主要发病特点,常常误诊为心脏以外的疾病,非Q波ST段抬高明显高于B组(P<0.025).结论A组常缺乏典型胸痛,造成误诊率明显增高;及时做心电图及酶学检查,可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张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源性高钾血症

    作者:滕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房室结双径路伴慢径路文氏现象1例

    患者女,62岁.因头昏、心悸加重1W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图1示:窦性心律,P-P间期0.40s,心率143次/min.P1~P6,P波分别以P-R间期0.16、0.16、0.24、0.40、0.48s下传心室.

    作者:李志勤;龙佑玲;张瑞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管内激光照射不同时间对心绞痛疗效分析

    作者:唐喆;刘立忠;唐书义;费婵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体表心电图诊断左房间隔房性心动过速1例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推动了心电图学的发展.根据体表心电图特征,对房性心动过速(AT)进行定位诊断,已成为射频消融术的基本方法.我们利用体表心电图对1例房间隔心动过速进行定位,经射频消融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卢艳芳;赵文萍;王丽娟;陈琴珍;廖德宁;张家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全性左房内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

    作者:虞钧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心电图表现

    目的报告9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探讨其心电图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9例心肌酶谱正常而心电图有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改变,合并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1例死于感染,8例随临床症状好转,心电图改变在短期内也随之消失.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其ECG改变一般为应激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与病情及预后存在着平行关系.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心电图监测对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为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室性心动过速伴文氏型传出阻滞

    患者男性,46岁.因突感不适、晕厥、猝然倒地,急送医院抢救.立即行心肺复苏.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消失.

    作者:张卫平;李淑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厚Doll-Bilger 指数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伴右心室肥厚与Doll-Bilger指数的关系.方法对12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及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100例正常人作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检测.分析V5导联R/S及Doll-Bilger指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V5 R/S及Doll-Bilger指数<1在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时有一定价值.结论Doll-Bilger指数可作为早期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指标.

    作者:王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先安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先安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60例和观察组(B组)60例,A组用心先安120~180mg加入5%G.S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B组用烟酰胺200~400mg加入5%G.S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2W.对比观察两组间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和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两组无差异(P>0.05);心电图表现A组优于B组(P<0.05);食管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窦房传导时间(SACT)两组无差异(P>0.05),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心先安治疗SSS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传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下壁梗死时右胸导联QRS波及ST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7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有30例加做右胸导联,发现有9例并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检出率30%.结果右室梗死患者与正常人右胸导联QRS波形对照,认为QRS波形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无可定论.右胸导联ST段抬高≥0.05mV,特别是MR、ME的ST段抬高,对临床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诊断右室梗死的可靠指标.结论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常规加做右胸导联心电图,以提高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检出率.

    作者:辛胜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与P波离散度关系

    作者:唐文红;张琴;陈晓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减少佩带Holter干扰的几点措施

    Holter自1957年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青睐,成为检测心律失常、心肌供血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上适用于心律失常、冠心病的诊断,确定心源性晕厥心悸、胸闷,研究心血管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判断起搏器的功能状态等.

    作者:曹秋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得安试验的心效应

    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之一,通过阻滞肾上腺素受体和改变细胞膜的极化过程,对心肌发生作用,表现为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低、心肌氧耗量降低、乳酸积蓄量减少,从而使心脏症状得到缓解.T波低平、倒置及ST段偏移得以恢复正常[1].现对80例报告如下.

    作者:原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电图新计点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价值

    目的寻找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LVH)的较好计点标准.方法以正常成人和经超声心动描记证实LVH者为对象,做常规同步12导联,测算其各计点指标,制定新计点标准(新标准).结果新标准与传统计点标准(传统标准)对LVH的对比观察表明,新标准非常显著提高诊断LVH的敏感性和准确性(P<0.01).结论新标准是传统标准的很好补充,显著提高心电图诊断LVH的准确率.

    作者:郑熙文;张学敏;申莲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提出早期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将84例老年AMI患者与78例非老年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老年AMI患者临床多见,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临床表现越不典型,首发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结论应掌握老年AMI的临床特点,对怀疑者应及时监测全导心电图、血清酶学,有条件者应做放射性核素或冠脉造影.

    作者:王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表现为频率依赖性莫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双结病变

    患者女性,7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年,加重4d入院.10年间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等.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脂异常5年.查体:BP 150/5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52次/min,律整,无杂音.

    作者:杨彩霞;郭建国;刘满仓;英俊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联未闭的监护

    作者:陈立群;曲萍;韩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婚检青年106例异常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婚前医学检查男女青年异常心电图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婚检青年4 000例中106例异常心电图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较为多见,其次为ST-T改变,心房心室肥大、低电压,早期复极综合症.结论自觉行婚前检查很有必要.

    作者:郑尧军;江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61例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刘战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