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衰并不典型心肌梗死1例

陈念;王红梅;王宝生;王晓明

关键词:慢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诊断, 尿毒症期, 血生化, 心绞痛, 心电图, 冠心病, 尿检, 脉搏, 患者, 呼吸, 查体
摘要:患者男,44岁.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2000年5月19日入院.查体:T 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BP173/110 mmHg.尿检及血生化均符合肾衰诊断.既往无冠心病(CAD)、心绞痛病史.心电图(ECG):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速性交接区心动过速伴前向文氏现象1例

    患者女,65岁.10年内常有一过性两眼发黑,嘴唇青紫、乏力现象.临床诊断冠心病.1997年10月24日本院门诊检查,心电图Ⅱ导联显示:未见窦性P波,有逆行P波(P-),P--P-间期匀齐为0.76s(频率79次/min,QRS波呈室上性,P--R间期由0.16s→0.20s→0.24s→0.54s逐渐延长到P-后QRS波脱漏,脱漏后P--R间期又缩短为0.16s,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R-R间期不规则,长的R-R间期<2倍短的R-R问期.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停搏或Ⅲ°SAB;②加速性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伴前向文氏现象.

    作者:李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86例不稳定心绞痛QT离散度的变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QT离散度(QTd)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发生猝死及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倍受临床重视.但对不稳定心绞痛QTd的变化报告较少.我们测定了86例不稳定心绞痛治疗前后QTd,旨在探讨不稳定心绞痛与QTd的关系.

    作者:孟立军;曹广智;王文英;刁树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条径路的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1例

    患者女,45岁.因阵发性心慌,反复发作3d来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体温正常,心脏无明显杂音,心律明显不齐,HR约120~130次/min,疑为房颤,特申请作心电图检查.患者拒绝住院.

    作者:朱小红;梁群;王延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运动平板负荷试验的运用及其进展

    运动负荷试验(TET)是诊断缺血性心脏病者的一种重要无创性检测手段,1928年Feil和Siegel就已认识到运动心电图的诊断性应用价值[1].

    作者:巩燕;何秉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4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及机理探讨

    为了探讨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心电图(ECG)诊断及发生机理,笔者自1998年以来分析了51例室率大于150次/min的快速心律失常的ECG,其中因预激合并的快速心律失常24例占47%,分别为阵发性室上速、房颤、室颤.

    作者:邹冠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9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分析

    近年来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特征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识别ERS并与有关疾病进行鉴别十分重要,ERS属于良性正常ERS的变异,主要是ST段的变异,青壮年男性多见.

    作者:张富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功能的重要指标,是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独立指标,且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张震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短P-R综合征时房早P′-R间期达0.12s 1例

    患者女,37岁.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心病.心电图(ECG)示:PI、Ⅱ、avF直立PaVR倒置,本帧ECG除Ⅰ导联外,均有提前出现的室上性QRS,其前有P′波P′-R=0.12s,其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作者:许智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右室心肌病心电图及临床特征(附2例报告)

    心肌病(CM)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脏病,但以右心扩大为主要表现的CM则较为少见.我院于近期收治了2例CM病人,现将其心电图(ECG)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王俊芬;王燕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临床意义

    本文分析55例经冠脉造影术者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显示TET假阳性者女性多于男性、运动时间长、高峰时心率、血压及达到预测心率的百分比高.提示TET出现单个导联或Ⅱ、Ⅲ、aVF导联阳性的可靠性低,尤其是女性.

    作者:李业莲;刘树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0例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对50例24h动态心电监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敏感性高,阳性检出率为70%,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舒张晚期室早交替性酷似交替性预激综合征1例

    患者女,58岁.因患直肠癌住我院治疗.术前心电图(ECG)正常.术后第4d患者自觉胸闷、心悸.即刻做ECG(见图A)示:窦性心律,P-P间距相等,频率94次/min,QRS形态有2种类型,1种为室上性,另1种为宽大的QRS.2种QRS波交替出现,R-R′间距相等,宽大的QRS起始部粗钝似б波,酷似交替性预激综合征(WPW).但由于宽QRS前有窦性P波,P-R间期不固定,故考虑为舒张晚期室早二联律.

    作者:宋俊红;李翠玲;张世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导纳血流图对21例急性胰腺炎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心导的血流微分图对AP心功能参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3882例各种疾病中之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间阳性检出率有极显著的差异(X2=7.4,P<0.01);而非心脏病患者中AP者与其它非心脏病者间阳性率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2.6,P<0.01).结论AP者心功能改变不仅与血流动力学有关还可因酶学改变,进而引起心血管系统某些活性物质分泌和代谢异常,加之剧痛的刺激,导致心血管(尤其是冠脉)强烈痉挛、心肌挛缩、回心血量不足、排血量下降.

    作者:王晋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胃复安过量致室早二联律

    患者女性,47岁.平时经常胃部饱胀感,自备胃复安口服.此次服药后饱胀感无明显改善,24h内分3次口服胃复安60mg后出现面肌痉挛,心慌、胸闷、颈项强直、头后仰,并向一侧歪斜,四肢抽搐.急诊入院.

    作者:刘友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挫伤心电图3例

    例1 男,56岁.因左侧胸部被拳击伤3d入院.体检:T37℃,P98次/min,BP128/75mmHg,左胸及背部见3×2及7×6cm青紫肿胀区,左胸6、7肋压痛明显,胸部挤压征阳性.X线胸片示:左胸6、7肋骨骨折,心电图(ECG)示(图略),心率96次/min,PR 0.14s,QRS 0.08s,V1呈rS型,V2~V5均呈QS型,STv2v3抬高0.1~0.15 mV,T波直立.心电图诊断:

    作者:邹冠蓉;苏叶丽;庄稼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短阵性房速伴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男,6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W就诊.体检:BP14.0/8.0 KPa(105/60mmHg),颈静脉不怒张,两肺未闻及罗音,心律不齐,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朱为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系统(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iograph monitoring TTM)是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我院自1996年11月建立TTM室以来,从以下4个方面作了探讨

    作者:金春辉;马华;马丽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室上速9例的诊断及护理

    阵发性室上速为心房和房室结交接处的异位心律,兴奋灶快速释放或窦房、房内、房室间折返激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

    作者:蒋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饮酒致窦房结至房室结游走心律及短阵交接区心律1例

    大量饮酒可致各类心律失常,现就我院体检中发现饮酒后引起窦房结至房室结游走性心律1例进行报告.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异常上腔静脉安装永久型心脏起搏器1例

    患者男,62岁,于20年前发现心率50次/min,未作任何治疗,近一个月相继三次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持续约10min,无大小便失禁,院外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室速、窦缓(心率40次/min)、窦性停搏2~3秒、窦房传导阻滞.于2000年6月8日入科查体: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略向左下扩大,HR42次/min,二尖瓣区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下传导,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ECG)示:

    作者:袁光华;朱来武;刘琰;柳韶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