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镜面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张成华;江秀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镜面, 导联, 段压低, 梗死区, 心肌缺血, 病理意义, 段抬高, 冠脉, 床具, 波型, 病变
摘要:AMI时,除表现为梗死区导联ST段抬高外,还常伴有远离梗死区导联ST段压低。既往认为是梗死区的“镜面反映”。近来很多的研究认为:MI的镜面导联ST段压低不完全是“镜面反映”,系有心肌缺血和冠脉病变的存在。临床具有一定的病理意义。简述如下。 1 Q波型心肌梗死(QMI)ST压低……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室性早搏三联律与隐性插入性室性早搏二联律的互相转换揭示室性并行心律

    患者男,68岁。原有高血压史。因反复心悸1年,再发2月,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PVS),部分连发,偶见短阵室性心动过速(VT)入院。一般情况好,两肺呼吸音清,心率:64次/min,可闻频发早搏,无杂音。肢体无浮肿。入院诊断:高血压病,高心病,频发PVS。心电监护示:频发PVS。作Ⅱ导联记录(上行),窦性心律、频发插入型PVS,PVS联律间期相……

    作者:奚中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右室双出口引起窦房结至左心房游走心律1例

    患者男,48岁。活动后气促、乏力30余年,常发心悸、胸闷。体检:口唇紫绀,轻度杵状指,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67次/min,律齐,心尖及胸骨左缘三、四肋间闻及Ⅲ~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肺血偏少,右房右室扩大。心脏彩色多普勒:先天性心脏病,SDD型右室双出口,膜部大,室缺合并轻、中度肺动脉口狭窄。……

    作者:张秀云;江声选;李云香;吴佑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致心脏瓣膜损坏及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腹痛7d,黑便4d于2001年9月21日入院。查血:K~+ 3.24mmol/L,Ca~卄 0.95mmol/L。HBsAg(+),抗HBC(+),CO_2 CP 16 mmol/L,BS10.10 mmol/L,BUN 18.2 mmol/L。ALT103.00 mmol/L,AST 47.70 U/L,GGT 75.40U/L,Cr 268.89 umol/L。血免疫荧光抗体IFA Ig 1:640,阳性。肾脏B超示:右肾弥漫性病变。超声心动图(UCG)示:主动脉……

    作者:李军;陈兰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运动试验诱发急性心肌损伤1例

    患者男,38岁。因活动后自感心前区不适1月就诊。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图A略),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无吸烟史。使用美高仪公司LAB型活动平板仪行心电图运动试验,采用Bracl方案作亚极量负荷运动,目标心率148次/min,运动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8次/min,T_(Ⅰ、Ⅲ、aVF)低平。运动中至4′12″,心率达136次/min时(图B),患者面色苍白、胸……

    作者:张帆;范国华;高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型T-U重叠波2种形态各1例报告

    急性脑血管病出现脑型T波临床多见,但出现脑型T-U重叠波报告甚少。现将其2种形态各1例报告如下。 例1 患者女,78岁。因突发语言不清,左侧肢体不灵半天,以脑梗死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0次/min,心音低钝,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查体不合作,对光反射迟钝,调节反射减弱,左鼻唇沟浅,口……

    作者:孙海玲;王丁丁;陈咏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39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996年9月~2001年9月共做24h动态心电图(DCG)2 250例。其中老年组(A组60~82)岁239例,男性129例、女性110例;中年组(B组45~59岁)291例,男109例、女182例。A组中冠心病131例(54.8%),高血压病39例(16.3%),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4.2%),慢性肺心病9例(3.8%),风湿性心脏病7例(2.9%),病态窦房结综合……

    作者:赵熙刚;孙淑君;任菲;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种插管方法在食管心房调搏术中的应用

    食管心房调搏术是用于评价心脏窦房结功能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随着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不断进展,接受此项检查的病人也日趋增多,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按照常规操作程序,食管电极导管一般要从鼻孔插入,但此法刺激性较大,在部分敏感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及调搏时的烧灼感、刺痛等症状而导致调搏的失败,总结经验,我们对敏感病人……

