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娟
近几年心电图U波与临床的关系,颇受临床医生重视.一是研究发现U波的改变对某些心血管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二是长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测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提高U波诊断水平已成为临床心电图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作者:刘山京;马智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系统(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iograph monitoring TTM)是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我院自1996年11月建立TTM室以来,从以下4个方面作了探讨
作者:金春辉;马华;马丽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1424例离退休老干部心电图普查发现,随年龄增长,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增高,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59.2%,提示对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作者:张海平;顾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62岁,于20年前发现心率50次/min,未作任何治疗,近一个月相继三次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持续约10min,无大小便失禁,院外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性室速、窦缓(心率40次/min)、窦性停搏2~3秒、窦房传导阻滞.于2000年6月8日入科查体: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略向左下扩大,HR42次/min,二尖瓣区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下传导,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ECG)示:
作者:袁光华;朱来武;刘琰;柳韶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心电图(ECG)改变十分常见,为探讨DCM不同病期对ECG的影响,对我院晚蜞DCM伴严重心力衰竭(HF),与无HF的早期DCM ECG作分析,以了解DCM严重度与ECG改变的关系.
作者:邱桂湘;邱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高血钾症引起特大尖耸型T波,较为罕见,近年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室上速(PSVT)时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变化.方法记录80例射频前及射频成功后的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测定QTd、JTd间期.结果室上速射频前、后的QTd、JT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对PSVT患者的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变化无影响.
作者:张丽;李为东;蒋树中;韩冰;孙祥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机能改变有关.其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有关体位对VMC(心电图多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AVB))房室传导的影响报道不多.
作者:张永生;刘涌;苏广智;胡敏;庞继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原发性房颤并不少见,有认为5%的阵发性房颤为原发性[1].现报告2例房室结多径路传导者的首发心律失常,均为原发性房颤. 例1 患者男,28岁.因阵发性心悸3年第3次入院.
作者:包文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45岁.因阵发性心慌,反复发作3d来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体温正常,心脏无明显杂音,心律明显不齐,HR约120~130次/min,疑为房颤,特申请作心电图检查.患者拒绝住院.
作者:朱小红;梁群;王延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肌病(CM)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脏病,但以右心扩大为主要表现的CM则较为少见.我院于近期收治了2例CM病人,现将其心电图(ECG)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王俊芬;王燕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采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观察冠心病诊断中,QTc延长与ST参数价值对比.
作者:王莉真;刘亚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分析55例经冠脉造影术者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显示TET假阳性者女性多于男性、运动时间长、高峰时心率、血压及达到预测心率的百分比高.提示TET出现单个导联或Ⅱ、Ⅲ、aVF导联阳性的可靠性低,尤其是女性.
作者:李业莲;刘树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44岁.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2000年5月19日入院.查体:T 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BP173/110 mmHg.尿检及血生化均符合肾衰诊断.既往无冠心病(CAD)、心绞痛病史.心电图(ECG):
作者:陈念;王红梅;王宝生;王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对67例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者、67例阴性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赵霞;王丽芝;肖建斌;韩碧银;金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老年心电图(ECC)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对1640例老年人行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异常者771例(47.01%).其中心律失常321例,占异常心电图41.64%(321/771),房早9.21%(71/771),窦缓8.70%(67/771),右束支阻滞(RBBB)7%(54/771),一度房室阻滞(Ⅰ°AVB)4.93%(38/771).其它依次为低电压22.44%(173/771),ST-T改变15.71%(121/771),电轴中度以上左偏占10.12%(78/771).结论老年心电图改变占半数以上,及变化复杂,常提示有器质性病变.
作者:王永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本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可因此而发生病变,本文收集经药物治疗后需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心功能资料,逐步回归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伟;徐雅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探讨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心电图(ECG)诊断及发生机理,笔者自1998年以来分析了51例室率大于150次/min的快速心律失常的ECG,其中因预激合并的快速心律失常24例占47%,分别为阵发性室上速、房颤、室颤.
作者:邹冠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阵发性室上速为心房和房室结交接处的异位心律,兴奋灶快速释放或窦房、房内、房室间折返激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
作者:蒋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氯丙嗪为抗精神病的首选药物,是吩噻嗪类药的代表.奋乃静(羟呱氯丙嗪)作用与氯丙嗪相似,但疗效不如氯丙嗪[1].两药均对心脏有不良反应.现将近年来住院精神病人服用奋乃静及氯丙嗪后致心电图改变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周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