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房速伴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AVB)较常见,同时伴阿什曼现象少见,现报告1例.
作者:林加锋;陈晓曙;张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探讨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心电图(ECG)诊断及发生机理,笔者自1998年以来分析了51例室率大于150次/min的快速心律失常的ECG,其中因预激合并的快速心律失常24例占47%,分别为阵发性室上速、房颤、室颤.
作者:邹冠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100例健康成人用尹炳生[1]创建的HC导联与可用右胸导联同时记录,进行QRS形态对比分析,探讨两者QRS图象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萌苏;刘树红;张丽丽;彦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收集了1993年5月~1998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88例资料,从动态心电图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贾邢倩;王凤秀;马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58岁.因便时带血,肛门部周围长肿物,坠痛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月余,来院就诊.门诊诊断:混合痔.并于当日在局麻下行剥离结扎术.
作者:隋志慧;吴冬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运动负荷试验(TET)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者的一种重要无创性检测手段,1928年Feil和Siegel就已认识到运动心电图的诊断性应用价值[1].
作者:巩燕;何秉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对6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心电图(ECG)检查及血清心肌酶的测定.表明56.7%的病例呼吸道症状先于腹泻出现,病毒可能由呼吸道侵入形成病毒血症;50%的病例心电图异常,其中43.3%为ST-T改变,83.3%的病例出现2项及2项以上的血清心肌酶异常.
作者:陈明武;刘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的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随机测量3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肌缺血者在缺血前后的QTd值,并与40例未出现心肌缺血者和40例健康者作对比观察.结果心肌缺血组的心肌缺血后QTd较心肌缺血前、无心肌缺血组和健康组显著增大(P<0.01),而心肌缺血前QTd、无心肌缺血组和健康组比较无明显增大(P>0.05).结论肺癌患者心肌缺血时QTd值显著增加.
作者:陈兆华;陆惠芳;吴晔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58岁.因患直肠癌住我院治疗.术前心电图(ECG)正常.术后第4d患者自觉胸闷、心悸.即刻做ECG(见图A)示:窦性心律,P-P间距相等,频率94次/min,QRS形态有2种类型,1种为室上性,另1种为宽大的QRS.2种QRS波交替出现,R-R′间距相等,宽大的QRS起始部粗钝似б波,酷似交替性预激综合征(WPW).但由于宽QRS前有窦性P波,P-R间期不固定,故考虑为舒张晚期室早二联律.
作者:宋俊红;李翠玲;张世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例1 男,56岁.因左侧胸部被拳击伤3d入院.体检:T37℃,P98次/min,BP128/75mmHg,左胸及背部见3×2及7×6cm青紫肿胀区,左胸6、7肋压痛明显,胸部挤压征阳性.X线胸片示:左胸6、7肋骨骨折,心电图(ECG)示(图略),心率96次/min,PR 0.14s,QRS 0.08s,V1呈rS型,V2~V5均呈QS型,STv2v3抬高0.1~0.15 mV,T波直立.心电图诊断:
作者:邹冠蓉;苏叶丽;庄稼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性,47岁.平时经常胃部饱胀感,自备胃复安口服.此次服药后饱胀感无明显改善,24h内分3次口服胃复安60mg后出现面肌痉挛,心慌、胸闷、颈项强直、头后仰,并向一侧歪斜,四肢抽搐.急诊入院.
作者:刘友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0岁.因间断性心悸1年,加重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CAD).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图(ECG)表现.
作者:王力明;程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本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可因此而发生病变,本文收集经药物治疗后需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心功能资料,逐步回归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伟;徐雅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休克(shock)是由于各种原因(感染、创伤、出血、心源性及过敏等),导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脏器血流灌注不足,产生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状态.
作者:郑兰;慈书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围产期心肌病(PNCM)是于妊娠后期至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原因不明而主要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心衰综合征.其病理改变是心肌纤维分裂、浸润.现对13例PNCM心电图及其临床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小秀;牛丽娟;赵玉梅;赵晋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过量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胺碘酮过量的原因、治疗措施及其预后情况.结果胺碘酮过量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心动过缓,过量的原因与负荷量过大及合并应用具有负性传导作用的药物有关;对胺碘酮过量所致的心动过缓,阿托品治疗无效,而异丙肾上腺素可使部分患者心率增快5~m次/耐n,伴有血液动力学紊乱者需放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结论胺碘酮的负荷量不宜过大,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个体化原则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胺碘酮过量患者的预后尚良好.
作者:向定成;邱建;吴兴泉;何建新;马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44岁.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2000年5月19日入院.查体:T 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BP173/110 mmHg.尿检及血生化均符合肾衰诊断.既往无冠心病(CAD)、心绞痛病史.心电图(ECG):
作者:陈念;王红梅;王宝生;王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23岁,因酒后突发神志不清3h于1998年10月29日入院.入院3h前饮黄酒500g后出现呕吐1次,继而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查体:脉搏103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9 KPa.双眼紧闭,翻开眼皮可见其眼球转动,角膜反射存在,压眶反应消失.
作者:梁荣;高云燕;袁杰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电工作者不但要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还需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有些操作问题属于经验性的,如胸导联吸盘过松或过紧都会造成波形失真,但是大多数属于基本技术上的不成熟或不认真原因,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同时审阅图形质量,并及时找出原因重新描记出高质量图纸.
作者:毕建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离散程度[1-3].QTd异常增大,标志着心室肌复极化的不一致性增加,与室速(VT)的发生密切相关[4],被认为是发生室性折返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
作者:谢华;何国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