    作者:周玉燕;郭剑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推广圆形系统 准确快捷测定额面心电轴

    科技数据的测定方法,如果超出了允许的误差,这种方法就值得商榷、改进。额面平均心电轴(简称MEA)的经典作图及由此衍生的方法,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MEA的概念是Einthoven创立的,是心电学中十分重要的指标。对其认识和评价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目前对他的临床价值和地位评估已趋一致并加……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rugada综合征1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来院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8次/min,P-R间期0.16s,Q-T间期0.32s,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V1、V2呈尖峰状或马鞍型抬高0.2~0.3mV。心电向量图示:(H面)QRS环起始于左前,逆转至左后终止于右前,QRS环未闭合……

    作者:胡慧民;邹竞;赵英;崔丽娟;李耀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37例心内直视术早期的心电图分析

    应用体外循环(CPB)行心内直视术,是目前心胸外科常用的手段,术中及术后心肌保护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我院1987年开展这项手术以来记录比较完整的37例心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37例中室缺25例,房缺7例,法氏乐四联征、三联征各1例,其它先天心脏病3例(三房心右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右……

    作者:杨季芳;唐大苏;彭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如何选择1套满意的现代动态心电图系统

    动态心电图(DCG)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初投入临床使用以来,随着生物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主机由过去的专用分析仪到高性能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软件的分析功能越来越强大,速度也越来越快,记录盒体积也越来越小,可记录的导联数也越来越多,容量也越来……

    作者:王长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1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者胸前导联ST段变化规律探讨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已被广大心电和临床工作者认识,并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发现,并非所有下壁AMI胸前导联ST段均有下移且下移程度亦有很大差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3年8月~2001年9月收治,根据WHO标准确诊的下壁AMI,同时有前间壁、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

    作者:唐大苏;杨季芳;彭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4h动态心电图对744例冠心病者心律失常的分析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学中重要表现,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几乎都可伴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又可加重病情,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744例冠心病者为1997年3月~2001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WHO 1979年冠心病诊断标准,年龄35~83岁。男420例,女324例。45岁以上男68例、女80例,45~55岁男176例、女……

    作者:金玉芹;谢士萍;刘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伤后心肌损伤致ST改变1例

    患者男,20岁。因刀刺伤左胸,感胸闷、心悸即送我院。体查:唇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心率106次/min,律齐,心音低,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异常Q波,ST段Ⅰ、Ⅱ、Ⅲ、aVL、aVF、V_1~V_6分别向上抬高0.05~0.3mV并与T波前支融合aVR导联、ST显著压低。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ST),ST段呈损伤型改变、建议动态观察。……

    作者:李敬红;郑瑞凤;刘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应性ST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者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伴有对应性ST段改变对有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8例AMI者根据是否有对应性ST段改变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伴有ST段改变组(A组)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较未伴有ST段改变组(B组)显著性增多。结论 A组具有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

    作者:洪少勇;陆秀红;袁明远;雷奕祺;劳汉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42例高血压病的脉压与心律失常

    目的 探讨脉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观察45岁以上受检者387例,测血压和动态心电图(DCG)。其中高血压病(EH)患者142例,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脉压≤60mmHg(A组)、>60mmHg(B组)分两组。结果随着脉压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 EH患者脉压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耀辉;邹竞;赵英;胡慧民;崔丽娟;徐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伤寒患者心电图改变15例分析

    伤寒可有心电图异常表现,现报告1999年7月~2001年11月收治的48例中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15例于后。 1 资料与方法 48例均经血清肥达反应或血液中培养到伤寒杆菌而确诊。男30例、女18例,年龄6~68岁。入院后均常规做12导联,并定时描记,有的病人行心电监护及血清心肌酶谱检查。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15例,占31.3%。异常表现有:窦性……

    作者:穆太力甫·买买提;米娜瓦尔·斯拉木;何玉环;买买提艾力·卡德尔;海尔尼沙·吾买尔;张焕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文氏型心房回波1例

    患者女,74岁。反复发作性心慌20余年,近1年来心慌发作频繁,每日1~2次,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此次心慌发作时伴有晕厥而收入院。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WPW),阵发性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给予射频消融术,手术后第4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图示:窦性P波,P-R间期逐渐延长(但每搏延长的程……

    作者:于树君;卢喜烈;王爱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常J波致猝死2例

    例1,患者女,44岁。因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

    作者:赵丽萍;孙秋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护理

    文献提示,身体不同程度的创伤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对外伤患者所致心律失常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67例外伤者,既往病史中均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男144例、女23例,年龄19~67(平均38.7)岁。颅脑外伤4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肢体骨折63例,其它外伤36例。……

    作者:薛现霞;刘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