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1例

刘红;罗向阳;孟宪琴

关键词:心电图诊断, 病态窦房结, 炎症性疾病, 心律失常, 窦性激动, 动脉疾病, 传导障碍, 器质性, 冠心病, 风心病, 病因, 病变
摘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性激动发放过缓、激动形成或窦房传导障碍等心律失常。其病因包括窦房结动脉疾病(如冠心病、炎症性疾病、风心病、特发……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随访5年1例

    患者男性,34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5年,多次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5年前,患者因心动过速发作,多次在杭州市市级医院急诊,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予以异搏定、心律平等静脉注射复律治疗。1997年12月23日夜间因心动过速发作来本院急诊,急查心电图。心室率……

    作者:程普新;钟美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低钾致窦性停搏1例

    患者男,35岁。因突发四肢无力6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四肢无力,四肢肌力Ⅱ级。心电图示:窦性停搏,房室交接性逸搏,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图1A)。化验检查K~+2.2mmol/L,临床诊断为周期性麻痹。在心电监护下给予吸氧、补钾等治疗,1h后窦性停搏……

    作者:黄兴林;梁荣;吕东岭;张道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VVI起搏合并尖端扭转型心房扑动1例

    患者男,63岁,1W前因受凉心慌胸闷入院。T 37.1℃,HR 65次/min,R 20次/min,BP 130/85mmHg,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患者3年前因冠心病,心房扑动(AF)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 入院查心电图:V1导连续记录P波消失可见AF的F……

    作者:阿米娜;贾邢倩;龚晓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传型隐性旁道伴房室结内双径路参与的快-慢型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38岁,因发热、胸闷住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既往无心动过速史。住院期间未发作心动过速时心电图正常,未见显性WPW综合征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律71次/min(图略)。本文图1是心动过速时Ⅱ导联ECG,除长间歇后第1个P波是窦性P波外,余心房波都是逆行P波。多数R-R……

    作者:隋敏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78例急性心梗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分析

    动态心电图(DCG)作为1种长时间观察心电变化规律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更好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R)对预后的影响,对78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雯;盛洋;赵光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与彩色多普勒显像对比

    目的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心电图(ECG)表现与彩色多普勒(CDFI)显像对比,进一步探讨其心电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用CDFI测量34例AHCM心尖部室壁厚度,与心电图R波高度、ST段压低程度及T波倒置深度进行对比。结果 心尖部室壁的厚度与R波的高度、ST段压低程度及T波倒置深度成正比。

    作者:王春丽;丛阿萌;于爱莉;陈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误诊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74岁,因发作性头晕2次入院,入院检查:血压120/70mmHg,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TNT:阳性,心肌酶升高,心电图(略)示:窦性心律88次/min,室率75次/min,R-R间期均等,P-P间期均等,QRS时限0.12s,第1、2、3、4与10、11、12、13的P波与QRS之间似乎有关,其P-R间期逐渐……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动态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3相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28岁,因发作性晕厥入院。心界不大,心率51次/min,律齐,无杂音,常规心电图检查示窦性P波形态及振幅均正常,P-P间期恒定为1.20s,窦性心动过缓(SB),P-R间期恒定为0.16s,V1导联呈rsR′型,宽度为0.16s,V5导联呈Rs型,S波粗钝,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A)。临床诊……

    作者:陈丽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9例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

    心肌病是指病变主要累及心肌的心脏病,包括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如感染性、中毒性、代谢性、结缔组织病及肿瘤性等)及病因尚不明确的原发性心肌病。其中将冠脉病变所致心肌长期缺血引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在临床表现上酷似……

    作者:冯湘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肺心病并心律失常204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心病时心律失常十分常见,急性发作期发生率更高,且是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现报告204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近5年收治肺心病358例,其……

    作者:赵海芹;门雪琳;王丁丁;庄业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加速性交接性心动过速伴双向二度传出阻滞1例

    患者女,1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上2行)Ⅱ导联梯形图示3个窦性P波直立,仅P2下传心室,P1与交接性激动在心房相遇,形成房性融合波,P3与交接性激动发生干扰未下传心室。逆行P-波明显可见,其P--R间期不等,提示交接性激动逆传呈文氏型,下传呈……

    作者:顾法霖;顾方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主动脉夹层心电图改变

    患者男,54岁。因不定时胸疼背部疼痛3d,加重半天于2002年4月5日来院就诊。有高血压病史2年,就诊时血压130/84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2次/min,律齐。心电图检查时突感胸部疼痛,向胸前及背部放射,疼痛剧烈,难以忍受,30min后逐渐好转。疼痛时意识清楚,血压145/90-……

    作者:张俊;王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房性心律失常与P波离散度关系的探讨

    P波离散度(Pd)是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中,不同导联测定的P波大时限(Pmax)与P波短时限(Vmin)间的差值,多数人该值<40ms,当其>40ms时,提示心房内不同部位存在非均质性电活……

    作者:陈月英;朱海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Brugada综合征图形动态改变1例

    患者男,45岁,韩国人。因扁桃体周围炎症伴发热就诊耳鼻喉科并收入院。入院后,当天下午患者稍感胸闷、气短。随查体表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9次/min,P-R间期150ms,QRS时限120ms,Q-T间期360ms,QRS波V1~V2……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并行心律19例心电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并行心律(PSR)并不少见,现报告19例于后。19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男12例、女7例。年龄16~70(40±7)岁。冠心病6例,高血压2例,病毒性心……

    作者:黄荣;杨坤友;周从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电图定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QRS记分法和ST段运算法

    对QRS记分法和ST段运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作评价,此法虽不能用于所有AMI者,但对于ST段抬高这类病人仍具有一定意义。方法简单实用、经济无创伤,适合于基层医院。……

    作者:武宝林;韩秀;梁莉莉;李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病人术后心电监护及长期随访的临床意义

    安装永久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而可靠的1种方法,安装过程仅是其中的一个治疗环节,关键是术后的监护及对起搏器的程控。本文对我院9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的心电监护,……

    作者:吴武萍;李启富;郭忠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并起源于双阻滞区下方的双重室性并行心律

    患者男,70岁,因心悸、胸闷3d伴下肢浮肿于1998年7月30日来院作检查。临床诊断:冠心病、慢性心衰。图1示第1~3行为常规12导联,第4行系和第1~3行同步记录的长Ⅱ导。……

    作者:陈麦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手术前后心电图分析

    为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本文对我院50例行颅脑手术的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50例经CT检查确认为颅脑外伤。外伤部位:额叶、颞叶、丘脑下部、枕叶及……

    作者:颜杰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剧烈活动诱发特发性室速1例

    室性心动过速(VT)被认为是1种十分危险的心律失常,绝大多数发生在心肌严重缺血、瓣膜严重病变、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变的心肌严重损害者。易引起休克、心衰和心室颤动(Vf),更严重者可引起心脏猝死。特发性VT(非持续性)是1种良性的心律失常,与常见的VT相比较,其临……

    作者:范红;刘光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